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上崗當“安檢員”,中通快遞荒誕操作引聲討
近日,河南周口鹿邑縣中通快遞9名基層網點負責人,聯名舉報一級網點用假人充當安檢員數月。身穿“ZTO”紫色短袖工裝,頭戴黑色帽子的模特坐在電腦座椅上,這一幕看起來頗為荒誕的畫面,在社交網絡上引起熱議。
7月22日,中通快遞集團承認河南鹿邑縣快遞網點違法違規操作,向客戶和公眾致歉。中通稱已要求鹿邑縣網點停業,并將在河南展開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寄遞安全三項制度培訓。
“假人安檢員”上崗數月,荒誕畫面引圍觀
根據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顯示,7月19日至23日,“中通快遞用假人當安檢員”事件在全網引發2.89萬條相關信息,其中敏感信息占比高達65.22%。在我國郵政、快遞行業中,安檢是生產作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安檢環節弄虛作假的做法,極有可能傷害到公眾的切身利益,因而網民看待該事件時情緒更容易受波動。
事件經傳播發酵后,微博話題#中通快遞用假人當安檢員# 迅速登上熱搜榜,截至23日,閱讀量已超過3.6億。分析@澎湃新聞 發布的【#中通快遞用假人當安檢員#續:9名運營者發出聯名舉報信】微博,網民在參與轉發、評論時較常使用“doge”“捂臉笑”“笑哭”表情,“假人充當安檢員”這一做法令部分網民感到荒唐可笑;“費解”表情則表現出部分網民的迷惑與難以置信;還有一些網民在“微笑”“怒”“攤手”表情中表達對中通快遞的不滿。
“用假人來做安檢,這和沒安檢有什么區別?”“快遞安全檢查豈能如此兒戲”“想省錢省力不應該這么省”......快遞網點在收寄物品時進行安全驗視,是確保物品安全合法、避免違禁品流入寄遞渠道的一道防線。而此次鹿邑縣快遞網點的這番違法違規操作,荒唐背后,正引起公眾對“網點安檢工作執行不到位”現象的聲討與重視。
假人安檢員下崗,媒體發問“安檢意識是否裝進腦袋”
快遞業迅猛發展,通過快遞渠道運輸的物品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其中網點安檢員的重要作用就是防止違禁物品流入運送渠道,保障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假人“上崗”安檢極有可能為快遞危險品、違禁品打開方便之門,留下不小的安全隱患。
事發后,中通快遞陷入輿論非議,其中不乏新聞媒體的報道身影。新浪輿情通統計顯示,包括17家中央級媒體、37家省級媒體、24家地市級媒體在內,約有126家新聞媒體發聲批判,再次對快遞安檢工作的執行問題予以強調。
如中國日報 發表微評:用假人充當安檢員,這種“創新”或許為公司省錢,卻會帶來無盡的安全隱患;東方時評 發文批判中通快遞違法違規,“安排合格的安檢員進行安檢是法律剛性規定,該網點無視法律規定,違規操作,欺上瞞下,威脅了快遞安全,受到處罰合理合法。”
事實上,在中通快遞“假人安檢員”風波之前,快遞安全問題早已進入公眾視野。2011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一快遞公司郵包發生爆炸事件,造成兩人受傷;2013年11月底,一件裝有危害品的快件由武漢發往山東濰坊,投遞中發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最終導致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
一起起快遞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快遞實名制、過機安檢等環節變得尤為重要,且相關規定也越發嚴格。2016年3月1日以來,國家郵政局要求對快遞實行“三個百分百”,即100%先驗視后封箱、100%寄遞實名制、100%X光機安檢。
在如此嚴格的背景之下,中通快遞鹿邑縣有關公司數月來使用假人充當安檢員進行過機安檢的操作明顯違規,且埋下了巨大的公共安全隱患。現實中,快遞公司因為保證收寄效率,容易出現對安檢驗視這一環節重視不足的情況,究其本質,是對安檢規則的輕視和對安全作業缺乏敬畏。
北京晚報 針對此事發文:假安檢員“下崗”了,安檢意識是否真的裝進了相關負責人的腦袋?國家對物流業的要求,不是設置一套流于形式的安檢工作線,而是要把每一個安檢步驟落實到位,不出漏洞;公眾對快遞公司的期盼,也不只是把操作臺上的假人換成真人,而是要把漠視安檢的意識,換成對安全規則的恪守,對安全作業的敬畏。
(文章來源:新浪輿情通;免責申明: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