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墮落,從變成“B博”開始
自從2018年B站成功上市之后,B站官方就一直在嘗試將小破站從原先的ACG小圈子里走出來,成為一個更多元化的視頻網站。
“嗶哩嗶哩要成為中國的YouTube”這句口號,也是從那時開始被人們喊起來的,其中滿滿地都是站內用戶對這家網站的喜愛與希冀。
可是時間匆匆而過,從兩年后的今天來看,事態的發展并未向眾人期望中的那樣走去,B站不單沒有成為中國版的YouTube,反倒是向著一個視頻版的微博一路狂奔,毫無回頭之意。
前段時間B站短暫移除了自己的看板娘2233,被許多老用戶視為一種背叛。(左為B站app原啟動頁面右為B站現在的啟動頁面)
不少人認為這是B站又一次試圖抹除自己身上acg文化痕跡的嘗試,目的是用來討好大眾、實現自己成為未來中國YouTube的理想。
這種反對之聲是如此之大,以致于甚至掩蓋掉了B站在同一時間做出的另外幾項重大改變——推出起飛幣,以及不斷招徠明星、大主播、網紅以官方身份入駐B站。 起飛幣雖然名字聽了讓人有些莫名其妙,但其實就是一個花錢買流量推廣的B站直通車。
從B站的宣傳上來看,這個所謂的起飛幣可以直接把up主的直播間與視頻稿件推上用戶的首頁上,與抖音、快手的短視頻推廣基本上是如出一轍的邏輯。
如果說過去B站還能號稱是“根據你喜歡看什么給你推薦什么”,那么當如今這種赤裸裸“充多少錢就給你的視頻多少推廣曝光”的做法,其吃相無疑是相當難看的。
不要盯著那句所謂的“推廣到合適的觀看人群”來聊以自慰,用小腦想想也知道,這種拿錢換流量的生意一定是明碼標價的,多少錢換來多少個曝光、點擊、播放量都是有數的。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有個惡趣味的土豪做了個“老八吃奧利給”的視頻,雖然B站上也許只有幾百個人會對這個視頻感興趣,但只要土豪愿意砸個幾百萬的推廣費,就照樣能讓大半個B站的用戶一起來圍觀“老八”。(重 溫 經 典)
到時候你是你不看也的看,點擊數不達標B站就會一直給你反復推薦,畢竟人家小破站不能拿錢不辦事嘛(這波啊,這波是按頭安利)。
如果有嗅覺敏銳的朋友一定已經想到了,這種模式下最利好的是什么群體呢?
那些最熱衷于花錢買流量打造鮮肉明星、網紅的資本MCN機構,對于“砸錢買流量》》捧網紅》》再用捧起來的網紅割韭菜”這套模式,他們早已經在微博上玩的爐火純青,閉著眼都能干了(其實就是捧小鮮肉那老一套)。
對此B站是一個什么態度呢?
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倒履相迎,不單沒有做出什么應對措施,小破站的官方反而正在大力鼓勵各種明星入駐。(只是舉例,沒有針對圖上藝人的意思)
反倒是用戶群體中對此現象有些警惕,許多up主都對“明星入駐”這件事特地制作了相關視頻進行分析。
老實說,這樣的操作實在是讓人有些忍不住聯想起微博——早年間當微博還叫新浪微博時,它的走紅正是靠著姚晨、徐靜蕾、李宇春等娛樂圈女星的入駐,進而帶來了大批追星族粉絲構建出的基本盤。
說到這可能有讀者會感到疑惑,B站本身看起來已經足夠成功,企業在納仕達克敲了鐘,坐擁著上億的活躍用戶,小破站真的有必要去復刻微博曾經的竄紅之路嗎?
