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淘汰賽加劇,哪吒汽車們如何熬下去
疫情以來,國內新能源車企加速洗牌。一方面賽麟、博郡、拜騰等明星車企紛紛倒下,另一方面后進者卻頻頻沖進賽道順利晉級,這其中前有理想汽車,后有哪吒汽車。
開年以來車市“寒冬”愈寒,車企裁員保命,而一向低調的哪吒汽車卻變得高調起來。不僅對外宣布大舉擴招人員,更在大疫之中推出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近日更是傳來融資上市的消息,這讓外界對哪吒汽車刮目相看。
哪吒汽車能夠沖出賽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主打“品價比”差異化的造車理念。即造出更多品質尚佳但價格親民的汽車,避開與蔚來、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直接的對戰,實現自己在細分領域的增長。事實上,這一定位的確對它邁進賽道起了重大作用,但也從長遠角度埋下了隱患。
另外,造車新勢力們紛紛加速融資上市,下半場的廝殺已經揭開帷幕,這對于“名微眾寡”的哪吒汽車而言,也將是一個長期考驗。
圖片來自Canva
寒冬逆行的哪吒汽車
2020年疫情的到來,讓車市寒冬變得更“寒”。在大批企業倒地的同時,一部分車企則開始嶄露頭角。
鳳凰網7月20日消息,造車新勢力哪吒汽車已正式開啟C輪融資,并尋求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哪吒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消息屬實”。除了融資之外,今年以來哪吒汽車的消息著實不少。
先是哪吒汽車乘著“車市寒冬”新能源車企裁員之機,加速招募智能研發、智能制造以及新型營銷方面的人才,儲備重要人才;而后6月中旬,哪吒汽車則推出了對外宣傳已久的智能純電動SUV哪吒U。搶在國內新能源車企“起跑賽”進入“尾聲”之際,哪吒汽車迅速回歸公眾視野,著實不簡單。
說起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哪吒汽車的聲量不僅比不上蔚來、小鵬和威馬,就連低調的理想汽車也遜色不少。在造車新勢力們聲量如日中天之際,它只能躺在新能源車企備忘錄里面默不作聲,這跟它前期發展較慢的經歷也不無關系。
哪吒汽車前身是合眾汽車,2014年創立后,經歷了一段“先慢后快”的發展歷程。在2014年-2017年新能源車企發展“如火如荼”之際,哪吒汽車除了拿到生產資質跟造車資質“雙證”之外,沒有特別亮眼的成績。
這一局面,直到2018年才得到徹底改變,2018年之后,哪吒汽車不僅順利實現了量產首款“哪吒N0 1”,還擁有了兩大智能工廠,并在2019年重磅推出了智能純電動“哪吒U”。在今年1-6月份,哪吒汽車實現了累計銷量5002臺的成績,算是拿下了階段性的成績。
盡管這成績雖不如理想亮眼,但相比那些“PPT造車”的新能源車企們,算是相當實干的了。更難的是,在造車不斷加速的情況下,哪吒汽車還在寒冬中逆行,加速人才儲備,加速中場“沖刺”,進而加速晉級賽進程。而哪吒汽車能夠沖出起跑線,離不開其差異化的造車之道。
差異化的造車之道
造車新勢力中有很多車企在造車路線上,基本都采用了國外“前輩”特斯拉的造車路線,即以高端打開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再以中低端爆款“平民型”汽車實現規模擴張盈利,這條造車路線在國內受到諸多新能源車企的效仿。
比如,蔚來汽車先推出高價版的ES8打開市場,而后再推出中端價位的ES6、EC6,作為過渡車型,向下拓展,威馬也沒有例外的在這條路上進行探索。而哪吒汽車從創立開始,就一直立足低端的用戶需求,著力滿足平民家庭的出行需求。
比如,其首款車型哪吒NO 1的售價在補貼后更是低至八萬,就連最新出產的哪吒U的售價也僅在13.98-19.98萬之間。按照合眾汽車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張勇的說法,“秉承為用戶造好車的需求,哪吒汽車希望成為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及先鋒者。”
按照這一差異化的定位,哪吒汽車在配置上也是盡量以滿足小家庭用戶的用車需求。比如,在續航上,最新出產的哪吒U僅有400km+、500km+兩種低續航版本,避開與小鵬、蔚來等車企動軋460km+到610km+的長續航角力。
