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山“龍叫”瘋傳網絡 自媒體為流量造假
近日,網傳在貴州省威寧縣秀水鎮堅強村,有村民種莊稼時聽見有“嗡嗡”的不明聲源,發出了類似于低沉的“龍吟”聲音。有自媒體將相關視頻冠以“虎嘯”“狼叫”“龍吟”等字樣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發布,引起網友圍觀熱議。
相關消息傳播后,引起當地一些人對山洪、山體滑坡,甚至是地震等災害的恐慌。在7月2日,中共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委員會宣傳部微信公眾號“咸寧發布”發布消息稱:威寧自治縣委政府已組織防震減災、自然資源等部門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并委托貴州省地礦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專家赴現場實地查勘。經初步查勘,聲音與地震無關。
同日,據@時間視頻 報道,秀水鎮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傳的“龍吟”聲是網友的配音,前幾天山里確實發生聲響,但是沒有網傳視頻中那么大。經過地質專家勘測,應該是溶洞流水的聲音。
7月3日,“咸寧發布”通報,可初步認定不明聲源系貴州比較常見的鳥類黃腳三趾鶉發出。
同日,貴州省畢節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畢節公安 發布通報稱,視頻中“龍吟”“虎嘯”為個別網友為博取關注,杜撰添加所謂“虎叫”“狼嚎”等音效。據查,有多個網友發布或轉發相關視頻并增加恐怖音效,因造謠各自受到相應處罰,其中2人被行拘1人被訓誡,其余人員的違法情況正在進一步核查中。
7月5日,貴州威寧檢察院微信公眾號“貴州檢察”發布消息稱,貴州威寧檢察院介入調查貴州“龍吟”造謠案。
網友點贊有關部門回應 @博物雜志“神預言”獲關注
根據新浪輿情通統計,截至7月6日15時,全網信息量達到3.53萬條。從信息屬性占比可以看出,敏感信息占比達30.84%,可見相關信息引起輿論一定的爭議和負面情緒。
分析微博表情可以看出,“doge”“允悲”等表情頻繁出現,網友對“龍吟”視頻的戲謔情緒明顯,部分網友表示相關視頻被造謠“并不簡單”,背后暴露的問題值得深入思考;“good”表情的出現,側面說明部分網友對于相關部門辟謠、警方處置、檢察機關提前介入的認可。
核心傳播人中,@博物雜志 在官方辟謠前發布微博,分析異響可能來自黃腳三趾鶉的叫聲,認為網上“龍叫”版本視頻可能是好事者用老虎叫聲“移花接木”剪輯而成,該微博獲得近八千次轉發。@畢節公安 通報造謠者處罰結果也獲得較多關注。此外,多個檢察機構官博也轉發了相關消息,如@渭南檢察 、@沿江檢察 等。
警方處置造謠者引關注 “行拘”被頻繁提及
7月3日,@畢節公安 通報對造謠者的處置結果引起輿論關注,分析該微博轉評熱詞,可見此次事件中相關“視頻”的“造謠”與“傳謠”造成了較大影響,相關人員被“行拘”,被網友頻繁提及。
有網友認為此次事件中部分人員進行視頻剪輯的行為純屬娛樂,不應該行拘。@鬼冢英吉_lb 評論“這算造謠嗎?大家都知道不存在龍這種生物。我覺得這只算是一種娛樂,還能提高當地知名度,促進經濟,行拘沒有必要”;@還差六萬字 稱“這也算造謠,定性過了吧”。
但同時,部分輿論認為“移花接木”的視頻造成了惡劣后果,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引起了人們對山洪、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恐慌,因此警方對造謠者予以懲戒合情合理。新京報發文稱“時值南方汛期,這些人炒作‘龍吟’怪叫,確實也引發了當地一些人對山洪、山體滑坡,甚至是地震等災害的恐慌。這種恐慌情緒也牽扯和浪費了一部分公共資源。通過一些執法上的警告,讓他們產生一種敬畏意識,也不失為一次教育”;知名情感博主@每日甜份 稱“好事者傳播謠言的,該抓抓,該拘留拘留,應該嚴懲不貸,當違法成本高于受益才能減少造謠的發生”。
“龍吟”視頻暴露自媒體蹭流量亂象 輿論:嚴懲以正風氣
部分輿論認為此次造謠事件暴露出個別自媒體借熱點事件蹭流量的亂象。石家莊新聞網發文“這起事件因內容奇特且造成較大影響而引發關注,但實際上,自媒體借熱點事件蹭流量的現象十分常見,且不乏造謠炒作等行為,只不過更多類似行為沒有引發足夠關注而已”;紅網稱“為了增加流量,為了多吸粉漲粉,不少短視頻平臺已成了原始信息扭曲夸張增值的‘基地’。為了在平臺上獲取更多的利益,不少用戶不僅在心理受‘傳播扭曲效應’的作用,更是在思想上主動積極運用此種現象”。
部分輿論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對這類造假炒作行為予以懲戒,震懾和引導相關自媒體,治理蹭流量等亂象。新華網客戶端發文表示“筑牢這些底線的最好方式是通過有力的執法劃出清晰紅線,通過提高對違法炒作的處罰來加大對類似行為的震懾力。每一起典型的借機炒作事件,都應該得到嚴厲懲罰,不僅要讓當事人付出應有代價,而且有必要將他們當成典型的反面教材,通過震懾和引導,來治理蹭流量亂象,將自媒體運作導入正軌”。
(文章來源:新浪輿情通;免責申明: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