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再現天價海鮮?“撿”鮑魚被索要500元引爭議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爆料稱在青島嶗山海邊撿到一只鮑魚,附近村民稱這片海域被他們承包了,需要給500元。雙方多次協商后游客交了80元并報警。游客拍攝的視頻很快在網上引起熱議,所謂的“500元”一只的嶗山鮑魚讓青島這座海濱城市再一次出現在輿論浪尖。
6月25日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嶗山發布”公告稱:關于網民反映在沙子口流清灣海邊撿拾鮑魚被村民要求賠償費用,街道辦事處和社區第一時間找到涉事村民,進行進行了批評教育,村民已向游客賠禮道歉并退還收回的費用,雙方達成和解。
“天價”鮑魚引爆話題,是“撿”是“偷”成謎
“青島”“撿鮑魚”“500元”的關鍵字眼,讓不少網友回憶起幾年前轟動一時的“天價大蝦”,不少網友認為這又是一起游客被訛詐的事件,輿論的批評聲音紛至沓來。
根據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顯示,截至6月28日,事件在全網引發2.5萬條相關信息,其中,敏感信息占比達到48.64%,事件存有一定的爭議。
有人認為村民的行為屬于敲詐,有損青島這座優秀旅游城市的形象;也有網友理性分析:“在海邊撿到大鮑魚的情況極少見,且半夜出現在村民承包的鮑魚池,游客的行為應該屬于偷?!?/p>
到底是“撿”還是“偷”?網民的關注焦點逐漸向“如何界定游客的行為”偏移。視頻中的相關工作人員稱這片海域的確是村民承包,但嶗山發布的官方回應中未針對該情況作出明確回應。游客與村民達成和解,不排除當地有關部門存在“息事寧人”、避免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的想法,但“撿”或“偷”的性質不一,有關部門理應做出是非判斷,平息輿論爭議,確保公正透明。
事件持續在微博平臺上發酵,新浪輿情通對微博上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后發現,網民在轉發、評論微博中較常使用“微笑”“doge”的表情符號,具有強烈的反諷情緒;而出現頻次最高的“費解”表情,表現出部分網民對鮑魚是“撿”還是“偷”,以及對官方處理結果的質疑與困惑。綜合來看,@嶗山發布的官方回應讓事件暫告一段落,但并未打消公眾的疑慮,網民態度并非完全積極正面。
青島城市美譽度受損,“口碑傳播”仍是長久之功
話題#青島游客海里撿鮑魚被要500塊# 在微博平臺上的的閱讀量達1.5億,討論數超1.3萬;#官方回應游客青島海邊撿鮑魚被要500元# 的話題閱讀量同樣高達2.1億,討論數為1.4萬。憑借著優美的海濱景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旅游”是青島不可或缺的一張城市名片,曾因一盤“天價大蝦”把“好客山東”的招牌砸的細碎,連日來的“撿鮑魚”事件更是再次讓“青島大蝦”重回公眾視野,青島背負爭議無數。
根據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分析,“撿鮑魚”事件發生后,“青島”的城市美譽度受到影響,6月25日官方回應后,美譽度由事發前的92.53%下滑至84.95%;27日,“撿鮑魚”事件影響仍然存在,城市美譽度更是跌至82.37%。
5年前的“天價大蝦”事件已經釀成了一座城市的信譽危機,如今因為一只500元的鮑魚登上熱搜,青島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口碑必然再次受損。
當前,利用社交媒體關注身邊事和了解世界是人們的生活常態,諸如“天價大蝦”“天價鮑魚”的網絡曝光很容易引發蝴蝶效應,刺激網民的敏感情緒,給相關城市的口碑和形象帶來巨大“殺傷力”。
對國內不少旅游城市來說,旅游環境的提升、旅游品牌的建設還在積極探索階段,如何完善常態化、長效化的旅游市場監督懲罰機制,把握旅游市場的“口碑傳播”,是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數據說明:本文由新浪輿情通撰寫制作,數據來源于新浪輿情通、微熱點、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請注明來源。
(文章來源:新浪輿情通;免責申明: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