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N多次發布會,我總結了這些點需要注意
發布會,對于一個企業來講一年可能開不了多少次,有些企業多年一次。但是對于幾乎所有大型的體育賽事,發布會基本是個必須項。今天,分享一點多年發布會中總結的經驗以及這些經驗如何運用到企業的發布會中。
首先,常見的發布會基本分為新聞發布會、產品發布會、戰略發布會。新聞發布會代表就是政府的,比如國務院例行發布會;產品發布會,手機廠商經常做;戰略發布會,各大融資、合作、未來版圖呀比較常見。
拿我自己最熟悉的體育賽事新聞發布會來說,分為賽前和賽后。賽前發布會在國內一定會邀請政府、行業協會的領導參加,所以一定要注意的是:
第一:領導優先原則
首先考慮領導和重要嘉賓時間。賽事的開賽日期是固定的,如果你要邀請重量級領導參加,一定要提前一個月知會并不斷敲定時間。即便他實在不能到場,他也可以派個重要人物去。
第二:場地次先原則
場地的檔期,你選擇什么場地,能不能訂到特定時間的場地,包括有沒有足夠時間做搭建布置,都要考慮。有些發布會,政府這邊指定給個辦公廳;有些則是在賽場搭建,如果是搭建的那么提前提前。
第三:準備先后次序,難做的事情,需要提前準備的事先做。比如落實預算,供應商招標,活動禮品,展品運輸,需要時間量的事情先做。
第四:緊湊原則,切忌冗長。七八個領導講話,你看似平衡了所有領導,其實所有領導都不高興。而且坐在下面的人沒有耐心。
第五:專注細節原則。公關活動的細節無數不用多說。其中一個細節比如給政府寫邀請信,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正確的稱呼,開頭簡明扼要講清什么活動,時間和地點;下面要寫原因和背景,對被邀請人或機構的特別認可,對被邀請人在活動中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講話,然后是活動日程,和反饋的聯系人。*邀請函不要寫「尊敬的劉處」,而要寫「尊敬的朝陽區教委劉車車處長」。對既有學術頭銜又有官銜的人,寫邀請信時最好都放上,多用學術頭銜。說到副職,我們要特別注意,在非正式場合,我們可以把「副」字去掉,比如劉車車副市長,我們有時就稱劉市長,但是寫邀請函,以及活動的正式稱呼,還是要說劉副市長。再比如,排座位來的人和我方的人人數不對等怎么坐?這時候要記住行政級別原則、地位對等原則、身份關聯原則。做大活動,排座位應該分成三個階段: 根據客人初步確認情況排出初步座席;活動前一天根據客人最后確認情況排出最終版本并制作名卡;活動開始前項目負責人根據現場情況最后微調。
賽后新聞發布會其實更多的針對是運動員,這個時候氛圍會沒有那么嚴肅,基本就是記者提問。當然,這時候有時群情高漲有時候劍拔弩張。比如在NBA總裁亞當-肖華對莫雷發表自由言論的權利表示支持后,CNN記者就提問了詹姆斯,這時候烏鴉一片了。當時火箭公關直接叫停了提問。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火箭公關(畫外音):對不起,我們現在只回答籃球方面的問題。
(現場視頻截圖)
麥克法蘭: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呀。
火箭公關:這不是。
麥克法蘭:這是本周在NBA發生的一件事。
火箭公關:這個問題已經得到過回答。
麥克法蘭: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回答。
(然后看向哈登并提問……)
麥克法蘭:詹姆斯?
根據現場視頻,盡管被CNN再次點名,哈登只是看著,沒有回答提問。
(CNN立馬就報道了)
這里很考驗公關人員的能力,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最后怎么做的呢?NBA高級副總裁蒂姆·弗蘭克(Tim Frank)打電話給記者,親自道歉并寫了道歉申明。公關人員有時該合理插嘴有時不該,該不該的問題都應該在企業所信奉的文化中。
其二,我個人認為要有hold住大牌球員的定力,有些明星球員成績不好但又是媒體想采訪的對象,這時候你就要有很強的說服能力。既要滿足媒體要求又要照顧球員情緒,考情商的時候。
對于企業來說,能從這些新聞發布會借鑒到什么?
首先,企業發布會可能更側重在產品、戰略層面。企業能不能吸引媒體參加發布會并報道要看企業所處的地位和正在策劃的發布會對媒體而不是對企業的新聞價值。所以,我畫了象限以此來看適不適合做發布會。
A.公司規模很大但新聞點不足,那就需要做足功課找新聞點。
B.公司很大很有名,發布會又有很好的新聞點,干嘛不做?
C.公司沒有名,事情也沒有新聞點,別開發布會了,挺貴也挺浪費時間的。
D.公司規模不大但是新聞點足,比如每次錘子手機的發布會都有的那種轟動,還有類似這樣的消息:「虎牌啤酒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手打擊虎制品非法交易」,媒體看了就覺得有意思,很多問題,虎牌啤酒為什么要做這個?哪些藝術家會參與創作?虎制品非法交易猖獗到什么程度?
另外,不管是行業組織還是企業,做發布會還是得從記者的需求出發,真對不同需求的記者提供有價值的背景資料、產品體驗和采訪著名人物的機會。比如有些記者就是為了完成工作,那這個時候讓他完成就行了。有些記者想做好新聞,那么你可以提供些額外資料。
作為企業,你都需要想辦法讓他來,這里為他們提供清晰的新聞稿是一種基本服務。但有幾點需要注意:
1. 為不同行業的媒體提供不同角度的新聞稿;你邀請垂直媒體也會邀請大眾端口的媒體,不同媒體側重點不一樣
2. 提供充分的行業背景;就算是垂直媒體,對某些專業生澀的詞匯也會摸不著頭腦。
3. 提供多媒體資料,產品的圖片、視頻,媒體可以直接在新媒體平臺上使用的請提前準備。
最后有個細節點,很多企業發布會完了沒有提供給媒體們位置坐下寫寫稿,有些媒體是非常趕時效的,所以如果準備更充足點會更好。我就曾經見一媒體到處找咖啡館坐著寫稿。
以上,都是一些工作零星所感,希望能有所幫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