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發現了自己越來越窮的秘密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消息
是聯合國秘書長在紀念納爾遜曼德拉演講時說的一句話
“世界上一半的財富屬于26個人”
意思就是說,前26名富豪的資產相當于全球約76億人財富的一半
這已經不是貧富差距了這簡直就是橫亙了一個馬里納亞海溝
還記得這幾天馬云霸霸的親兒子螞蟻金服準備上市的消息嗎?
據說小螞蟻估值至少三萬億人民幣
這意味著在螞蟻內部
只要是一個管6-7人的小組長手里捏的公司股票就價值約一千萬
四年前,如果按照螞蟻金服p7去入職
大約能分到3萬股股票而去年螞蟻內部期權定價大約為400/股也就是說一個p7員工,在螞蟻工作四年不算工資收入僅計算期權收益就可以拿到1200萬
一句話概括就是
小螞蟻上市后將批量生產一大堆千萬富翁
批量生產...
此刻柴妹打字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嗯...我不酸...
其實很多人心里都隱約能感覺到“有的人越來越富,有的人卻越來越窮”
只是很少有人
去認真的討論“貧富差距”這個問題
借著這幾件事的刺激啟發咱們今天就來談談貧富差距
這個不僅存在于我國
更是存在于全球的問題
在《黑冰》里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世界
他們殘酷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最高層的人
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質和精神的供應隨著層次逐漸遞減最底層人所擁有的物質能量通常只能勉強維持他們的生存
精神供應幾乎為零
這就是貧富差距
先來看看美國自1980年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美國的貧富差距就越來越大
去年曾有數據表明
美國成為貧富分化最嚴重的西方國家站在金字塔頂尖的1%富人擁有全國近一半的財富
而普通民眾的財富收入正在逐年下降
近半的美國家庭生活拮據1850萬人陷入極端貧窮
就這么說出來絕對有人不敢相信
平日里我們從網上看到的美國人民無一不是衣冠楚楚、生活精致
可事實上,大家所看到的只是全部的1%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
從2000年到2014年
美國普通醫生、律師、教師、工程師、科學家
的收入幾乎沒有增長
而公司高管等金字塔頂尖群體的收入
增加了3倍
2017年美國發布了一個1.5萬億美元減稅政策直接讓富人獲得大部分利益加劇了貧富差異和不平等
二十世紀初一個意大利學者曾提出基尼系數用來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數值在0-1之間1表示不公平,0則表示絕對公平因此,數值越大,越不公平
后來聯合國定0.4為警戒線
超過警戒線就證明國民收入非常不公有發生社會動蕩的風險
而美國在短短幾年間成了“光榮”的第二名
并且還超出了0.4的警戒線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像美國這樣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并不在少數
巴西、英國、法國、俄羅斯...
甚至包括我們中國
在過去的20年間
中國和俄羅斯的貧富差異逐步加劇
中國10%的人占據全國67%的財富
而俄羅斯這一比例更高達到了71%
這些國家也曾多次超過基尼系數的警戒線
有一些數據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
這些貧富差異
在德國最富的州平均工作4個多月
就能獲得最窮州一年的收入
在中國最富的省平均工作3個月
就能獲得最窮省一年的收入
而在泰國
這個時間直接被縮短為半個月
在同一個國家
富有與貧窮之間的差異有多大
很多人根本就想象不到
德國最高的州級市與最低州的工資差
達到了2.48倍
加拿大最富地區與最窮地區之間的家庭年收入差了一個中國一線城市家庭的平均收入
澳大利亞人均工資的貧富約為1.41倍
日本最富都道府縣與最窮之間的差距是1.52倍
英國最富有的倫敦及其周邊與最窮相比人均年收入差距約為1.45倍
韓國算是全球比較平等的國家之一最窮和最富廣域市/道之間的差距是1.38倍
比社會主義國家還像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國是一個均富國家,差異僅1.3倍
還有前面提過一嘴的泰國是貧富差異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最富城市與最窮城市的收入差高達23倍
......
按照現在的社會趨勢
財富和資源將會繼續向少數人集中
也就是說
富人會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越來越窮兩極分化會更加嚴重
為什么?
在以前,貴族和地主掌握著最重要的土地
現在,資本家掌握著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工廠和機器
而在未來的信息科技社會科技大佬們則掌握著最重要的信息數據
從古至今,無一例外
按照新古典主義的邏輯窮人賺得少,富人賺得多
不能怨天尤人因為市場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這話的確不假,但卻并不完全正確
貧富差距
并不支持政治口號、剝削理論
以及“我窮我有理”的邏輯
其背后蘊含著深刻的經濟規律
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
全球進入浮動匯率及信用貨幣時代
如今國際資本在西方國家自由流通
但是,貨幣依然是由國家壟斷的市場
這就決定了貨幣并不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貨幣資源的配置受到人為的干預
當貨幣超發時
越接近貨幣發行權的人,越可能獲得財富
遠離貨幣發行權的人,財富則縮水
這成為了最近四十年
富人與窮人拉開貧富差距的重要因素
國際援助與發展組織樂施會
曾發布過一份報告《請回報勞動,不要酬謝財富》
報告中表明
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之間億萬富豪的人數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增長
2017年幾乎平均每兩天就會誕生一位億萬富豪
自2010年起
億萬富豪的財富每年平均增長13%比普通工人工資增長快6倍而工人工資的年均增長率只有2%
樂施會在報告中舉例道
一位就職于世界五大時尚品牌公司的CEO
每4天的工資
就相當于一名孟加拉國制衣女工
一輩子所能掙到的錢
注意,4天=一輩子
這個差異不可謂不大
像這樣難以置信的巨大差異
還有很多很多
前面說過,基尼系數超過0.4就會有很多潛在的風險
所以大家都在盡力改善除了美國那種越改越亂的之外大部分國家都是遵循四點在改
限高、拔低、擴中、立法
也就是完善稅制系統通過加強培訓提高基礎教育水平、促進就業等措施不斷提高低收入人群就業能力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預算體系等
只是...如你所見,并不成功
看看小螞蟻上市一事科技和金融早就牢牢的粘在一起這就是未來的大趨勢
而這種局面難以撼動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