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戰疫下,如何打造IP化品牌?
文章2020年2月4日發布于IP蛋炒飯公眾號
IP蛋炒飯:泛IP時代的思想、方法和案例
加微信SXSZZZ,進IP蛋炒飯第2群
(全文共7000字,需20分鐘閱讀)
首先,我們要做好和該死的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不得不在病毒的陰影下生活工作,談情說愛,發展經濟,發展品牌。
也許有人無法接受,還在期望著像當年的非典一樣,能夠等到疫情基本結束后,再開始正常生活、正常復工。
我認為這是不現實的,指望徹底戰勝和消滅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然后大家回到無憂無慮的、歌舞升平的過去的生活中去,可能只是一廂情愿。
因為,這個COVID-19病毒,實在是太狡猾、太詭異多端、太難擺脫了,不僅有很長的潛伏期,很多無癥狀感染者,還有各種逃避檢測出現偽陰性的現象,行蹤莫測,真假難辯,在全世界神出鬼沒,日本、韓國、新加坡、伊朗、意大利……所以,病毒真的很難被徹底剿滅,很可能成為全球化疫情,此起彼伏,很難消停。
這將是一場持久戰,而生活還是要繼續,賺錢、戀愛、防病毒得一起兼顧才行。
我不相信世上有完美的病毒,COVID-19既然極其擅長潛伏和傳染,那一定有其他弱點,比如,很可能是在治療上,特效藥和疫苗更容易研制出來,那時才是我們制服病毒的勝利時刻,但這需要相當長時間。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持久戰疫中,怎樣在重啟經濟繁榮和繼續抗擊疫情之間找到平衡點?
未來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社會需要一種非常高明而巧妙的平衡管理,來協調防疫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完全一面倒的一刀切是不可行的。
這需要全社會的協作努力,從每一個企業,到每一個人,都自主行動起來,相互配合,而不只是依靠上面的指揮,才有可能成功地一邊抗疫,一邊恢復民生和經濟。
我是做IP開發和IP化品牌研究的,大經濟、大民生不在我的能力范圍,我思考的是:IP能做什么?能怎樣幫助企業和個人在疫情時代活得更好?
簡而言之就是——
一、企業需要IP化打造來增進自身價值,以應對更為殘酷的市場競爭;
在疫情持久戰中,企業會同時遭遇內需殘酷競爭和外需大幅萎縮的兩重困境,如何將民眾的消費需求引導向自己,將是重中之重,而IP化能提升品牌情感力,建立與消費者的深層情感連接。
二、個人需要IP化來提升自己的能量,來應對職業生涯的危機。
在戰疫時代,大量的裁員、失業很可能無法避免,這樣一來,個人不僅需要有一技之長,還最好能讓自己也成為IP,從普通的打工者,變成獨特的號召者,這樣才能在亂世中活下來,并且越活越好。
我在過往的文章,已經講過很多如何打造IP的技巧等戰術層面上的方法(詳情可查閱本文最后的過往文章清單)。
在這篇文章,我更想探討更深層次的IP之道,而不只是IP之術。
因為在長達一個月的疫情閉關期里,我對IP的本質進行了長時間很深入的思考,我發現,過往還是太注重商業性方法了,對IP的非商業化訴求、終極價值都認知不夠。
其實,IP的本質是人性,沒有人性的深入和塑造,就沒有真正的IP。
只有好好活著,
我們才能真正活著,
而IP化就是做有意義的事,
是好好活著的道路。
下面,我將分享對IP本質的六點認知,只有超越商業和功利,才能真正打造戰疫時代的IP化品牌。
1
致良心
早在年前,我撰寫《超級IP的孵化原理》一書時就在想:“所有偉大IP的終極價值,或者說共同使命是什么?”
