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就他一直在賺錢?
要問2020最火爆的綜藝節目是什么,那絕對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
“上線29天,累計播放量就破了19億,目前招商和贊助商品牌數量高達16家,是近年來綜藝節目之最?!?/strong>
在多個選秀節目的夾擊之下,《浪姐》還能憑借一群成名已久的女藝人們殺出一條血路,不可謂不牛皮。
而更牛皮的地方在于,這檔節目不僅自己火了,還帶火了背后的芒果超媒。
這是來自wind的一張數據截圖,從6月12日《浪姐》上線到如今,芒果超媒的股價累計增長40%,市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為1316億元。
再次完美印證了“A股里消息就是漲跌”的現象,也讓人不得不佩服,芒果綜藝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
1
因為一個消息或一部作品,而帶火了其背后公司的例子并不罕見。
比如前段時間地攤經濟爆火,五菱因為一張“地攤神車”的圖片股價翻倍;
再比如藍色光標因為一則“字節跳動洽談收購”的假消息而一度漲停。
在作品方面,內容制作公司北京文化也因為《戰狼2》和《我不是藥神》等電影的大爆而股價上漲。
這一次芒果超媒因為《浪姐》的大火,市值順利突破千億大關,也給了業內人士無盡的遐想空間。
有人認為,傳媒板塊在A股市場并不吃香,但芒果超媒不一樣,它屬于A股稀缺的內容平臺,所以未來無限可期。
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以單一爆款作品來恒定平臺市值的判斷方法并不合理,還是更應考驗平臺多維度的表現。
并且還拿愛奇藝來舉例,芒果業務數據的主要維度都弱于愛奇藝,但市值卻不相上下,這完全是各人的看法不同。
先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反正無論怎樣都不能否認,芒果超媒是目前市場上極少數能夠盈利的長視頻平臺。
是的,你們沒看錯,極少數之一。
就在前幾天,7月11日,芒果超媒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
其中摘要里面寫道:“預計2020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000萬元至114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29.42%至41.86%。”
也就是說,今年芒果上半年凈賺10億,接近2019全年的凈利潤。
或許你看慣了其他企業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的利潤,再一看芒果這個成績就不以為然。
哎,先別急。
在2018年有一張很火的圖片,詳細列出了影視行業的概況。
暫且不看別的,單看我們平時常用的四大視頻平臺: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和芒果TV。
除了芒果TV,其余三家都在虧損,并且一直持續到了如今。
前幾個月,阿里巴巴公布了2019年12月份的季度業績報告,其中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就是優酷、阿里影業和大麥等。
據報告,這些業務經營虧損39.60億元,上年同期經營虧損70.97億,雖然同比下降43%,但想要改變虧損的狀況還是不能一蹴而就。
愛奇藝也在那時候發布了2019第四季度及全年的業績公告,凈虧損為25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為35億。
至于騰訊,虧損那就更不是什么秘密了,在發布的財報中顯示,視頻業務去年直接虧了30億。
還是來看一張圖。
這樣一看,不僅不虧損、還能凈賺10億的芒果就顯得格外新奇。
以至于讓人好奇,為何在全行業虧損的狀況下,芒果超媒還能一枝獨秀,傲視群雄?
也對,大家都是搞視頻的,為啥我們都虧錢,就你一個人賺錢?
2
為了搞清楚這點,柴妹翻遍全網,終于嗅到了一絲絲的不尋常。
一般來說視頻平臺可以分為三大類:內容類、平臺類和生態類,目前市場上的平臺大多是這三類交叉。
其中內容類是指擅長內容生產的內容公司,將自己的內容以視頻的形態去呈現,網站內容以自家的為主。
看到這個詳細解釋,大家就應該都知道,芒果TV走的哪種路線了吧?
打從一開始,芒果就走的“自制內容”之路。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芒果跟其他視頻平臺最大的不同之處了,那就是芒果背后的“大樹”——湖南電視臺。
芒果TV于2014年上線,上線當日全站播放量只有區區200萬。
彼時國內短視頻市場已經初具雛形。
上線滿4年的愛奇藝正憑借《來自星星的你》和《愛情公寓》等爆劇風頭無兩;而阿里剛剛斥巨資合并了優酷和土豆,信心滿滿準備重新搶奪市場;巧合的是,當年四月還是騰訊視頻滿三周年的紀念日。
均有金主爸爸在背后撐腰的優愛騰激烈廝殺,剛出生的芒果看著似乎格外勢單力薄。
但是別忘了,芒果身為湖南臺的親兒子,可是接收了湖南廣電在資本、內容和人才上無微不至的照料和資源傾斜。
上線初期,芒果采取版權不分銷的獨播策略,也就是說,湖南臺將自制節目給芒果上線,版權獨此一家,若是想看這個節目,那就只能去芒果TV。
舉個例子,2015年大火的綜藝節目《我是歌手》,除了芒果,各大網站都沒有播放版權,于是便有了《我是歌手》第三季一度把芒果TV客戶端推上App Store免費排行榜首位的現象。
這檔綜藝節目曾每天為芒果TV帶來200萬用戶,給芒果省去了高額的推廣支出。
有內容人員透露,愛奇藝曾計劃以2億元的價格打包《爸爸去哪兒2》《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5檔王牌綜藝節目2014年的播放權。
但湖南衛視硬是把節目獨家贈送給“親兒子”芒果TV。
可這樣的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
芒果TV躺著賺流量的背后,是湖南臺的大出血。
原來的快樂陽光CEO曾說過,湖南臺每年給芒果TV所提供的版權類節目至少價值4億,讓芒果TV獨享版權就意味著湖南臺每年會損失至少4億的版權費。
后來為了改善這一狀況,芒果TV這個親兒子再用老爹東西時,終于知道給錢了,雖然給的不多,還要從中賺差價...
