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瘋傳的秘密,一個手表如何一夜之間席卷全校?(下)
最近幾年,不管是初創的公司還是市值上千億的企業都在提一個詞——“危機感”
在騰訊的內部,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未來可能打敗微信和QQ的是小天才電話手表”
一邊是市值45300億的大企業,一邊的母公司市值110億,這不是天方夜譚嗎?騰訊的團隊對此卻深信不疑。
也有人戲稱,少女強則馬云強,少年強則馬化騰強,少兒強則小天才強。
僅僅依靠一個兒童手表,就讓它在2019 年中國前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出貨數據中排第四名。到2019年上半年,小天才兒童手表的累計出貨量約有1726.7萬只,相當于十個小孩子中就有一個在用。
這讓人不禁要問,就這么一個小小的手表,而且只有小孩子才會買的牌子,到底深藏什么秘密?
01
營銷不是狂轟亂炸
而是量身定制
當我們把產品做出來之后,馬上成立對應的營銷部,做各種各樣活動。
一定要讓所有人知道我們的產品。
預算不夠,那就從朋友圈開始,讓身邊的人都開始用起來。
然而花了大價錢,投了廣告卻收益甚少。
廣告營銷界有一個“哥德巴赫猜想”:我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是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而現在,近乎80%的廣告資源被浪費掉,轉化率更是低至0.05%。
營銷曾經是一種簡單高效的產品傳播方式,現在卻越來越不好使了。就像曾經的搶票神器,剛開始一搶就能搶到,當大家都用上的時候就都搶不到了。
太多企業認為營銷是萬能的,只要營銷做得好,再差的產品都能賣出去。但是只賣了一次,就再也沒有下次。
太多企業認為營銷只要做好營銷,產品做好產品就行了。但是,營銷與產品脫節,各種言過其實的產品都所剩無幾了。
太多企業對流量如毒品般依賴。一旦停止投放,訂單驟降,企業難以為繼。
不少人聊起小天才都會想起鋪天蓋地的廣告,背后的老板段永平,對他的認知都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營銷。
但是,僅僅只是大手筆的廣告嗎?為什么按照他的套路卻沒有十分之一的效果?
問題到底出在哪?
太多的企業把用戶當成“流量”來看,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營銷絕不是誘導別人購買他們不想要或者不需要的東西。
小天才剛把手表推向市場的時候,一個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只要班里一個同學用上小天才手表,不久之后,整個班級就幾乎人手一個,太令人興奮了!
同樣都是廣告,背后有什么不同?總結起來就是三點。
一,講用戶聽得懂的話
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德國高端設計,極致盡享奢華
哪一句用在你的產品上逼格更高?
但是,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直接/間接面對用戶,用戶看到這兩個廣告語,感覺第一個是充電很快的手機,第二個是什么?房子?洗衣機?到底是啥?
請講用戶聽得懂的話。
這是我在課程中講的比較多的話之一。太多的產品人在辦公室里搗騰出一個東西,想破腦袋編出一個名稱、一句廣告詞,然后鋪天蓋地地廣告。
我們把汽車的廣告詞直接用在手推車竟然毫不違和,但你真的聽得懂他想表達什么嗎?
小天才的廣告詞又是怎么樣的呢?
家長:不管你在哪里,一個電話馬上就找到你,沒錯,就是小天才電話手表
孩子: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是好朋友
在上篇里,我們講到小天才在做手表之前就做了很細致的用戶調研。家長想要安全,孩子想要社交,不管是名稱還是廣告詞都是他們的口吻、他們的關注點。
Tips:試著把你的廣告詞給一個陌生的人看,看看他是否知道你的產品是什么。
二,用戶在哪里,廣告就投到哪里
廣告應該打在什么地方?
成本低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別人投哪里我就投哪里?還是哪里火就投放在哪里?
最近聽說直播帶貨很火,馬上帶人簽約,一頓操作猛如虎,訂單卻不見漲。有品牌商花費10萬元坑位費+10%傭金找主播帶貨,最終銷售額竟然只有5.7萬元,現在還在找主播追責。
問題出在哪里?我們一起看看小天才是怎么做的。
借偶像代言人和廣告轟炸的方式,小天才占據了各大衛視以及視頻網站。《爸爸去哪兒》最火的時候,小天才電話手表一口氣簽下了黃磊、多多和天天,又贊助了《歌聲的翅膀》、《神奇的孩子》等兒童綜藝節目。為什么?