這個問題到了思考IP化品牌的時候更為突出,因為IP化品牌不同于純IP內容,IP化品牌的本質還是品牌,要體現企業的社會價值,所以,終極價值非常重要。
這是非常重要的命題,但當時沒有想出來,只能擱在一邊,直到這次疫情爆發。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最高當局評價)。
整整一個多月,我和全中國人一樣,處在生活歸零的自我反思狀態,這讓我可以沉下心來,對IP的本質進行更超越性的思考,
我突然悟到,這個終極價值是——
【致良心】
致良心這三個字涵蓋了很多內容——
“致”是行動,是達到,是以實踐實現承諾;
“良”是善良,是美好,是出乎天然的善意;
“心”是人性的宿地,也就是我一直強調的,IP定位是定位在情感和人心上,而不只是在理智和邏輯上。
如果在IP開發中,只是口上說說,在實際的行動中做不到、甚至背離,這個IP就是虛偽的,會受到民眾的唾棄和反感,不可能真正成功。
比如,在這次疫情中,是哪些人和物受到人民群眾自發的愛戴呢?是鐘南山、李文亮、火神山雷神山,都是“致良心”的代表……
在網上自發創作的抗疫創作中,
鐘南山等三座山是人們主動創作最多的。
鐘南山先生是唯一跨越兩次大疫情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直以行動對抗疫情、始終以赤誠之心直面真相,不隱瞞不作惡不打官腔,自然能成為民眾最信賴的、最能寄托希望的對象。
李文亮醫生是一個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所以他的善良和堅守、和我們一樣的壓力和無奈、以及命運的不公,激起了我們極大的共情。李文亮只是做了基于他的工作的、正常的善意提醒,就像我們也會提醒家人朋友一樣,卻被訓誡談話,然后感染得病,正是這樣的平凡人的悲劇,隨著他的突然去世,激發了人們極大的內心風暴。
火神山雷神山,不僅代表著抗擊疫情的雷霆行動,寄托著億萬中國人希望疫情被打敗的期望,同時,這兩座醫院的名字背后有強大的文化母體,與中國人的文化集體潛意識緊密相聯——
湖北乃古楚之地,楚國人被認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人的肺部五行屬金,火克金。而荼毒人類肺部的新型冠狀病毒懼怕高溫,火神正好能驅瘟神,所以“火神山”之名指向非常明確。而雷神山也對應中國民俗文化的傳說: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
先建火神山,后造雷神山,是易經64卦中的“火雷噬嗑”。“噬嗑”的含義,本指天下大小事無法通暢,因為有許多困難橫阻其中,如果像上下顎那般咬合,將其咬碎嚼爛,就暢通無阻。所以,“火神山”與“雷神山”醫院,象征著國人戰勝疫情的強烈決心。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本身就是一次將傳統文化信念與現實結合的IP文化符號打造。
再看看更經典的超級IP是如何產生的——
一部《三國演義》風靡千年,有上千個有血有肉的生動角色,上百個英雄,為什么真正能成為中國民間信仰的,甚至有祠堂社廟的,只有關云長和諸葛亮兩人?
