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接力,續寫美好,資生堂借勢傳遞品牌溫度
作者 | 湯木森
來源 | TOP營銷(ID:TOP_MKT)
社會民生和娛樂八卦兩者相比,從熱搜的前幾就能看出“勝負”。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的新聞,在火箭少女告別典禮的聲浪中淹沒。
當然,社會民生也有“吃香”的時候,那些注重個人生活的民生話題,共鳴性強的互動、內容偶爾能在娛樂八卦中把握自己的存在感。
不過終究還是娛樂占盡風頭。面對這樣的社會環境,品牌如何行動?
資生堂選擇了這樣的“路”,在緊追代言、直播熱潮的同時,加大“愛心接力Relay of Love”公益項目的宣傳,線上單曲、線下互動一個不落,將品牌公益心散播各地,用品牌溫度把握人心。
攜手周筆暢&唐漢霄,歌曲打動人心
6月22日,資生堂上線了“愛心接力Relay of Love”項目主題曲《親愛的,你好》,該曲目沒有洗腦旋律加持、沒有熱血編曲助力,在一派熱鬧的營銷環境中看似略顯平淡,而仔細欣賞過后,歌曲中講述的故事、傳遞的溫暖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聽眾,讓人為之動容。
出歌配合營銷宣傳,通過旋律加深品牌信息在消費者的心中的印象,這個看似常見的動作,資生堂花了不少心思。
從演唱者的角度說起,周筆暢的形象和嗓音的加入,完美演繹了品牌的獨特味道,為品牌形象增色不少。
周筆暢從超女出道,至今已經有15年。不喜歡刷“存在感”,低調、認真、專業、個性是常常和她掛鉤的標簽。在浮躁、追逐名利的娛樂圈里,她的隨性率真難能可貴。
一直以來她也為公益投身不少,相比流量小生,堅持自我、隨性的她演繹這首溫暖走心的歌曲,可以說用她自身的個性特質和公眾形象,為品牌形象賦能。
而她的歌聲,不似歐美嗓那般給人張揚的氣勢;不似空靈的嗓音,給人距離感;又不似甜美聲線,有種不經世事的稚嫩氣息。唱腔細膩,情感真誠,她的聲音極具辨識度和感染力,在不經意間撥動聽眾的心弦,引起聽眾情緒波動。
從歌詞的角度說起,唐漢霄所寫的歌詞注重故事感的營造,以真摯的情感實實在在敲擊著聽眾內心。“難能偶然的遇見”“笑容化解萬千”“給彼此擁抱”“勇敢著渺小”“將自己燃燒”“傳遞簡單的美好”等等,歌聲、歌詞、畫面三者融為一體,讓受眾有強烈的代入感。
生活中天才、名人永遠占少數,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不凡,相反,每個人其實都很平凡。但是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平凡,都很渺小,才讓我們更加珍惜身邊的細小美好,對陌生人也愿意給予誠摯的微笑和幫助。
歌詞正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讓每一位普普通通的我們在聽到歌詞的時候,有著難以言說的共同感受。
員工接棒,巴士接力
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
在網絡上,一方面,借助音樂的神奇力量,打動人心,一方面,通過具體的員工形象,傳遞企業的價值理念。
受疫情的影響,線下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的渠道被切斷,雖然網購是當下流行的購物方式,但是仍然有一批依賴線下試用體驗和咨詢的消費者,那么如何留住他們?
復工之后,人群接觸機會的大大增加,雖然人們開始走上了街頭,但是心中對安全的擔憂還是難以化解,如何減少消費者的顧慮,獲取消費者信任?
對于武漢的員工如何?對待產品又是如何?對著這些環境變化而衍生出來的問題,資生堂用員工訪談的形式,一一講述給消費者聽。
借員工的口將自己在疫情之下所做的一舉一動公開、透明地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看似有些自說自話,實際卻是在焦慮的營銷環境中,真誠對話消費者,給消費者打上“安心劑”的一個聰明舉動。
員工相當于是具象的品牌形象,通過員工與消費者即人與人的交流,拉近企業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距離,有助于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好感度。
另一方面,宣傳巴士愛心接力活動,拓展新的溝通渠道,培養消費者忠誠度。
愛心大巴在七城之間的行駛,實際上就像一個移動的廣告牌,自帶傳播推廣的效果。
同時,愛心大巴提供的專業美護服務,不僅是提升消費者的線下體驗,架起了與消費者溝通新渠道的舉動,也是企業進行知識推廣,通過知識普及,激發消費者知識需求,為后續新品銷售拓展市場空間鋪路的有效行為。
借勢環境
愛心接力再出發,盡顯企業社會責任
現在提及借勢,率先聯想到的莫過于父親節、端午節的節點借勢營銷。弘揚父愛的偉大,傳承傳統節日文化,品牌們在618之后依靠著這些節點努力維持品牌聲量。
其實,節點只是社會環境中的一部分,從更宏觀的角度上去看待當下環境,會發現還有其他的社會新聞、事件值得品牌去借勢。
此次的“愛心接力Relay of Love”項目實際上就是借助社會疫情發展仍舊捉摸不定的形勢,再一次啟動以收攏人心的營銷舉動。
資生堂早在2月6日已啟動這個“愛心接力Relay of Love項目”,計劃項目占亞洲地區銷售額1%的社內基金,將捐助于恢復人們日常生活的公益活動中。
雖然人人調侃這是個流量至上、娛樂至死的時代,但仍有不少人持續關注著社會民生、國家大事,資生堂不斷在公益營銷這一塊的發力,不僅有助于博取這部分人群的好感,也可在疫情影響的當下盡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資生堂集團還發動資生堂旗下的子品牌共同參與,憑借多品牌自身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大眾看到資生堂為中國對抗困難所做出的的努力,收獲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
資生堂作為非本土品牌,通過貼合中國當下環境的公益營銷,實現了在高度同質化營銷競爭中實現差異化的效果,給了我們品牌營銷競爭的新啟示。
聲明:版權問題、投稿、爆料、商務合作請加微信/QQ:2881339675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