因為他們是“孩子的明星”,因為它們是家長和孩子愛看的節目。
Tips:明確你的用戶是誰,帶著你的產品出現在他們經常出沒的地方。
三,用戶想買時,馬上能買到
“這個東西感覺很棒”
當看到一個不錯的產品,于是上網搜索,卻怎么也搜不到。最后一打聽,原來是某個城市才有的。又或者只有網上的銷售渠道,買之前只能依靠圖片和不知真假的評價去判斷一個產品,得買到手了才知道,好壞全憑運氣。最讓人心煩的是,一旦交易完成,永遠不知道售后會不會解決你的問題。
這是我們很多企業要改進的地方。小天才在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
步步高在全國有超過18000個終端銷售網點,在主要城市擁有超過400家服務體驗店,服務覆蓋中國大陸各級城鄉,小天才也得到了加持。
在中國無論是東北的冰天雪地還是西南的深山老林,你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無論是實體還是網絡,只要你想,任何時候都能買到它。
Tips:進入用戶的角色,讓他想要找到你的時候,隨時能被找到。
02
你沒有小天才
不是我的朋友
其實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智能手表的時候,優先選擇小米、360或者Apple Watch,但往往都招架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
在同等配置下,小天才的性價比并不高于其他品牌。盡管家長們有些意見,但是孩子卻非常喜歡,它有什么核心黑科技嗎?
有,那就是交友。
當小天才的市場份額足夠大的時候,它打造了一個類似蘋果的封閉系統,同時不支持微信和QQ,只有內置的微聊作為社交工具。在智能手表上交友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很多品牌都支持,但是小天才僅支持本品牌的用戶之間互加好友。
底氣從哪里來?截止到2018年其銷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 這就造成了在校園里的手表只有兩種:小天才和其他。不管是小米、360還是Apple Watch都變成了異類,丟失了一張進入千萬小學生社交網絡的通行證。
對于孩子而言,交友功能極大滿足了他們的社交的需求。但前提是,你用小天才,我也用小天才,我們才能添加為好友。當一個班、一個小區的孩子,用小天才互相添加好友后,這塊手表就成為了鏈接社交的紐帶。
當一個班大部分的同學都在用小天才,你不用就會被孤立,不能融入到集體里,被排擠。
除了特殊的交友功能,小天才電話手表還支持孩子們發朋友圈、相互點贊、互送金幣、曬步數,甚至可以做支付…… 一套組合拳下來,小天才電話手表就成了小學生們的支付寶、微信,再加上排他性的加好友功能,簡直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產品不是壁壘,系統才是壁壘。環環相扣的超級產品系統才是你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小天才電話手表賣的不是表,而是孩子們的社交門票。
結語
自小天才首款產品上市后,它成功點燃了這一市場。2015年小天才出貨量達107.6萬臺,而2019年出貨量為604.5萬臺。
當被問及“你愿意拿什么去換一塊小天才電話手表時”,有孩子回答“愿意用每科95分的成績去換”,“愿意用做家務活兒去換”。
只要花幾千塊錢就能換一個聽話懂事愛學習的好孩子,如果你是家長,你能愿不愿意嗎。
為何小天才能夠做到瘋傳?
小天才總經理金志江說,“本分”一直是小天才秉持的價值觀。
對于父母來說,他們更想為孩子找到一個更有針對性的產品。對于孩子來說,小天才更易使用,更加了解他們的需求。
小天才看到一個好的機會并沒有馬上就做出產品,而是進入到用戶之中,認真分析到底誰才是用戶,了解他們的需求,洞察他們的痛點,再量身定制一款產品。用灰度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99%的故障在上市前解決。
以用戶的口吻,講他們聽得懂的話,他們感興趣的話。把廣告投到他們所關注的地方,把店開在他們目所能及的地方。再用封閉式的生態系統構建自己的核心壁壘,讓用戶不得不買。
小天才并不是一天就做成的,也經歷了漫長的磨練過程,也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不斷地優化迭代,不斷克服困難,堅持以用戶為中心。至此,一個瘋傳的產品誕生了,而且堅不可摧。
如果你想更深層次解構小天才電話手表,學習它如何打造產品,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