這是因為,只有關云長和諸葛亮,真正用整個一生做到了致良心,關公是義薄云天,悲情殉難,以一生實踐義膽忠心;諸葛亮是忠智雙全,最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就是致良心的力量。
還有介子推、周公、孔子、伍子胥、屈原、楊家將、岳飛、文天祥等等,都是憑著致良心的一生,成為老百姓的民間信仰并封神。
現代的超級IP也同樣依靠致良心的精神,只是有更多人性化的日常情感。
哆啦A夢的致良心是,讓大雄度過卑微和困苦,享受一個快樂的、各種夢想成真的美好童年,讓人們產生巨大共情。
皮卡丘的致良心是,幫助主人克服一個個難關,成長為一個勇敢而出眾的少年英雄。
超人、蜘蛛俠等超級英雄的致良心是揚善除惡;哈利波特的致良心是擊敗伏地魔,讓魔法師世界回歸善良;星球大戰的致良心是打敗邪惡帝國,原力與我同在……
再看看能成為IP化品牌的企業,同樣如此——
蘋果THINK DIFFERENT,以卓越的創新產品改變世界去實踐致良心;NIKE以JUST DO IT 為信念,以個性和自我張揚實踐致良心;可口可樂以帶來快樂為宗旨,甚至創造了不為自己私有的圣誕老人IP形象,讓世界共享;迪斯尼也是以創造快樂和幸福為己任,始終在推出合家歡的、善良戰勝邪惡的正能量內容……
我常常想起諾基亞,雖然現在諾基亞手機已經沒落,但人們依然在懷念這家將“科技以人為本”作為信念的公司,懷念那些曾經非常好用、易用的產品。
只要以真正而有力的行動,實現了對道義的堅持,帶來美好生活的品牌,人們都會真正記住它們。
所以,致良心,真的應該是所有IP化品牌的共同終極使命。
在戰疫時代,惟有以心向善,身踐力行,心相合一,才能既戰勝疫情,又能建立起IP化品牌。
2
社會化企業=IP化企業
在前文中曾提到:“戰勝疫情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全社會的協作努力,從每個人企業,到每個人,都自主行動起來,相互配合,才有可能一邊抗疫,一邊重振經濟的繁榮。”
在戰疫時代,企業不能只是唯商是利,還要有真正的社會化企業意識。
每個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化公益”角色,為此,企業應當更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社會協作體系中明確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長期應對生態環境的挑戰,在長期抗疫的時代,去幫助社會完成任務,這也是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社會化企業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初心,并樹立開放的精神和與社會充分協作的機制。不能僅僅考慮自己的本位,這樣會遇到很多麻煩,而開放式的社會企業則能更高效、更敏捷地響應社會需求。
在這次疫災中,無數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為社會做出貢獻,而這些社會化公益的事,同時又幫助了技術的進步,智慧化社會的進步。
比如,騰訊、阿里、百度、頭條系、京東、B站、快手、丁香醫生等一批互聯網企業,為了讓人們更快、更方便得知疫情、規避疫情,做了大量的技術新開發,有很多是過去從未做過的,都得以通過這次危機,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出來。
又比如,為了運送物資到湖北,為了讓封閉家中的老百姓更快、更方便獲得各各種防護用品,整個生產、運輸、配送的供應鏈系統都實現了更有效率的整合和配置,并直接與終端的一個個消費者相聯,一種全新的社會協作性購買消費方式也正在誕生。
社會化企業的搭建,
非常有助于IP化角色的養成。
一個企業的IP化角色,不應該只是娛樂的,還應該是有責任心的;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IP化角色的成功關鍵是共情,和消費者的情感產生共振,而在抗疫時代,對這種共情的要求會更高。
當一家企業自我督促成為社會化企業時,自然更可能成為有文化價值的企業,成為IP化的企業。
企業每做一件對社會和民眾有益的事情,都會為自己的文化魅力添磚加瓦,如果有企業能夠更進一步,將社會化角色明確、長期落實到自己的企業行動中,并通過IP化內容、角色表現出來,這就是在致良心——
從
知行合一
到
心相合一
