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地理標志在中國的保護計劃: 波爾多邁出里程碑的一步
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因波爾多商標受到侵權而向中國相關部門進行投訴,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于2020年6月4日落槌,為被告人定罪。這場刑事判決在中國有著空前的意義:波爾多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刑事訴訟中獲得勝訴的集體商標(無論是中國商標,還是外國商標)。十余年來,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一直致力于打擊侵權行為,這場判決無疑是一項突破性進展。
2019年3月,在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聚集中國和國際主要酒類經營者的專業展會)上,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向中國執法機構投訴,隨后,該機構在侵權單位展臺上現場查獲了侵權葡萄酒。在展會前,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就已經鎖定目標,并與中國執法機構一同進行查獲涉案葡萄酒的準備工作。
隨著這一行動的展開,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此案件啟動調查程序,后將該案移送至上海市對接機構。隨后,警方接手進行調查,對非法經營數額是否達到刑事追訴標準做出評估(對葡萄酒瓶數和侵權商品的價值做出評估)。憑借公安機關與中國行政和司法機構之間的緊密協作,加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的技術支持,整個程序進展順利,最終得以勝訴。
就被告在近萬瓶葡萄酒上違法使用注冊商標的行為,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于6月4日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判處被告單位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中國對波爾多葡萄酒經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在中國一直將對品牌的保護和打擊侵權行為作為工作重點。委員會在這一領域不斷投入人力、物力,已有十余年的時間。在法國駐華使館的支持下,委員會圍繞著中國執法機構和行政機關展開一系列戰略性的細致工作,循序漸進。因此,集體商標在刑法領域的空前勝利讓波爾多在打擊侵權行為的道路上步入一個全新階段:
- 這一判決確認了保護地理標志和集體商標所依賴的法律法規的有效性,中國司法機構以此為依據。此判決構成一個能夠促進法律實踐發展的指引性案例,為保護波爾多的地理標志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法律道路。
- 本案擁有堅實的法律基礎,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鼓勵中國各地的執法機關在處理類似案件時可以采取刑事手段,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行。
- 對侵權人判處徒刑可以起到很大的震懾作用。在制止侵權行為方面,比民事和行政判決(銷毀產品或罰款)的力度大得多。
-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就這一判決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媒體的宣傳彰顯出中國司法機關希望審判更多此類案件的積極態度,以及將這一判決作為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的一個重要示范性案件的愿望。鑒于上海作為中國經濟之都的地位,這一案件在上海做出判決能夠引發更多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至全國。
伯納德·法杰(Bernard Farges),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主席:
“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向中國執法部門為本案的順利落槌所給予的投入和決心獻上敬意。這場勝利對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起到極為積極的作用,對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在中國制止侵權行為的工作同樣是極大的鼓勵。”
打擊侵權行為:從方法到結果
面對在中國遇到的侵權行為,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積極采取措施應對。
委員會圍繞下述三個方向展開對其地理標志的保護計劃:
1. 依賴中國法律,從而為波爾多提供最好的保護;
2. 協助查明波爾多葡萄酒的侵權人,讓其獲得懲處;
3. 與中國相關部門進行合作。
依賴中國法律框架
波爾多將自己納入中國法律框架之中,獲得中國法律所提供的所有保護。因此,自2011年來,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進行用拉丁文和中文將波爾多所有地理標志名稱注冊為集體商標的工作。迄今為止,已成功注冊超過100個集體商標。完成注冊后,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成為這些在商標主管部門注冊的集體商標的權利持有人,因此能夠以被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為名提起訴訟。
讓侵權人獲得懲處
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推動的打假案件以下述行動為基礎:
-在電子商務平臺和專業展會(比如成都糖酒會)上直接查找、鎖定侵權產品;
-波爾多生產商和貿易商在遭遇侵權問題后提供線索;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情況:由負責市場監管的中國地方執法機構(市場監督管理局)或公安機關(公安局)提供的線索信息。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為中國相關部門對可疑產品進行鑒定,并提供法律和技術意見。
自2011年來,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已推動百余個打假案件的展開,罰金總額已高達250萬歐元。
雖然大多數案件作為行政案件進行處理,但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同樣取得了多場民事訴訟的勝利,并獲得損害賠償金。而相關賠償金會被再度投入打擊侵權行為的行動當中。
隨著6月4日刑案的勝訴,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為打擊侵權而準備的法律武器已集結完畢。
與中國政府合作展開培訓計劃
每年,為了遏制侵權行為,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均會為重點省份和城市負責打假行動主管部門的數百位執法人員直接進行培訓,旨在讓他們了解針對波爾多地理標志的侵權問題,在調查侵權案件時,為他們提供支持(比如進行鑒定工作)。
在成都糖酒會現場查獲葡萄酒
成都,作為中國葡萄酒貿易的一大核心區域,在3月的糖酒會召開前,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在當地為負責打擊侵權行為的執法人員進行培訓。這一合作讓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在侵權人展臺展開行動時獲得執法人員的支持,進而啟動案件調查程序。
打擊侵權行為的主要階段
2011
-第一批集體商標在中國商標局注冊成功
-展開第一批行動,以撤銷侵權者欺詐注冊并阻擋波爾多注冊的中國商標。
2016
-波爾多45個產區名稱作為地理標志,獲得中國政府的承認
2017
-第一批行政和刑事制裁(同時引用一般商品商標和集體商標,判處徒刑)
-第一批民事訴訟
2019
-50個原產地標志命名以拉丁文和中文形式被分別注冊為集體商標
-約有15個正在進行過程中的刑事案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