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賽道現在很瘋狂
配圖來自Canva
融資加速、巨頭下場,往往是賽道變熱的信號。
6月8日,字節系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宣布開啟“學浪計劃”,將推百億流量扶持平臺教育創作者;6月22日,淘寶宣布正式進軍在線教育,并以搭建基礎設施的形式在未來3年為1000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每家獲客10萬,合計1億用戶。
6月29日,作業幫完成E輪融資,此輪融資高達7.5億美元。今年3月,猿輔導完成了10億美元的G輪融資,成為在線教育有史以來的最大一筆融資。
根據網經社的報告,在線教育2019年融資事件共150起,總融資額115億元。而今年,僅作業幫和猿輔導的兩起融資就合計超120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融資額。
疫情之后,在線教育已經紅得發紫,投資人們仿佛重新認識到了這個賽道的美好未來。去年在線教育融資總額同比下降了33%,這個賽道幾乎跌入冰點似乎還是不久前的事。一場疫情,真的讓在線教育又活了過來?還是說,這又是一次大洗牌前的狂歡?
兩個戰場
賽道變熱,意味著在線教育的戰火也會愈來愈烈,今年看主要會逐漸分割出兩大戰場。一個是頭部教育機構之間的博弈,一個是頭部平臺之間的博弈。
先看頭部教育機構。疫情之后,在線教育迎來了用戶和消費增量的井噴。面對強勢的競爭對手,最快獲取增量的方式就是更低的價格和更大的營銷投入,這一點是大家的共識。
目前看,猿輔導、作業幫,已經上市的有道、跟誰學等,都或多或少表明將在營銷上加大投入,以搶奪那些寶貴的新用戶。這樣的策略會進一步增加他們在獲客成本上的壓力,而獲客這塊也一直是在線教育的成本大頭。
根據東方證券對K12賽道的跟蹤報告,行業多家頭部企業在今年寒假期間獲客成本同比上漲明顯,學而思漲了38%,跟誰學漲了86.6%,有道漲了338%。
暑期將至,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作業幫和猿輔導的融資額會如此之高。面對即將到來的學習高峰期,無論是已上市的,還是未上市的,都得準備好充足的糧草,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硬仗。
由于用戶需求會持續增長,所以頭部機構之間的這場博弈只會越打越激烈,獲客成本難免會創新高。
再看頭部平臺。阿里和字節跳動其實早幾年就布局了在線教育的相關業務,但是今年的大好形勢進一步加快了他們的節奏,不過他們的目標不在于獲取有在線教育需求的用戶,而是獲取有線上化需求和營銷需求的在線教育機構,是機構的機構。
根據天眼查的數據,今年1月到5月,有超過2萬家在線教育相關企業成立,每天平均新增140家在線教育相關的企業。截止目前,中國共有超25萬家在線教育相關的企業。
這里面絕大多數都還處于發展的前中期,對營銷和線上化有巨大的需求。因此,這部分教育機構自然就會成為阿里字節們的目標對象。而從賦能維度看,淘寶側重全面化的方案,字節系側重流量扶持,兩者重疊的部分在于直播,或許未來還有電商,未來碰撞的程度并不小。
全面盈利依然遙遠
在線教育的大好形勢,也引來了一些大佬比較樂觀的看法。近日有道掌門人周楓在接受36kr采訪時就行業的健康度發表了看法,認為“去年比前年改善很多,今年比去年改善很多,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全行業盈利。各家公司都意識到要盈利的問題了。”
在周楓看來,行業全面盈利提前的原因一是公司有此意識了,二是行業整體更健康了。雖然提前盈利這個說法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加入一些時間關聯,或許對在線教育行業會更有參考意義。
目前,在盈利節奏上,有的企業走的比較靠前,比如跟誰學,在上市之前已實現盈利,有的企業走的比較慢,比如51Talk去年Q4才迎來首次整體盈利,做了8年多在線教育的有道目前還承擔著不小的虧損。
至于未上市的品牌,比如猿輔導、作業幫、一起學這些,盈利進程只有內部清楚。可以斷定,和已上市品牌相仿,這些品牌盈利的節奏也不同。
從這次爆發對行業的利好來看,說頭部機構的全面盈利提前了不少問題不大,但要說整個行業的盈利都快了,恐怕為時尚早。從收入來看,行業是比較健康,大家的收入增速都比較快,但是從成本來看,行業恐怕還是“亞健康”的狀態,沒有降溫的競爭決定了成本可能會長期居高不下。這一點前面有數據已經證明。
當然,比起三四年前全行業“99%企業都在虧損”的慘狀,現在的在線教育的確在掙錢這件事上表現要好多了。
行業亂象依舊
掙錢歸掙錢,在線教育這個行業的亂,還是一如既往。根據黑貓投訴平臺的數據和信息,今年有關在線教育機構的投訴量依然非常多,多集中于退費難、虛假宣傳等方面。
今年3月,財聯社的一篇文章指出,尚德、51Talk、英語流利說、跟誰學等知名教育品牌亦有不少消費者投訴記錄。可見,在線教育亂象問題,不僅來源于小企業,大企業也難辭其咎。
問題不僅僅出在消費層面,還有財務數據層面。比如今年4月份,頭部教育機構好未來就自曝員工銷售作假。年初開始,跟誰學也陷入了被多個機構做空的風波之中。
這些問題的核心,還是得歸結于企業經營管理。在線教育起勢的時間不長,這一方面導致大企業小企業都會出問題,另一方面也給政策出臺和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今年在線教育對資本的吸引會陸續引來更多的入場者。這意味著,在線教育的亂象今年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尤其是很多不知名的小企業,在當前的情況下,他們借助營銷多少都能獲得一些用戶,但是這些用戶可能就會面臨比較大的消費風險。
亂象不僅僅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傷害,也是對行業本身的一種傷害。今年又熱起來的在線教育,不應該伴隨著這些亂象繼續發展,從企業到政策,都應該及時站出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制止,否則一損俱損。
熬出頭的曙光仍未到來
對整個賽道而言,好消息是這輪爆發有效提高了在線教育的滲透率,讓在線教育得到了更多用戶的認可。長期來看,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利好,也意味著在線教育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但縮小到細分賽道,甚至是個體,尚難說在線教育已經熬出了頭。如果按照壟斷來判斷行業發展階段的話,現在行業最多處于中期,還沒有真正的雙寡頭或三寡頭,因為跑道還在不斷擴大,進場的資本會催生更多的變數。
未來幾年內,競爭可能還會更加激烈,尤其是頭部機構之間對用戶消費能力的挖掘。因為從頭部機構來看,全年齡段業務布局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機構間的全面對壘只是時間問題。
AI也是一個很大的變數,它能降低業務布局的門檻,讓頭部有更強烈的欲望去擴張自己的業務邊界,并反復試探對手的底線。以此來看,在線教育這場仗可能越打越大,而現在,沒有誰敢說已經熬出了頭。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