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運營推廣中的常規打法和非常規打法
當我們在做競品分析時,是以一個局外人的目光去看待競品的打法策略,根據網上可以查詢到的公開信息,揣摩競品的玩法套路,然后借鑒(抄襲)到自己的產品中去,很多次看到別人的做法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自己去做,同樣的做法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為什么呢?
結合多年的產品運營推廣經驗,我發現,在產品運營推廣的打法中,其實分為常規打法和非常規打法。我們看到的只是常規打法,而效果是我們看不到的非常規打法帶來的。
常規打法顧名思義,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每家都在用的打法,比如想一句朗朗上口的slogan,鋪滿目光所及的所有渠道;非常規打法就很有趣了,是每家公司獨有的,在運營推廣產品中,自己摸索出來的很偏門,但是很有效的打法策略,不為外人所知。一個小公司能夠成長為一個大公司往往靠的是非常規打法,而大公司成長為巨型公司靠的則是常規打法了。
這里就我做過的多款產品中,所運用的常規打法和非常規打法,給大家舉例子,也許會給整天焦頭爛額,茫然無措的運營推廣的同學一點點啟發。
常規打法
常規打法的好處
常規打法類似普世的價值觀,每個人都知道。一個新人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往往是從常規打法開始的。我做產品運營時,也是先從用戶、數據、活動、內容這幾個模塊入手的。這幾個模塊的運營是常規打法,但凡是產品運營都離不開這幾個模塊。
后來我做產品推廣時,也是遵從了兩微一抖的常規打法,做公眾號,微博和抖音,以及其他可以獲得曝光的平臺。基本上做推廣都是這個路子,絕對不會錯,大眾的就是最正確的。
常規打法的壞處
既然是常規,言外之意是你我都會的,很難突出個人能力。在職場中作為普通大眾最為危險,稍微遇到外部環境的惡劣變化,首當其沖裁掉的就是能被替換掉的員工。會常規打法的人那么多,不缺你一個。
常規打法的例子
這里舉一些常規打法的例子,看看你會不會,如果連這些常規打法都不會,那就要好好反思下,自己每天工作都在忙什么了。這里以產品開發、產品上線、產品推廣和產品優化的時間軸來舉幾個例子。
產品開發:產品開發目的是解決唯一的一個問題,什么產品用戶最喜歡。我們常規的打法就是找出市面上最暢銷,用戶最喜歡的產品,大概4~5款的樣子,分析對方的設計、包裝、團隊、用戶群體、價格等等,然后看是做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復刻版,靠自己更牛掰的運營推廣實力超過對方,還是做一個差異化的產品出來。這些都是常規的打法,大家開發新品都是這樣玩的。
產品上線:這塊不用多說,是渠道就要上,地球不爆炸,渠道上不停。只要是渠道,總會有一點點的曝光量,蚊子小也是肉。
產品推廣:這里面的玩法就太多了,常規玩法無非是制作廣告素材,去大媒體投放一波,或者找KOL來帶下貨。以現在最火的直播帶貨而言,我們看到那些一場成交幾百萬的,好像給公司賺了很多錢,然后也同樣去操作,發現虧得連底褲都沒有了。
不要被這種常規的玩法迷惑了雙眼,你不知道別人虧錢投放的目的是什么。就像上次某個自熱火鍋血虧一萬份出去,目的是為了提升線下的銷量,此消彼長嘛,有點非常規打法的味道了。
產品優化:這塊不用多說吧,根據后臺數據,用戶反饋來優化調整產品,大家都是這樣玩的。
非常規打法
非常規打法的好處
這里開始就比較有趣了,大家對喜聞樂見的事物其實沒多大興趣,倒是一些小道消息,內幕八卦啥的聊起來特帶勁。非常規打法是不為常人所知的獨門秘籍,一旦學會必將能成為公司的引領者,帶領公司走上企業巔峰。非常規打法別看耗時耗力不大,但是能帶來幾倍于常規打法的效果,是小公司及有KPI壓力的大公司最愛。
非常規打法的壞處
既然是非常規打法,就必須藏著掖著,不能為人所知。而且有的非常規打法,還是游走在違反規則的邊界,稍有不慎,可能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就像那句話說的,賺大錢的業務都寫在刑法里。
