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私有化:門戶終結、另尋新生
配圖來自Canva
在納斯達克上市了二十年之后,新浪收到了私有化要約。
近日,新浪發布公告稱,收到由New Wave發出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該要約提議以每股41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New Wave尚不持有的新浪公司全部發行在外的普通股。
雖然對于私有化要約,新浪的董事會尚未就如何回應做出任何決定。但是消息一出,新浪股價隨即暴漲,截至收盤新浪股價漲10.55%至40.54美元,接近私有化收購價格。一夜之間,新浪市值大漲17.7億人民幣。
浪潮之中的新浪
引領了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赴美上市潮流的新浪,這一次也身處中概股私有化大潮之中。
二十年前,因為海外市場的更多機會和紅利,新浪開創了“VIE模式”,讓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而這一模式后來甚至被稱為“新浪模式”,開啟了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的熱潮,并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帷幕。
這也讓新浪在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中的地位,十分特殊。當時,同為“門戶網站三兄弟”的另外幾家公司,也在新浪成功上市之后也借助“新浪模式”相繼出海。但在納斯達克“漂泊”了二十年后,新浪也收到了一紙私有化要約。
雖然幾年前也有一大批中概股密集私有化,包括了分眾傳媒和盛大科技等,但是這一次的中概股私有化熱潮,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論是已經完成私有化的聚美優品,還是正在進行時的58同城、易車網,大批中概股都走上了私有化道路。
而身為引領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上市的先驅,新浪的私有化,即便是如今處于中概股私有化熱潮之中,也充滿了話題性和代表性。畢竟,身為出海先驅的新浪也面臨私有化,時代調轉船頭的意味已經十分明顯。
當然,新浪的私有化除了外界的因素,更多的還是管理層自身的考慮。
這次向新浪發出私有化要約的主體是New Wave,這家公司,同樣也是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控制的公司。這也意味著,如果對新浪的私有化成功,那么管理層將擁有新浪100%的控制權,在尋求新增長點,謀求多元化業務布局上將會更有保障。
而新浪CEO曹國偉,在這次私有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救世主”曹國偉
曹國偉出現在新浪每一次生死存亡的關頭,包括這次私有化。
這位精明的曹會計,也被稱為“并購專家”和“資本高手”。在1999年加入新浪之后,通過“毒丸計劃”擊敗了盛大的惡意并購,也主持過MBO,并推出了新浪的爆款產品——微博,當然也是主導新浪上市的推手。
不難看出,“救世主”的名號雖然是笑稱,但是曹國偉也確實和新浪一起化解了諸多的難題。而這次私有化,其中自然也有著曹國偉對新浪新的思考。
首先就是新浪是否被美股市場低估。在美股市場中,中概股被低估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在私有化公告公布之后,新浪的股價大漲,市值也一直在26億上下徘徊。而作為新浪唯一成功的產品,微博的市值卻一直在85億附近游走,高出新浪三倍。
這種局面,曹國偉自然不會滿意。
其次就是新浪私有化之后,還能否有新的突破。私有化之后,管理層將全面控制新浪,這也從一方面杜絕了此前因為股權太過分散而引發的盛大惡意并購的事件再次發生。但這次私有化并不只是為了防范此類的事件,更多的是為新浪找到新的突破。
對新浪而言,私有化將會成為其發展之中的重要轉折點。通過私有化帶來權力集中,可以讓新浪在未來的運營中,管理決策更加快速,對新問題有著更加敏銳的感知能力,而這也可以讓新浪抓住一些新的增長點。
不難看出,曹國偉想要借助私有化打破新浪自身現有困境,并且為新浪找到新的增長動力和新的突破點。但是新浪自身的表現,卻存在諸多的問題。
私有化難救新浪
但是新浪單一的業務模式,讓曹國偉的想法有很大可能落空。
二十年來,新浪的營收能力已經逐漸固化。目前新浪旗下最主要的三大業務分別是新浪網、新浪移動和微博,但是新浪的核心優勢資產依舊是微博。根據2019年新浪的年報可知,微博貢獻的營收占據了新浪總營收的8成。
不難看出微博的確是新浪的命根子,但是微博的營收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
從2017-2019年,微博營收分別為11.50億美元、17.19億美元、17.67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75.37%、49.43%、2.82%。而歸母毛利潤分別為3.526億美元、5.718億美元、4.947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6.39%、62.18%、-13.49%。
而且在今年一季度,微博月活用戶超過5.5億,較上年同期凈增8500萬。在用戶大幅增長的前提下,營收卻只有3.23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9%。這是因為雖然微博的用戶眾多,但是用戶質量和變現能力卻成問題。
依靠微博扛起營收大旗,新浪的這種業務模式過于畸形,抗風險能力并不高,并且在微博也面臨營收難題的時候,新浪更是陷入了困境。
在拆分了微博獨立上市之后的新浪,雖然不是空架子,但剩下的業務卻難以提供很有力的支撐,這也讓投資者對新浪的能力充滿了懷疑。雖然新浪在這幾年也嘗試過新業務,但因為各種原因,都未能取得成績。
而這種單純依靠微博的業務模式,是新浪私有化之后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但如何改善,是個更大的難題。而新浪如今的市值一直低迷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曹國偉想要借助私有化為新浪帶來更加長遠的發展,充滿了困難。
但是無論新浪的私有化能不能自救,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門戶時代的結束
曾經紅極一時的門戶網站,如今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作為中國網絡媒體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浪在推出新浪網之后,風頭一時無二。當時眾多資深的紙媒記者紛紛跳槽至網媒,認為那里才是明天。而那時的新浪正勢頭兇猛,也曾經擊敗過網易,打敗過騰訊。
最初,新浪作為一家門戶網站而被廣大的用戶所熟知。而如今的年輕網民對于“門戶網站”這個稱呼,已經有些陌生了。而彼時的“門戶網站四兄弟”——新浪、網易、騰訊、搜狐,如今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搜狐將重心放在了視頻業務上,網易電商心不死,卻也也只能依靠著游戲支撐起營收,而騰訊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社交還是游戲,都已經成為頂尖的存在。但新浪只有微博,那個深陷營收困境的微博。
雖然昔日的四兄弟在業務上不斷擴展,但曾經繁盛的“門戶時代”卻再也看不見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由此衍生出以微信、頭條為代表的移動媒體興起。這無疑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用戶的使用習慣。
歷史發展的巨輪滾滾前進,門戶網站也逐漸被用戶拋棄,不可避免走向了沒落。
曹國偉自然能察覺門戶時代的沒落,而新浪這次的退市,也正是新浪想要在沒落之中換骨新生的一次嘗試。但是無論如何,新浪想要實現新生,私有化僅僅是第一步。能否實現業務模式的突破并找到新的增長點,才是重中之重。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