能更好地、
真正地、
成為IP化品牌
3
IP內容,不要再娛樂至死
這次疫情必將成為全體中國人四十年來最強烈的集體記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大眾化娛樂內容的未來走向。
長期以來,由于中國經濟一直在高歌猛進,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只是非常短暫而局部的影響,所以,自然滋生出一種“娛樂至死”的內容傾向,淺薄的、沒心沒肺的、不在乎責任的內容大行其道。
這幾年經濟下滑,焦慮上升,反而在短時間內,更助長了娛樂至死型內容的發展。
但這次的疫情卻是空前慘烈的、全方位的、全民化的,持續的時間也一定會比非典、汶川等四十年來任何一場危機要長得多。
就像是一輛不斷升級、高速行速了四十年的列車,突然被摁下了停頓鍵,讓全中國人民都暫停了下來,在停頓中直面人生,重新思考。
“怎樣才能好好活著?”當人們普遍不得不去認真而艱難思考這個問題時,大眾化娛樂IP內容的方向一定會有所改變。
過去幾年,很多企業在做IP化嘗試時,要求普遍非常淺薄的,只要求可愛、好玩(其實也基本上沒有做到)。在新的抗疫時代,這樣做是不行的,會很無效。
內容營銷當然是有必要的,但“娛樂至死”的內容對企業和品牌沒什么卵用。
因為,沒有鮮明價值趨向和深層共情力的內容,只是訴諸于情緒的淺薄快感,并不能在人心上扎下根來。
在抗疫時代和疫后時代,這個問題會更加明顯和嚴重。
所以,希望眾多想做IP化品牌的企業,不要只是著眼于一個形象的媚度,或者就是一些表情包的取悅度,這樣這樣做不成好IP,更是完全不可能做出IP化品牌。
真正能幫助IP化品牌的內容,是有意義的,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就像許三多去做很多有意義的事一樣,內容可以笨拙一些,但要感動人心,并且和企業的行為一起,致-良-心。
反對“娛樂至死”,也不等于走向假大空的口號,因為媚上的內容比媚俗的內容,離民眾更遠,也就離IP價值更遠。
唯有真正人性化的、體貼人心落到實處的IP內容,才是真正的致良心。
就像區塊鏈的分布式計算,必須是實現去中心化的、在眾多個體人民中被認可,才能真正扎下根,成就文化IP。
4
人性為本
人性是IP力量的源泉,上善若水。
最近發生了共青團的虛擬偶像IP快速撤銷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共青團突然在微博及B站等處,放出了兩個虛擬偶像:紅旗漫和江山嬌,這兩個形象完全是根據青少年的飯圈文化風格設計出來的,希望以新的方式與青少年溝通。
結果是徹底的事與愿違,這兩個形象被絕大多數人一致反感和反對,包括飯圈文化年輕人和二次元虛擬偶像愛好者也極不認可,只能在推出數小時后匆匆下架。
為什么會這樣?其根本的原因是,為了討好年輕人,這兩個虛擬形象IP與共青團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太違和了。
我看了很多的回復,這種完全不符合共青團身份和使命的、過度娛樂化的做法,是大家質疑的焦點。
“有的梗可以我們自發玩,小圈層傳播,但不能作為官方的表述方式,粉絲和愛豆的關系怎么能是國家和公民的關系呢?”一位飯圈追星女孩如是說。而另一句“我是你的公民朋友,不是粉絲”更是獲得超過5萬的贊。
其實,這件事和很多年前,李寧運動服莫名奇妙推出”90后李寧”的口號是同一種翻車方式,害怕大家覺得自己老氣的李寧,硬生生想用一句話來改變年輕人對自己的印象,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兩頭不討好,是造成李寧多年前巨虧的原因之一。
直到最近,李寧找到了“國潮”路線,才真正結合了自身特性和時尚潮流,以最不違和的方式,實現了最酷的表達和溝通。
人性匹配度是IP化品牌能否成功的先決前提,很多品牌在IP開發時,往往忽略了匹配度,不顧自身的屬性,為了潮流而趕潮流,為了討好年輕人而做不合適于自己的討好之事,往往會吃力不討好。
所以,IP內容與人性的匹配度,是所有IP化品牌開發必須恪守的操守。
5
場景改變=IP化新機
這場百年不遇的災難,讓大家都有一種害怕歸零的恐懼,因為這是正當我們在經濟下坡道上努力向上時,突然壓過來,把我們按倒在地,連續一個月動彈不得。
疫情之后,還能活著嗎?這是擺在很多人、很多企業面前的嚴重問題。
其實,僅僅活著是不夠的,意味著我們只是從原本躺在泥濘里,變成在泥濘里蹣跚。只有找到更好的活法,才能真正離開泥濘,占據未來的先機。
更好的活法在哪里?