非常規打法的例子
因為時代久遠了,所以吐露一些我之前運營推廣產品時的非常規打法,還是可以的,不算吐露公司機密。要是問我眼下公司的非常規打法,那我一定會打太極告訴大家:不存在的,我們都是正經兒人。這里還是按照產品開發、產品上線、產品推廣和產品優化的時間軸來舉幾個例子。
產品開發:我們在網上搜索到的信息,是公開的,每個人都能檢索到,要知道一個公司能夠把信息公開出去,說明這個信息沒有隱藏的必要,我們推廣時對外宣傳的也往往是無關痛癢的一些說辭,公司發展起來真正的命門,沒人會對外講的。
我們在產品開發時,有過一次非常規的玩法就是跟一個競品的產品開發打好關系,聲明一下:是工作上的友好關系,沒有涉及錢財往來。為了提高產品開發的成功率,我們專程去到對方公司拜訪,誠懇的向對方討教。互聯網人其實都比較實在的,不會藏著掖著,那一次拜訪,讓我們了解了很多內幕,避免踩了不必要的坑。
后來,在其他公司做產品時,老板問,怎么能知道別人是怎么玩的呢?我說,去對方公司問問就可以了。其他人聽了嗤之以鼻,也太沒有冒險精神了。
產品上線:最近轉行做快消,在了解競品時,聽到最多的是,我們上了天貓,把天貓做好,量就起來了。真的這么簡單,天底下就沒有小公司,都是大公司了。我們之前產品上線后,也是常規模式,跑渠道,搞客情,一套下來發現,總有比你跑渠道更勤的,搞客情更擅長的。那怎么辦呢?找方法。
我們專門搞中小渠道,搞長尾流量,不去和大廠硬碰硬,結果每個月的自然新增和抱大渠道大腿公司的新增數據差不多。這也算是非常規打法的一個成功案例吧。而且當在中小渠道跑通后,再去談大渠道的資源時,還會加分,多好的。
產品推廣:產品推廣里面的非常規玩法就太多了。公司老板天天喊著,零預算搞來幾萬的新增用戶,在非常規打法的世界里,這是很容易實現的事。常規打法無非是投放信息流,做關鍵詞排名,花幾十上百元買來用戶。
我在非常規打法中,有次通過批量加QQ群,群發廣告,兩天就拉滿了500人QQ群,都是準用戶。這里面對廣告的文案要求很高,我先擬了一版發了三四個群,看沒人反應,就調整了下文案,最終找到一版,只要群發一次,差不多可以引流10~20人進群,效果很棒。然后在500人群里做活躍,促成交,真的是零成本獲客的非常規打法。
還有個例子是我之前運營的一款APP,每天自然新增4000多個,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要知道付費推廣拉來4000人成本至少10萬起步,我們還是自然新增,靠的是什么?當然是不為外人道也的非常規打法咯。做關鍵詞排名,搜某個關鍵詞我們排第一,當時還沒多少人意識到關鍵詞排名的價值,被我們搶先一步拿到。現在做估計有點晚了,非常規打法有時打的就是信息差。
再舉一個最近做的小紅書種草的例子,大家以為小紅書種草都要花錢嗎?非也,我們做小紅書種草時一分錢沒有花,產品分分鐘在小紅書刷屏了。我們用了一周時間找了大概300多個可以免費置換資源的小紅書達人,讓她們體驗產品,然后來發日記。至于怎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找到那么多可以免費置換發日記的達人,就是非常規打法咯,佛曰,不可說也。
產品優化:要說產品優化的非常規打法,就是要想辦法獲取到同行的數據了。你要有別人家的數據,才能知道自己做的好還是不好。我們做淘寶客轉化率是2%,當時我的一個疑問就是,這個數據到底是好還是差呢?因為沒有參考嘛,后來了解到同行的數據在10%左右,我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趕緊的優化調整。
綜上:
一個公司產品的運營和推廣,一定是結合了常規打法和非常規打法一起的。各家公司都有各家公司的長處和短處,有的資源廣,有的設計牛,有的套路深,這些都是非常規打法,外人不得知的,想了解一個公司的非常規打法,最好的方式是打入別人公司內部。加上周知的常規打法,輕輕松松把公司做起來了。
作者:老虎講運營,運營推廣大牛,五十萬字運營推廣干貨知識輸出,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注產品運營推廣,精通運營推廣的各個模塊,號稱運營推廣老司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