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90后重新設計用了60多年的語文課本,竟如此驚艷!
本文轉載自最年輕有趣的原創公眾號
跳出去JumpOut(ID:dreamore_cn)
原標題:因為嫌語文書太丑,這群90后重新設計課本,讓無數小孩從此迷上語文課
看到下面這些照片
我只有一個問題
怎么才能回去重新讀小學!?
這些不是書店里漂亮的藝術雜志,
而是地道的語文課本。
似乎和我們印象中熟悉的語文書
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些改變,都是因為照片上這個戴眼鏡的臺灣男生。
他叫陳慕天,今年23歲。
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進行了一項名為“美感細胞”的教科書改造計劃。
重新將語文課本,設計成了文章開頭那些圖片上的樣子。
而事情的起因,得從陳慕天大學時說起。大四那年,陳慕天因為參加一個國際青年創業活動,到英國和丹麥去參訪當地的企業。最讓他驚訝的是,當他參觀一個醫療企業時,發現一群人花很大時間精力開會,討論的議題是“如何把產品設計得更好看”。
這在臺灣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這讓他想到之前的一個北京的朋友在參加創業比賽時,請他來幫忙提供創意和設計方面的意見。
可不管陳慕天怎么說,對方似乎都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些審美方面的例子和意見。陳慕天突然意識到,這都是因為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審美”這件事離小孩子太遠了。不論臺灣還是內地,中國的孩子,從小面對的都是都是這些刻板的、幾乎沒有設計可言的教科書。又怎么能要求他們長大之后,突然就明白了什么是美呢?
陳慕天相信,對于孩子而言,審美來自耳濡目染,而非填鴨教育。于是他決定,要幫語文課本改頭換面!
美感細胞一開始拜訪了許多機構,但沒有人看好這個想法,也沒人愿意投資。可他們覺得不能就這么放棄,于是就自己在眾籌平臺上募集了200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4萬多)的資金。然后就以小學5年級上冊的語文書為試點,開始了重新設計。
首先,他們認為好的設計,應該讓孩子擁有充分的想象和創造空間。所以他們在書的封面上就設計了一個互動游戲。
生字格里只畫了一個點,每個孩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來把格子填滿,可以是“我”、可以是“武”,也可以是“或”……每個孩子都會擁有自己那本獨一無二的語文書。
而當孩子們真的拿到書時,還給出了許多陳慕天他們之前沒有想到過的答案。如果不給孩子們這樣的機會,大人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孩子想象的天空有多廣闊。
這篇介紹Google標志的課文,則把LOGO的配色都融入到了畫面當中。還專門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個迷宮來挑戰。
這篇則可以讓孩子們在學習課文之余,跟老師一起互動,辨認這些插畫中的尾巴都有什么特點、來自什么動物。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和總結能力。
設計完成后,美感細胞的小伙伴就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這些重新設計過的語文書,前往了試點的學校。
一開拆包裝,整個教室的孩子都興奮了起來。沒有人想過,語文書還可以是這樣的。孩子們都覺得這本書更漂亮、有趣、吸引人。他們迫不及待得仔細翻著每一頁,對比著新書和舊課本的不一樣。
而更讓美感細胞欣慰的發現是,每個孩子都能頭頭是道地講出他們對“美”的看法。
這邊是彩色,這邊是黑白,這種手法讓對比更鮮明。
以前的配圖一下就看出來是畫什么,這種就可以更多想象。
字的不同排列,讓思想更自由、空間更開放!
孩子們并不像大人們以為的那樣,什么都不懂,只要有顏色夸張的兒童畫就夠了。他們對“美”同樣會有自己的認知、感受和判斷,從而也對“美”有更多的需求。
試點的大獲成功,不僅鼓勵了美感細胞團隊。也讓這個年輕的團隊得到了更多關注。原本出版教科書的出版社主動找到他們來尋求合作,為更多不同年級的孩子設計有美感的課本。
就像美感細胞的口號一樣:給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
這些年輕人的勇敢、不放棄和行動力,讓無數的孩子甚至大人意識到,原來語文書也可以這么漂亮,學習也可以是一個感受美的過程。
也是這些年輕人相信,一本小小的教科書,就能為孩子們打開通向美的道路。
今天看著這些書長大的孩子,明天就可以設計出更美的路燈、指示牌,甚至更美的世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