在場景的改變上,在新場景的新機遇上。
1、新線上機遇:線上數字化生活因疫情而快速擴張,尤其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線上醫療等,而IP的發展一直和數字化進程息息相關,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線上醫療有可能很快與IP內容、IP角色深入結合。
2? 企業新機遇:活下來的企業會加大擁抱數字化及文化化的力度,保守者會有被淘汰風險,而沒能活下來的企業家如果再創業,也會優先選擇更IP化的發展方式。
3、文化新機遇:文化傳統復興和新文化的內容發展不會停止,反而會在新媒體、新數字化領域尋找新的爆發增長點,特別是在虛擬角色、游戲、VR等領域,并會隨著線下娛樂的復蘇反攻線下。
4、場景的變化是最大的機遇:疫情后數字化生活擴張的世界,會比之前的世界,更適合讓企業創造一個以IP化角色 / IP化場景為中心的、數字化為主的新溝通體系,與用戶、上下游合作者進行全方位的連接。
場景的變革是不可逆的,疫情帶來的幾乎所有場景變革,都和數字化生活、虛擬溝通緊密相關,這都是IP化場景發展的重要機遇。
特別是,線下教育、線上醫療、線上心理咨詢等一定會向IP化角色及場景靠攏,現在已經有不少線上教育平臺這樣做,例如兒童教育平臺豌豆思維與超級飛俠IP的合作。
想做IP化品牌,就一定要抓住場景變革的機會,將會是推動中國經濟劫后重生、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6
個人自救=個人IP化
一直在說企業的IP化,這里談談個人。
疫情一定會加重企業的危機,很多企業會倒閉,很多行業要轉型,很多個人要尋找新的出路。
未來有兩個大方向,一個是強大的企業會更強大;另一個是會出現很多社會化工作平臺,去解決中小企業的壓力。
社會化工作平臺意味著:你未必會在企業里打長工,而是在網絡分工平臺上不斷接活做散工。因為,很多中小企業為了減低生存壓力,會將很多工種變成與社會化工作平臺合作去解決。
所以,對于個人,最切實的出路是——把自己的個人能量強化,去抓住新場景新機遇。
個人能量如何強化?就是個人IP化。
個人IP化的幾個思維錨點是——
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經受得起外界變化,自己能不斷學習和加強的競爭力;
思考一個問題,你的力量,給這個世界和別人,帶來的最重要價值是什么?
根據這個價值,是像IP或品牌一樣,給自己一個明晰的定位;
根據上述的價值定位,塑造自己的IP角色;
根據這個IP角色,開展自己的行動路線;
根據自己的行動路線,在線上建立自己的小宇宙圈;
不是一定要成為明星或網紅,而是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沒有永遠可依靠的靠山,你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你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個人IP的成長路徑有千千萬萬種,核心是你和世界、和其他人,以什么樣的、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實現價值連接。這是一個大乾坤,方內方外的工具很多,我也還在思考,將來再做專門文章闡述。
最后,在我看來,戰疫時代很可能會帶來的好事是,將原本要延續五年甚至十年的經濟下滑和市場危機,提前徹底釋放出來,讓壞的事情提前結束。
而中國已經進入文化傳統復興期和新文化生長期,跨入21世紀的中國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來自新文化、尤其是IP文化的推動,尤其是近幾年,更是消費升級的重要推手。
新IP文化的發展,不會因疫情而停頓或減速,綜觀世界歷史,大災大難往往是文化創造力的源泉,并在災難之后產生更燦爛的成果。
IP是文化的符號、是人心的印記,是個人和企業的自我的探索,探索的過程,就是致良心的過程。
點“在看”,給更多朋友看到
(下圖可點擊鏈接)
請致電15910881406,或加微信SXSZZZ,聯系劉偉。
IP蛋炒飯重要文章鏈接:
—— 思想 ——
—— 方法 ——
—— 案例 ——
—— 專訪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