在車座上,哪吒汽車僅四座,主要滿足四口之家的“小家庭”出行需求,避開了與蔚來、理想主打的大型SUV“大家庭”出行的6座、7座配置。
在智能化方面,則秉持“極智、極優、極美”的新主張和新體驗,哪吒U 配備了全球首搭量產的“透明”A柱、小You智能機器人,IME互動呼吸燈,車內生命體征監測系統等400余項黑科技,在三電系統上具備自主研發的電池恒溫系統。避免“大而全”、“高大上”的智能應用,著力滿足基本需要。正是這種差異化、品價比(性價比的另一種說法)的定位,讓哪吒汽車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不過,定位準確、主打品價比的產品都容易成為“爆款”,但哪吒表現并不十分突出;另外,主打品價比也為品牌躍遷難、毛利低、造血能力弱等軟肋埋下了隱患。
品價比背后的隱患
哪吒汽車主張的品價比(性價比),是其成功沖出“賽道”的重要原因。但從哪吒汽車的當前銷量表現來看,卻并不令人滿意。
按說主打“品價比”的哪吒汽車,應該是市面上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但它顯然沒有做到。據公開的行業數據顯示,今年1-6月真正的銷量冠軍是主打中端價位的理想ONE,并非主打“品價比”的哪吒汽車。
看起來更有市場的哪吒N01銷量僅有5002輛,而前者突破了10000輛,哪吒汽車顯然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優勢。沒有銷量的性價比,必然會淪為“雞肋”,下不足以“跑量”出規模,上不足以盈利“造血”,還影響企業后期發展,小米便是“前車之鑒”。
小米以極致性價比的方式迅速“出道”,巔峰期每年賣出幾億臺手機,但小米的年凈利潤率僅有不足5%,利潤低造血能力弱,導致研發投入低,很難進入更高水平的發展。
另外,主打性價比一旦出現競品企業,別人與你競爭,你就很難對陣。小米的性價比被榮耀模仿之后,在后來的競爭中就逐漸顯出疲態,銷量逐漸下滑,這也是小米啟動“小米+紅米”雙品牌戰略的根源所在。
那么,既然這種事情既然出現在手機行業,未來未必不會出現在汽車行業。而汽車行業經過多年競爭,其利潤早已經跌至微薄的個位數(通用、福特也不例外),這種模式一旦被引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其競爭可想而知。
但這還不是最難的,在下半場的競爭中,哪吒汽車還需要通過銷量、量產、品牌躍遷三大難關,挑戰則愈加兇險。
哪吒新汽車的新長征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大變,上半場有實力的選手要么“淘汰出局”,要么已經進入下一輪競爭。哪吒汽車作為僥幸過關的其中一員,接下來面對的將是更加激烈的競爭。
蔚來在接連拿到巨額融資之后,不僅在資本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還下線了第三款新型轎跑EC6,并在幾日前宣布了第五萬輛車的下線。
與此同時,小鵬拿到5億美元融資后加速了上市步伐,理想汽車已經走到上市路上,哪吒汽車也在拿到最新融資后,宣布了它在科創板上市的計劃,這都說明了新能源下半場的競爭的加速到來。而下半場真正的競爭考驗,可以概括為三大難關。
首先,銷量關。本土新能源汽車品牌繁多,產品更是應接不暇,其未來競爭只會愈加激烈,誰能夠最終取勝,取決于廠商的產品力、渠道力等綜合實力,依靠單一能力勝出的機會渺茫。這對于新興品牌哪吒汽車而言,算是個重大考驗。
其次,品牌關。上半場造車新勢力們相互混戰,大家看的是熱鬧;但下半場要把實實在在的產品交付給用戶,還要贏得用戶口碑,就需要品牌傳播來攻占用戶心智,讓品牌深入人心,這也是需要與第一關同步進行的。
最后,量產關。就算打贏了銷售關、品牌關,有了大量的訂單,沒辦法交付也不行。因此,量產就首當其沖,而量產也是車企盈利的根本所在。特斯拉經歷了好幾年的“量產地獄”之后,才迎來了曙光。這對于新造車企業而言,也沒有例外,對于“名微眾寡”的哪吒汽車而言,則更具挑戰性。
這也意味著哪吒汽車要想從激烈的“造車競爭”中,突破三大難關,進而沖出重圍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對于哪吒汽車而言,這或許意味著一次新的“長征”。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