答案是當然有必要,因為B站當前的模式其實并不成功,起碼在盈利層面上B站現有模式是遠遠不如微博模式的,也就是“打造飯圈大本營,恰粉絲經濟爛錢”那套玩意。
從財報數據上就能看到,小破站上市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但是虧損卻一直在不斷增大,18年凈虧損5.650億人民幣,19年直接飆到了13.036億,同比擴大了近130%。
其實互聯網企業前期虧損倒也還好,可最重要的問題在于,B站它不僅虧損嚴重,而且還幾乎看不到扭虧為盈的希望,這下子問題可就大發了。
視頻網站如果單純只靠會員付費制來支撐的話,最多也只能用來止損,想要實現盈利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關于這一點不需要拿一堆商業模型、經濟學理論來辯經,只需要抬頭看一眼那些正在苦苦掙扎的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國內視頻網站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B站自然也沒法扭轉這個規律,甚至相比起那些業界同行來說,陳睿(B站董事長兼CEO)面臨的局面還要更糟糕一些。
優酷騰訊視頻等網站的背后,都分別有著阿里、騰訊這樣的頂級大財團進行輸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即便這些網站一直都不能實現盈利,他們也不并care。
因為這兩家網站并不是在單打獨斗的,不管是優酷還是騰訊視頻,都分別只是阿里大文娛與騰訊新文創大戰略中的一環。
大財團只需要保證讓自己的整個文娛大生態鏈能夠實現盈利就OK,其中某幾個單獨部門干點賠本賺吆喝的事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因此優酷愛奇藝他們可以心安理得的當一個“燒錢”的宣傳部門,可B站卻不行,除非陳睿也愿意徹底賣身給某家大財團成為子公司,否則就走不了這條路。
小破站必須尋找出一條能夠實現自我造血的道路,而這條路實在是不太好找。
在過去,B站賴以為生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實是手游業務,但是現如今已經被陳睿這兩年來大刀闊斧地改革,砍了個七七八八了。
之所以要斬斷自己曾經賴以為生的手游業務,并非是陳睿自己失了智,而是為了照顧好投資人的情緒。
B站之所以能夠吸引到投資人這些金主爸爸的買賬,創下136億的市值(截止到發稿日期),靠的是一個故事,一個“能把B站打造成中國版YouTube”的故事,而不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手游中心”。
中國做手游的多了去了,憑啥就讓你拿下100多億的市值?就憑你是二次元?
為了把這個故事講下去,不至于讓投資人回過味來覺得陳睿你是在玩掛羊頭賣狗肉、嘴上說要做一家YouTube那樣的視頻網站,其實手底下做的全是氪金手游的勾當,無論陳睿內心真是想法如何,手游業務都必須被砍。
可是問題來了,砍自己的手游業務還算簡單,當中國YouTube的豪言壯語卻沒那么好實現。
很多人可能對YouTube是一家多么恐怖的視頻網站缺乏概念,事實上谷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也確實一直沒放出過YouTube的具體營收情況,外人只是知道這家網站巨牛逼,巨能賺錢,但是到底有多賺錢卻也沒幾個人答得上來。
直到不久之前,谷歌總算是在自己2019年的財報中,稍微透漏了一次相關消息……然后就把所有人都給嚇著了。
2019年YouTube為谷歌創造了總共151.5億美元的收入,幾乎占了整個谷歌年收入的1/12(不要以為這個很低哦)。
而這151億美金的收入是怎么來的呢?全部都來自與廣告收入,其中視頻內部的播片廣告就是收入的大頭。
這里插一句,其實YouTube的廣告是相當惡心的,視頻開頭有廣告、結尾有廣告、中間有廣告,某些長度較長的視頻中間的插入廣告還不止一個,一直相當被人詬病。(眼瞅著YouTube上的廣告就快比視頻本身還長了)
現在一個極其嚴重的矛盾就被暴露出來了,小破站的口號是成為“中國版YouTube”,可問題在于這兩家網站從根子上就完全不一樣。
YouTube能實現自我造血靠的是數量多到讓人惡心的播片廣告,這也是至今為止全球范圍內唯一一條被走通的視頻網站盈利之路,而B站的會員訂閱制從來都只是一個補充項,迄今為止沒人能僅靠這個走出一條道路過。
