請記住這群“神醫(yī)”,是他們將國人的智商踩在地上摩擦
大家好,我是柴妹。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前,先來看一個故事。
在錦繡黔城的湄潭縣,身患肝癌晚期的張某正躺在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她與病友聊天時聽聞鄰縣有一位余神醫(yī),醫(yī)術高超。
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請來了余神醫(yī)為自己診治。
在花錢購買了余神醫(yī)的“神水”和“中藥”后,張某感覺自己的病情似有好轉,便對余神醫(yī)可以治好癌癥的話深信不疑。
治療期間病情多有反復,余神醫(yī)稱要“做法事”才能穩(wěn)定病情,在余神醫(yī)的“治療”下,陪同母親看病的兩個女兒也信以為真,要求加入余神醫(yī)的治療。
此后三個月內,吃草藥、做法事、喝神水...母女三人在余神醫(yī)處看病共花去了二十余萬元。
直到后來,母女三人均發(fā)生咳血現(xiàn)象,在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告知張某的病情更加嚴重,三人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這是發(fā)生在貴州的真實案例。
后來母女三人報警,警察從“神醫(yī)”處追回十萬余元,可張某愈加嚴重的病情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在最初聽聞這個故事時,柴妹問小柴:“如果是你,你會相信這個余神醫(yī)嗎?”
小柴輕蔑的回:“當然不可能。”
對此,柴妹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現(xiàn)在的你們覺得自己不會受騙,是因為你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神醫(yī)”們的演技有多精湛,其背后的利益鏈有多龐大...
01
故事里的“余神醫(yī)”在行業(yè)內只是小嘍啰的角色,要說厲害的,那還得是前些年非常火爆的“四大神醫(yī)”。
這四人有多厲害呢?
雖然還沒到活死人肉白骨的境界,但也差不離多少了...
咱們就來說說其中名氣最大的劉洪斌。
這位劉洪斌可不是普通人,她不僅可以完全根治風濕病,還能讓癱瘓在床的人重新站起來。
因為這手“絕技”,當時的各大衛(wèi)視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而看到的越多,就越覺得...這人難道是華佗在世?
她三年里換了九個身份,在各大衛(wèi)視推銷神藥。
有治療咳喘的;
有治療糖尿病的;
有推銷天山雪蓮的;
還有推銷活骨方、治療失眠以及祛斑的......
就是這么一個老太太,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業(yè)務廣泛到上了十幾個地方電視臺,一會兒是苗醫(yī)傳人、一會兒是蒙醫(yī)傳人...
難道這個人真的如此厲害,啥都能治?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
劉洪斌推銷的這些藥,別說治病,不吃死人就謝天謝地了。
大多數(shù)藥都被相關部門查處,有的甚至被檢測出蘇丹紅成分,這是一種化學染色劑,對人體的肝腎器官具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嚴重者可致癌。
另一方面,聽信劉洪斌而買藥的人也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這些產品不僅本身有問題,售后與客服的服務態(tài)度還非常惡劣。
既然劉洪斌本身就是個假“神醫(yī)”,余下的三位自不必柴妹多說,左不過就是和劉洪斌一樣的江湖騙子罷了。
其實在我們看來,這些所謂的“神醫(yī)”,騙局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說是粗陋。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如此明顯的騙局,卻會騙到人?
02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神醫(yī)”們背后,有一條完整的利益鏈。
事實上,這些在臺上表演的假專家,只是藥品或保健品的“代言人”,和如今的明星代言產品一個意思。
那些包裝出來的虛假身份、精心策劃的節(jié)目效果,全部都是由背后的利益方一手打造。
從假藥的生產企業(yè)、銷售企業(yè)、廣告公司,甚至電視臺,都是這場“彌天大謊”中的操縱者。
舉個例子,表面上來看,劉洪斌三個月銷售假藥的業(yè)績近200萬元,但其實這些錢最終都進了背后利益方的口袋,而劉洪斌只能拿到一部分“演出費”。
2016年,淮陰區(qū)人民法院曾公開過一份判決文書,將“神醫(yī)賣假藥”背后的利益鏈清楚的展示在人們面前。
一款名為“苦瓜桑葉片”的普通食品,被冒充為藥品,在某電視欄目上公然售賣。
銷售公司先是以每盒2-3元的價格購進苦瓜桑葉片,之后與多家廣告公司合作,在河南、江西、遼寧、青海等電視臺以某養(yǎng)生欄目的方式播放。
在這個欄目里,也有一位假扮神醫(yī)的演員負責坐鎮(zhèn),進行宣傳售賣。
后期,銷售公司會對接線員進行話術培訓,并安排部分話務員假扮北京糖尿病康復中心主任,為來電人員“解惑”。
從生產到銷售,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那些看電視的人,便是待宰羔羊。
從這個真實案件可以看出,登上電視臺,是這些騙子們計劃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前幾年,在劉洪斌被查處后,她曾登上的《唐通5.0》節(jié)目在新晃被查。
彼時有記者聯(lián)系到新晃的質量監(jiān)管局,對方向記者揭露了電視臺背后的骯臟交易。
這些廣告是由藥店負責人與新晃的廣播電視臺簽訂,包含唐通在內的6則藥品廣告,在縣級電視臺播出,6個月的廣告費是7000元。
為了擴大影響,經銷商一般會委托制作多個版本的廣告片。
30天版專為縣級電視臺打造,當天上廣告之后便賣貨;100天版專為省市級電視臺打造,日進線千條以上;除此之外還有專門應對監(jiān)察的審批版......