從那時起,芒果TV開始用低價獲取湖南衛視節目的獨播權,并向市場分銷部分節目版權獲得收入。
這不僅降低了芒果TV的內容成本,還能夠向市場分銷部分節目版權獲得高溢價的收入。
2017年,快樂陽光互聯網視頻業務的內容成本和分銷內容版權結轉成本共計12.35億,約占當期營收的36.5%。
同時期愛奇藝內容成本占營收比重為72.5%。
別人買這個東西要十塊錢,而芒果買這個東西只要兩塊錢,這樣的資源傾斜,芒果要是還不賺錢都得把湖南臺氣死。
2018年,湖南衛視將芒果TV和其他5家影視、綜藝等內容創作公司一起打包塞進了早已上市的“歡樂購”。
沒錯,就是以前天天在電視上喊著“買它!”的那個歡樂購,合并后,還改名為“芒果超媒”,一下子高大上的味道就出來了。
在湖南臺這個親爹不遺余力的扶持下,芒果TV從2014年上線到2018年被打包塞進上市公司,期間扭轉盈虧只用了區區三年時間。(別說柴妹數學沒學好,就是三年)
讓至今都在虧損的優愛騰投來羨慕的目光。
說到這兒,柴妹突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優愛騰虧損不是路沒走對,而是金主爸爸不夠給力??!
看看人家湖南臺,為了扶持親兒子芒果TV,各種自制節目的版權隨便拿,除此之外,芒果TV還持有湖南廣播電視臺IPTV和OTT這兩大牌照。
有了這兩大牌照,芒果就又多了牌照渠道費這一收入。
這也是芒果TV與其他視頻網站很大的不同點之一。
去年5月,芒果TV引入中國移動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隨后又與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簽訂協議,在基礎電信業務、優質版權內容、5G+超高清、家庭產品等多個方面開啟戰略合作。
另外,湖南臺還一直給芒果帶去穩定客戶,在2019年前,幾大關聯方客戶就為芒果TV帶去了近30%的收入。
這可都是錢吶,而這些,都是阿里、愛奇藝或騰訊給不了的。
若說只有湖南臺剃頭擔子一頭熱也就算了,偏偏人家芒果TV自己也爭氣。
不說別的,單就自制綜藝節目而言,其他視頻網站還真比不過芒果,人家不僅制作能力強,還高產。
旗下32個綜藝工作室,19年自制綜藝45部,占全部綜藝的80%,且在四大視頻網站中位列第一。
要知道,廣告收入、會員收入和版權收入一直是拉動網絡視頻行業企業收入的三駕馬車。
自用戶付費習慣養成以來,這三駕馬車在企業收入中所占的權重正發生著極大的變化,會員收入逐漸成為企業收入的重要來源。
而版權既是收入,也是支出。
當然,這是對于拋開芒果TV的其他三家網站來說。
可有得就有失。
現在我們覺得芒果TV一年花在版權上的費用只是其他網站買一部劇的費用,簡直不要太賺。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芒果TV的“偏科”卻太嚴重,它固然做綜藝很厲害,可在影視方面卻是實打實的小弟。
無論是投資的劇集還是自制網劇,芒果都似乎不在意,只專心在綜藝界內馳騁。
資料顯示,愛奇藝2015-2018年的內容成本分別為36.9、75.4、126.3和211億。
2017年騰訊視頻的內容成本約在230~250億元人民幣之間。
而這個數字,還在逐年上升。
視頻網站要做獨家內容必須要燒錢,長久以來芒果TV都以中小體量節目為主,這與資本寬裕程度和事業單位的屬性有關。
在最初,湖南臺創造芒果TV,是為了舍不得把自己的自制內容全部一股腦賣給其他網站。
因此,芒果TV誕生后不僅是湖南臺的客戶端,還是湖南廣電旗下的互聯網電視拍照機構,是商業機頂盒OTT的直播內容源提供方,更是IPTV的實際運營方。
從上線至今,芒果一直站在湖南臺背后乘風破浪,到了如今,業務多,能盈利,的確是高于其他視頻網站。
但是雙方有個協議,2020年12月30日之前,湖南臺制作的內容,快樂陽光是擁有獨家采購權的,而2020年之后,只有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
這種情況下,隨著快樂陽光等并購標的業績承諾到期,低價購買的優先權將難以為繼。
也就是說,當湖南臺這個親爹不再給予芒果TV特權之后,芒果超媒能否繼續賺取現如今這樣的凈利潤還未可知。
當然了,如果芒果TV只是想賺點小錢,咱還真沒啥好說的,你們應該也沒啥好說的,畢竟芒果的綜藝還是挺好看的(手動狗頭)。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