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瘋狂炒股的樣子,像極了愛情
大家好,我是柴妹。
最近一段時間,柴窩的氛圍尤其不同尋常。
每天一打開門,這邊小柴說著“大盤又漲了!”,那邊大柴說著“臥槽牛市要來了!”,大家齊齊緊盯K線圖,紛紛露出滿足又扭曲(?)的笑容...
徒留柴妹一個不懂股市的人,站在原地默默凌亂。
不過最近的確有些不同尋常,就連不混股市的柴妹都有所耳聞,這些天股市莫名其妙開始暴漲,甚至一度被認為“重現2007年的牛市輝煌”。
借用某網友的一張圖來形容,大抵就是這樣兒的...
這波漲勢有多猛呢?
素來矜持自傲的上海證券報罕見的用上了“哈哈哈哈哈!”的標題;
中國證券報也放下了自己的身段,在頭版頭條上深情放話“噠噠的牛蹄聲是疫后的美麗召喚”...
業內各大官媒的雀躍之情,簡直躍然紙上。
官方都如此激動,更別提民間眾人了。
據說前段時間大爺大媽們非常忙碌,紛紛涌入證券所排隊,搶著開戶;
而年輕的90后們,則滿心歡喜,挑了不用排隊的網上開戶,可沒想到網站太不抗造(也可能是太久沒見到這么多人),一下子就給堵了。
各券商軟件由于交易量太多,更是直接崩掉,能不能登錄全憑運氣。
大家為了能從股市里薅點羊毛,簡直操碎了心...
看到眾人如此狂熱,柴妹特意去查了查股市的漲幅。
發現截至7月6日收盤,上證指數怒漲5.71%,成交額暴增至7242億,兩市總成交額再創新高,牛蹄一躍踩上了3332.88點。
自1991年誕生到如今這幾十年里,上證指數漲幅超過5.71%的,只出現過27次,成交額超過7242億的,只有56次。
也就是說,漲成這樣,并不常見。
難道真的是牛市要來了?大家現在趕緊去買股票就可以躺著賺錢了?
可柴妹眉頭一皺,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股語有云,一旦某只股票從低點上漲超過20%,那就可以被判定進入技術性牛市。
但是股語也說了,技術型牛市與牛市的到來并無直接關系,未來能不能進入牛市還是要看后續的行情發展。
(這說了跟沒說一樣...)
不知道常年混跡股市的老油條們,聽沒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1929年,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遇到了一名滿口股票經的擦鞋匠,隨后肯尼迪果斷選擇將自己的股票投資全部平倉。
在他看來,如果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那么股市一定離崩盤不遠了,果不其然,沒多久就出現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
這就是西方著名的“擦鞋匠理論”。
“當華爾街的擦鞋匠都開始炒股時,可能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柴妹不懂股市,也不會妄自對其作出評價,只是作為理性的局外人而言,牛市會不會來,這沒辦法預測。
況且牛市不是各媒體喊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
過去十年里,有兩次頗具代表性的牛市,或許可以給大家做個例子。
2005-2007年,中國金融之嘯
2007年2月27日,中國的農歷年長假之后的第二個交易日,中國股票市場用一根跌幅達9%的巨大陰線震撼了全球投資者。
受此驚嚇,隨后開盤的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紛紛以暴跌收盤。
這里有一張柴妹從犄角疙瘩扒拉出來的統計圖,詳細記錄了從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是如何從最初的2700點漲到6100點,又是如何跌到底的。
這樣的大漲大跌,也成了這輪牛市的鮮明特征。
2005-2007年牛市的基礎來自于經濟高速增長,企業盈利持續向好,由于企業盈利的好轉吸引大量資金流入股市。
柴妹之所以要說這輪牛市頗具代表性,是因為當時的多因素背景。
一方面是政策背景。
2005年1月24日國家降低印花稅;
同年四月,證監會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股改試點啟動。
9月份,股改由試點轉為全面鋪開階段。
另一方面也有著經濟背景。
互聯網泡沫后,各國經濟逐步復蘇。
經濟強勁增長帶動企業盈利回升,驅動股市繼續上漲,市場此前預期2006 年宏觀經濟會放緩,但實際經濟增長遠超預期。
再加上2005年7月份,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股市就這樣朝著紅色一路狂奔。
2007年的這輪牛市,是一個典型的以大周期為主角的牛市。
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包括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基礎大宗原材料行業、水泥等建筑材料行業、工程機械、機床、重型卡車、裝備制造等資本集約性領域。
當經濟高速增長時,市場對這些行業的產品需求也高漲,這些行業所在公司的業績改善就會非常明顯,其股票就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而當景氣低迷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對其產品的需求減弱,業績和股價就會迅速回落。
2014-2015年,中國改革元年
2014年到2015年的牛市,與2007年牛市有一個相同的原因,那就是改革。
2014年被人們稱為“改革元年”。
新型城鎮化、上海自貿區、土地流轉、一路一帶、單獨二孩、互聯網金融、TMT產業、國企改革等一個個在股市激蕩人心的題材,圍繞的都是一個主題,那就是深化改革。在股市有句話,是說“大改革大行情,小改革小行情,不改革沒行情”,意思就是說股市的漲跌與國家政策有著很緊密的關系。
除此之外,2015年牛市形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更加龐大的資金。
2014年6月,銀行理財資金賬面余額達12.65萬億,較2013年末增長2.41萬億,其中8.48萬億投入到了實體經濟,另外4萬億去了哪兒我們不得而知。
繼2007年牛市暴跌之后,股市長達七年沒有上漲,2013年創下最低點,直到14年1月到3月、5月、7月,3度碰2000點而未下,似乎當時已隱隱感到股市見底。
本來大家以為這依舊是熊市的持續,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開始執行,軍工板塊、港口基建板塊成了主板熱點。
即將見底的股市突然以井噴式爆發,A股再次吸引到社會目光。
但這次牛市或許是因為沒有實際支撐,也過分透支了融資能力,導致熊市來臨的時候,市場一片哀嚎。
到這里,不混跡股市的柴妹都可以看出,牛市的到來,是多種因素疊加而造成的。
這段時間股價上漲之所以會被人們認為是牛市來臨,也有類似因素。
香港國安法順利通過、人民幣持續升值、北京疫情被快速控制、經濟復蘇狀況良好...再加上滬港通、深港通等境外資金流入比較順暢,在多方面因素碰撞下,整個資本市場出現火爆行情的確合情合理。
但是大家也要清楚一點,“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在股市是不存在的。
在股市,只有可能賠死膽兒大的,而沒有撐死膽兒大的道理。
況且,別看所有人都在說“牛市來啦”“穩賺不賠啊”之類的話,從數據上來看,昨天的成交量比前天低大約10%,而且港資只流入20億左右,要知道之前可都是百億量級。
路還長著呢。
即便牛市真的來了,想象中天天血賺的畫面也是不存在的。
再則炒股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時候賣出。
賣早了,肯定會不甘心,如果后面還會漲呢?可如果賣晚了,那就只能...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見好就收”四個字給記得牢牢的,別看著人家梭哈梭哈就眼紅。
當然了,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是這種實力的話...
那就當柴妹啥也沒說。
(最后,大家誰有炒股經驗,趕緊在評論區給小柴說道說道讓他清醒清醒)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