審批版后面的備注是“合作產品不受監(jiān)播”,意味著這些產品或多或少都會是有問題的東西。
既然賣假藥的騙子如此猖狂,難道有關部門就不管管嗎?
03
當然要管。
在這些“神醫(yī)們”暴露之后,廣電總局就立即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yī)療養(yǎng)生類節(jié)目和醫(yī)藥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
稱要高度重視醫(yī)療養(yǎng)生類節(jié)目和醫(yī)藥廣告播出的管理。
在此之前,2015年實行的新廣告法中也明確指出了,廣告片中無論是專家還是主持人都需要提供資質。
而劉洪斌之流所謂的“神醫(yī)”和“專家”們,無疑是不符合規(guī)定的。
但是,假藥假專家這事兒,還真不是說管就能管的。
一來,由于省內平行的工商部門在對于平級的省內電視臺執(zhí)法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執(zhí)行此類法務時,會受到時間等因素影響。
二來,業(yè)內有句俗話,是說假藥的利潤,高過毒品。
這是什么概念?
在網上搜索假藥的關鍵詞,每一起被揭露的案件中,犯罪金額就沒有低于千萬級別的。
柴妹隨便說個案例吧。
去年內蒙古鄂爾多斯曾破獲一起特大假藥案,被告從2015開始制作假藥,并且成立了公司專賣假藥。
他們做了“明心祖?zhèn)黛疃凰帯焙汀懊餍淖鎮(zhèn)鞫挥「唷钡人帲Q可以治療痤瘡和粉刺等皮膚疾病,是純中藥制劑,無激素無添加,在微信朋友圈進行宣傳銷售,涉案金額高達5825.3萬元。
但是這么一盒賣幾十元的藥膏,成本價不超過一元錢。
這樣也就罷了,更嚴重的是經過檢測,其中包含甲硝唑、氯霉素、氯倍他索丙酸酯等多種藥物成分,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低成本、高利潤,這就是假藥屢禁不止最直接的原因。
根據(jù)案犯對此行當?shù)恼f法,那就是掙的是賣白粉的錢,但卻沒有賣白粉的風險。
制作假藥的成本里唯一需要錢的,不是成分,而是包裝。
為此,還衍生出了另一條黑色產業(yè)鏈——收購藥品包裝盒。
咳咳,差點扯遠了,假藥能夠一直隱秘的流傳著,除了高昂的利益驅使,還少不了市場。
有需求,才有市場。
正如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展現(xiàn)的那樣,有的人因為買不起正宗醫(yī)院里高昂的藥物,就只能通過各種渠道去購買假藥。
他們都有一種普遍的僥幸心理,萬一...我好了呢?
另外一部分人,比如患有風濕、高血壓等依靠現(xiàn)有技術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也會抱有僥幸心理。
看到電視上人模人樣的“專家”說,這款藥可以完全治好你的病,就算是再貴,都會想要試一試。
萬一...
這樣一來,有人愿意買,自然也就有人愿意賣。
所以盡管有關部門在大力打壓,假藥卻一直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可這些人只想過萬一...我好了,卻從沒想過萬一...更嚴重了呢?
這些假藥,之所以被人痛恨,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低成本高昂利潤帶給人的沖擊,而是其危險性。
這里頭的貓膩很多,有良心的假藥商用淀粉和玉米粉做成藥賣;
可沒良心的假藥商會用利用低檔原料藥、鹽水、過期藥等自行灌裝、勾兌、生產成假藥,甚至會為了增強藥效,添加國家嚴令禁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化學成分。
所以,與其寄希望于那些集體失守的人改邪歸正,還不如趕緊跟家里的老人說一聲,平時路上推銷的人不可信,電視里賣的也同樣不可信。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