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熟女av人妻一区二区三四区,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在线av,美脚パンスト女教师在线观看

五大層面詳解智能手機創新天花板

原創 收藏 評論
舉報 2020-07-03

0.jpg

配圖來自Canva

 

蘋果失去創新已不是什么新觀點,前段時間新發布的iOS 14也有不少人戲謔是“掏空安卓”。事實上,真有點為難蘋果了,近幾年智能手機領域的躍進式創新幾乎絕跡,更多的還是微創新,或者只是技術常規迭代。

 

有人可能會說折疊屏技術算是很大的創新,比如三星Fold系列、華為mate X系列、柔派系列。這些機子雖有一定的市場,但從普及范圍、實用價值來看,折疊屏技術目前的表現很一般。或者是今年突然被炒起來的屏幕高刷,最高甚至有144Hz,其實也只是技術迭代,而非創新。

 

5G算嗎?恐怕也不能算,5G就是智能手機在硬件層面的一次常規迭代,它一年多來的表現,或者說給使用者本身帶來的驚喜程度,遠不如3G到4G的跨越。畢竟很多專家認為5G的出現其實更多的是服務于B端產業鏈的大升級,它其實是通信技術的升級,而非智能手機的升級。

 

智能手機真的已經碰到創新的天花板了嗎?我們可以分別從相機、續航、外觀、芯片、系統共五個方面去簡單探討一下。

 

相機:離單反遠得很

 

前兩年華為P系列開始發力手機的相機系統,于是帶起了一股潮流,各家都絞盡腦汁想把相機做強,做出特色。去年,先是華為在P30 Pro上搭載了5倍光變和50倍數碼變焦,隨后小米cc9 Pro首次搭載了一億像素。今年,三星S20 Ultra祭出了100倍數碼變焦,華為p40 pro+則直接拿出了10倍光變。

 

從產品看,大家做相機的思路差異不小,比如小米想把像素做多,華為想把距離做遠。于是,廠商之間也時不時就相機的正確方向大打口水仗和公關戰,火藥味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10倍光變也好,一億像素也罷,從后續產品的測評來看,很多數碼博主和專業攝影師對此都有不小的爭議。一個能夠拷問靈魂的問題是:這些秀技術的極致功能,有多大的用?

 

答案是只對少數人有用,或者說,在絕大多數場景下都用不到。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只有S20 Ultra和P40 Pro+這些頂配機型上才搭載了這些功能,且價格不菲,嘗鮮者不多。

 

好消息是,目前一兩千以上手機相機平均素質,基本已經可以覆蓋一般人日常生活的大多數場景需求。偶爾能讓我們短暫興奮的相機提升,基本都是對極限場景的針對開發。

 

如果從某些標準來看,比如防抖性能、調色水平、夜拍能力等,近年手機相機的綜合能力卻有不小提升,甚至可以拍月亮、看日食,拍攝上限也被提高了。但還是那個問題:又小又薄的手機何時能打敗單反或無反相機?這可能需要多次躍進式創新的疊加。

 

續航:只是充的更快

 

近兩年,安卓手機們在手機續航上的進步也非常明顯,主要在于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兩方面。

 

電池容量這塊,即使是千元機,容量普遍都可以達到3000毫安左右了,中高端機型則一般在4000毫安左右,一般情況下一天一充沒有什么壓力。今天,大多數人在選擇手機時,對電池容量的大小已經沒有那么敏感了,因為充電技術的快速迭代,一定程度上讓容量不再那么重要。

 

今年也是快充高速迭代的一年。從幾家主要廠商的旗艦機來看,有線快充或是有線超級快充已經是標配,一般都在40W-65W左右,比如小米10 pro系列的50W閃充、vivo X50 Pro+系列的44W閃充,甚至是OPPO Reno4 Pro系列的65W超級閃充。

 

無線方面,充電技術的進化也很快。比如小米10 pro系列已支持30W無線閃充、華為P40 Pro系列支持27W無線超級快充。

 

即使是4000毫安及以上電池容量手機,快充技術的進步也已經可以將其充滿時間縮短到30多分鐘。某種程度上,現在的快充技術,已經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用戶對續航和電池容量的憂慮,即便是重度用戶,半天耗掉了80%的電,也能在很短時間內補回來。

 