可偏偏B站因為早年的一些歷史原因,沒法去學習YouTube的“成功經驗”。
關于那條著名的“B站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口號,我在這里也就不再刻意玩梗了。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不管陳睿等管理層已經對B站的那些初心承諾食言過多少次,可唯獨加入廣告這條實在是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因為B站能夠崛起的核心就是粉絲文化,而維系粉絲團結在B站、視B站為家的關鍵點同樣在于一個故事(或者說承諾)——B站永遠是那個acg愛好者(現在變成了廣大年輕人)共同家園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里,永遠不加入廣告這條承諾無疑扮演著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也是B站超然于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的核心競爭力。 時至今日,B站刻意悄摸摸地搞去acg化,甚至能夠把看板娘2233用一個“形象升級”的蹩腳借口抹掉……但唯獨加入廣告這條紅線是碰不得的。
一旦碰了,B站就再沒有理由去說服用戶,讓他們相信小破站是一家與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普通視頻網站”不一樣的網站了,那句“嗶哩嗶哩 - ( ゜- ゜)つロ 干杯~”的口號號召力從此也要大打折扣。
于是乎現在陳睿就面臨著一個悖論——不真正從根子上“撥亂反正”,加入播片廣告徹底向YouTube模式靠攏的話,僅靠大會員和其他小打小鬧(比如說直播)是根本賺不到錢的,投資人那邊只會逼得越來越緊,最終徹底失望棄B站而去。 可是如果放棄初心,把最后這一層遮羞布也揭掉,那么曾經合力把B站推上王座的基本盤用戶又會對其失望,從此視B站為一個與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同行一個德行的“普通”視頻網站。
到那時中國YouTube的故事照樣吹不下去,用戶與投資人依然會棄他而去,甚至還要比第一種做法來得更早更快。 面對這個死局,陳睿最終做出的決定是另外“開拓”出一條新路——“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會全都要”。
B站一方面要繼續維持住不加廣告不對普通會員收費等模式,把那張遮羞布留住,另外一方面“中國YouTube”的故事還要繼續吹給投資人聽。
至于當下的財政問題嘛,好解決,新開一條賺錢之路就好咯——學習微博,來一套明星粉絲打榜的飯圈經濟恰飯三連。
起飛幣這種“花錢買流量曝光”的模式,天然就利于微博上那些明星網紅營銷團隊的操作,基本上與買微博熱搜別無二致,這也就能引起微博上那些明星公關團隊的關注。 一旦明星開始大量流入B站,以在B站發各種vlog、短視頻等形勢取代了微博的圖文形式來與粉絲互動,那么大批的飯圈粉絲也會隨之涌入B站,B站也就能取代微博占據“飯圈大本營”這個生態位。 在當前的中國互聯網里,飯圈粉絲也許遠遠稱不上是最有錢的,但一定是最舍得花錢(也是最容易被拿來賺錢)的。 這一點幾乎毋庸置疑,各位只要看看微博上的各類明星打榜就能知道,只要拿到了“飯圈大本營”這個生態位,那么隨便搞點“B站之夜”、“B站明星人氣榜”之類毫無成本的操作,就能引來無數粉絲瘋狂氪金。
一旦成功從微博手里搶來了飯圈經濟,那么作為平臺的B站從中榨取到的利益完全能夠讓小破站一舉實現翻盤。
作為平臺方在把明星與粉絲都吸引來之后,日后明星與企業的商業合作廣告都將投放在B站上,而B站從中對每條廣告進行抽成、收取推廣費用,可以賺到真正意義上的盆滿缽滿。 最棒的是,在這個過程中B站可以繼續維系住“不加廣告(指的是不加視頻插片廣告,如果視頻本身就是一條商業廣告自然不算)”、“不對普通用戶收費(微博盈利也不靠對普通用戶收費)”等初心招牌。
因此也就不會出現在短時間內口碑崩盤、粉絲大量流失的風險,陳睿那個“中國YouTube”的故事就可以繼續吹給投資人們聽。 唯一決定有問題的可能只有那些用戶了吧,畢竟他們滿心憧憬了那么多年,最終卻沒有等來自己理想中的B站,而是等來了一個視頻版本的“B博”。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