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巨頭京東方的物聯網轉型攻堅戰
6月28日,京東方在深交所發布了成都和重慶建立智慧創新中心的公告,擬分別投資60億元、48億元。這份公告的發布,標志著京東方的智慧物聯業務將大步向前邁進。
提起京東方,更引人關注的是其TFT-LCD、OLED顯示屏業務。今年5月,京東方的顯示屏業務取得了喜人成績,液晶面板出貨量超越韓國的LGD,躍居全球第一。對比之下,京東方的智慧物聯業務在2019年營收占比僅為14.4%,并沒有給京東方帶來太多收益,因此其智慧物聯業務一直鮮為人知。
其實,京東方早在2014年就已經入局物聯網領域。在顯示面板領域地位穩固后,其創始人王東升提出DSH戰略,帶領京東方向物聯網領域進軍。但從目前來看,京東方在物聯網行業的布局,仍是以其顯示屏業務為核心展開的。
比如,京東方在零售、金融等領域為客戶提供的智能物聯解決方案,終端產品仍以顯示屏為主;在業務方面,京東方的智慧物聯處在零售、金融、交通等基礎領域,尚未深入到物聯網的核心領域之內,而這多少也與國內物聯網的發展現狀有關。
目前,國內物聯網市場存在人才短缺、市場碎片化等問題,這使得物聯網商業化進程受到阻礙,并且只能局限于部分領域。在此情形下,京東方很難深入物聯網核心領域之內。這意味著在物聯網商用化的道路上,京東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來自Canva
轉型物聯網,京東方深謀遠慮
2014年1月,谷歌收購智能家居Nest,開始物聯網布局。4月舉辦的Build大會上,微軟也宣布入局物聯網。一時間,物聯網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眼中的“香餑餑”。
此時的京東方,在顯示屏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技術積累已經較為成熟。于是王東升提出DSH戰略,帶領京東方向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健康服務三個智慧物聯板塊轉型。
這次轉型,體現了王東升的深謀遠慮。隨著移動互聯產業增長逐步放緩,京東方2019年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去年降幅超過43.92%。顯示屏業務利潤率降低,此前智慧物聯業務的創新轉型就成了擺脫困局的關鍵。
近年來,隨著5G通信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新興科技突飛猛進,各領域之間的技術結合也更加緊密,帶動了物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
此外,疫情防控常態化也促進了智慧物聯產品的廣泛應用,智能零售、智能交通等物聯網產品在疫情影響下應用越發普遍。這種情況下,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發力也在情理之中。
近日京東方宣布建立創新中心,將地址選在國家首批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成都高新區,背后也有著自己的考慮。成都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基地,其5G、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處于領先地位。
在選址上也可看出京東方對物聯網風口的重視。在IOT行業6年的耕耘,讓京東方的IOT智慧物聯終端產品逐漸覆蓋多個領域,但其產品仍是以顯示屏業務為核心展開的。
智慧物聯,顯示屏“智慧化”
京東方為用戶提供的IOT解決方案,涵蓋金融、零售、交通、政教、能源等領域。具體如下:
在零售行業,京東方為客戶提供商品變價管理、貨架陳列管理、多媒體大屏互動等多種解決方案,終端產品包擴VUSION系列的電子墨水屏、貨架條形屏、工業級監視器等屏幕顯示設備。
醫療領域,京東方有著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經驗優勢,智能終端顯示器、智慧門診、數字病房等智能終端產品提升了就診的效率。
從京東方IOT解決方案不難看出,其智慧物聯業務仍是以顯示屏技術為核心展開的。在醫療、零售等多個領域,京東方提供的智能物聯解決方案均為顯示屏業務的產品,例如工業監視器、貨架條形屏等終端產品。
而這次京東方建立智慧創新中心選址的重慶、成都兩個城市,也有著京東方8.5、4.5代TFT-LCD生產線。智慧創新中心緊鄰生產線,為京東的產品研發、供給提供了便利。
京東方在智慧物聯業務的多項舉措,仍是把顯示屏老業務作為核心,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但國內的物聯網行業仍處在探索階段,商用化有著很高的局限性,因此,京東方的智能物聯業務也局限在零售、交通等基礎業務。
智慧物聯的商業化難題
受人才缺失、市場碎片化影響,國內物聯網商用化仍處在初期,市場成熟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
麥肯錫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物聯網人才缺口就已超過10萬。這些高端人才的缺失,使物聯網技術商用化的成效提升困難,造成國內物聯網商用化進程緩慢。
其次,創新型人才的缺乏,使商家無法通過物聯網技術提升自身業務,進而對物聯網產品持觀望態度,對物聯網商用化造成極大阻礙。目前,國內物聯網應用局限于零售、交通等基礎領域,未能進入核心業務。而業內耕耘6年的京東方,其業務分布也局限在零售、交通等基礎領域。
市場碎片化是阻礙物聯網商用化的另一個因素。物聯網涵蓋半導體、傳感器、云計算、通信和網絡技術等多個領域,市場碎片化十分嚴重,難以形成統一的標準,使智慧物聯產品在市場取得的效果參差不齊,極大的影響了商戶的物聯網產品體驗。
受物聯網市場影響,京東方的智慧物聯業務仍處在探索階段,而且其智慧物聯業務在2019年營收中占比僅為14.4%,難以挑起京東方營收大梁。
是機遇,也是挑戰
雖然國內物聯網商用化并未達到核心領域,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進步也促使智能物聯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物聯網領域,智能傳感器及其核心元器件是核心技術。而作為傳感器制造商的京東方,在技術和經驗上有著獨有的優勢。數據方面,工業出身的京東方在LCD領域也有著多年的積累,2017年京東方曾為國內LCD行業提供數據分析計算,解決行業技術難題。
但物聯網涵蓋范圍廣泛,京東方也難做到面面俱到。例如在物聯網涉及的云計算領域,京東方仍是個新手,數據的分析及應用技術仍然處在發展階段,距成熟還有很長時間。
此外,云計算的數據積累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京東方要想在物聯網領域獲得更多市場,就得打好云計算這個基礎業務的根基。
物聯網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行業,京東方在這個領域有著自己顯示屏業務的核心競爭力,而顯示屏又是物聯網發展的基石,京東方作為制造商在產品制造、研發上的有著技術優勢。因此,對京東方而言,這也意味著不小的機遇。
另一方面,京東方在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技術欠缺,也使其面臨不小的挑戰。未來,京東方要想有所作為,還要在云計算、大數據等基礎技術領域多下功夫,才能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以使其在物聯網市場中更進一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