雖然手機電池材料方面已經多年沒有進步,最近聲量比較大的石墨烯電池也還未有廠商真正搭載商用,但充電技術的迭代已經讓大部分用戶不會對續航有什么抱怨。短期看,續航的優化還是在于快充技術和能耗,和電池有關的大革新依然很難出現。

 

外觀:死磕色彩和后蓋

 

觸屏機的出現,應該是手機史上最大的革新之一,觸摸屏的出現,不僅在外觀上為手機創造了更多可能,還改變了人與手機的交互方式,一定程度上給后來的手機軟件發展留出了巨大的空間。

 

前兩年,大家在手機外觀上的焦點還是全面屏,看誰屏占比高。有的廠商做出了雙面屏方案,比如Nubia X,有的則做出了彈出式攝像頭,比如OPPO Find X。現在,情勢再變,旗艦機的發布會上,很難再看到某個廠商對屏占比大書特書。

 

從今年發布的各價位段機子來看,外觀方面的博弈最激烈的還是配色和材質。華為P40系列的冰霜銀、Nova 7系列的“7號色”、OPPO Find X2 Pro系列的竹青色、一加8 Pro的藍調色。材質方面,塑料、玻璃后蓋之外,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嘗試陶瓷、素皮等材質的后蓋。

 

外觀方面最不拘一格的更多還是游戲手機,比如黑鯊3、紅魔5G,設計方面走的是與游戲貼合的流速線條設計風格,為了給用戶營造一種炫酷、極速的視覺印象。

 

外觀方面,屏占比越來越低(攝像頭位置多變)、配色越來越稀有應該是未來的兩大主流發展趨勢。盡管有了第二塊屏幕的實踐,但智能手機的外觀已經基本定型,即使是折疊手機,其實也未在外觀上有很大的變化。

 

芯片和系統:按部就班的升級

 

得益于摩爾定律,手機芯片的性能過去數十年來一直在穩定提升。現在,出于5G升級需求,各大芯片廠商對5G能力的整合也讓芯片在綜合性能上實現了不小的進步。去年,高通、海思、聯發科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5G芯片,要么用于自家手機搭載,要么是為了搶占廠商用戶。

 

目前來看,5G芯片的出現只是讓手機有了5G能力,主要體現在上傳和下載速度上。芯片性能的提升邏輯,比如能耗的下降或算力的提升,還是與4G時代相仿,取決于各家的AI能力和芯片設計能力。

 

而且目前5G芯片誕生不久,在5G體驗上依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穩定性、雙卡雙待等等,隨著5G基站的不斷普及,這個情況會逐漸改善。

 

系統應該是手機最具備創新可能的地方,近兩年不管是安卓也好,IOS也罷,更多的還是在交互、隱私、流暢性等方面進行創新。安卓系統層面,各家廠商都做了自己的定制版本,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比如華為EMUI、小米MIUI、魅族Flyme、一加氫OS等。

 

系統體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IOS系統的流暢性和UI設計一直是模范,但EMUI、MIUI等也在以不同方式的追趕,甚至是超越。但目前來看,IOS創新乏力或許已經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了,即系統層面的創新確實存在很大的瓶頸。

 

寫在最后

 

5G元年,廠商新機發布時間極為緊湊,搶占市場沒有錯,但若是仔細掂量其中大部分機子,恐怕會發現只是現存方案的不同組合,鮮有真正讓人為之振奮的創新。某種程度上,這也怪不得他們,供應鏈和實驗室沒有的東西,怎么可能會出現在終端上。即便如此,也不可否認微創新在效率和體驗上對手機所作出的貢獻。5G更快了,但也許慢一點,會有更多時間看清未來。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錄后參與評論

    評論

    文明發言,無意義評論將很快被刪除,異常行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织金县| 盘锦市| 灵丘县| 柏乡县| 喀喇沁旗| 灵山县| 陵川县| 日照市| 黄大仙区| 玉龙| 墨玉县| 昌吉市| 崇义县| 谢通门县| 塔城市| 雅安市| 海南省| 石河子市| 贵德县| 滨州市| 罗城| 河南省| 桑植县| 安图县| 山西省| 阿尔山市| 阳泉市| 张家川| 元朗区| 大化| 樟树市| 肥东县| 达州市| 浦城县| 黑水县| 义马市| 防城港市| 吕梁市| 静海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