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大堤“挖空”建餐廳,輿論稱豈能“一拆了之”
近日,受降雨等影響,南京已啟動秦淮河流域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在如此嚴峻的防汛形勢之下,有市民反映秦淮河楊家圩大堤內部多家高檔酒吧、餐廳仍在經營,可能對堤防造成安全隱患。這些餐廳從壩體的背水面,向內挖了十幾米,在大壩“肚里”營業,餐廳最深處已到達大壩中線部位。
7月25日中午,秦淮河楊家圩大堤內部違規建設、經營的酒吧、餐廳等已經停業,有施工人員正在拆除門臉,但相關部門卻一直未就此事作出回應。據了解,早在2014年,就有當地媒體報道過此處在沒有規劃手續的情況下違規建設。
媒體三問“大壩肚里建餐廳”,“會否影響汛期防洪”引公眾擔憂
事件經媒體報道后,迅速引起社會關注。根據新浪輿情通大數據平臺統計顯示,截至27日12時,事件全網相關信息量達2萬,在全網的熱度指數峰值達34.44,在全社會范圍內引起大規模的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全網信息中敏感信息占比高達74.95%,接近高度敏感狀態。在堤壩內部違規建設、民眾舉報才得以曝光,再加上當前處在防汛嚴峻時期,公眾的敏感神經十分容易被挑動。
根據新浪輿情通的分析,整個事件中群體情緒多呈中性,占比49.43%;隨后是恐懼、憤怒、悲傷情緒占網民情緒的40%以上,一方面,“挖空”堤壩內部帶來的巨大安全隱患令不少網友感到害怕與擔憂,另一方面這種違法違規舉動及其背后的責任主體將公眾的怒火點燃。
盡管大壩內的餐廳、酒吧等正陸續停業、拆除,但有關此事的諸多疑點還有待解答。不少媒體都對此事的后續調查保持關注與跟蹤。據統計,截至27日12時,約有105家新聞媒體參與事件傳播報道,其中包括15家中央級媒體、31家省級媒體、26家地市級媒體等,充分行使輿論監督權,揭露問題并敦促相關部門解決問題。
如央視新聞 質疑:誰把餐廳建在了秦淮河大堤“肚子”里?按照設計規劃,秦淮河上的堤壩能防百年一遇大洪水,現在還能經得住考驗嗎?堤壩上的違規建筑怎么建,又是誰來監管?澎湃新聞 三問“秦淮河大壩肚里建餐廳”:壩體內經營酒吧、餐廳,是誰開的綠燈?監管部門又管了什么?后續問題該如何解決?
防洪堤壩違規建設不是個案?輿論呼吁不能“一拆了之”
防洪大堤于城市而言,是維系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命線”。餐廳、酒吧等公然開進壩體內部,且違規經營長達6年之久,構成的公共安全隱患顯而易見。在防汛形勢嚴峻復雜的情況下,違建對壩體安全的削弱程度有多大?該事件責任出在哪里?如何采取補救措施?有無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失職、瀆職情況?該事件不僅僅是“一拆了之”就能解決的。
7月26日,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工作人員開始對涉事建筑是否使大堤存在安全隱患等情況進行核查。經初步判斷,現場5處房屋涉及占壓秦淮河堤防,但仍需查閱相關資料、圖紙,進一步勘測后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統計事件在微博平臺上引發的熱門話題,違建現象的曝光及后續處理始終牽動人心。
近年來,有關防洪堤壩存在的河道侵占、違規建設問題時常見諸報端。如2018年,有媒體曝光江西上饒一開發項目,違規占用堤防建設構筑物,影響河道安全的現象;2019年江西省奉新縣潦河防洪堤上擬建商業廊橋,引發沿河居民對行洪安全和環境污染的擔憂。
“秦淮河大壩獨立建餐廳”個案的曝光,讓公眾再次聚焦防洪堤壩上的違規建設亂象,防洪防汛基礎設施的有效監管問題也得以延伸探討。
羊城晚報金羊網 發聲,作為秦淮河相關監管部門,當地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長期對該違建視而不見,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以“我不清楚”推卸責任,以及南京市水務局沒有履行應有的監管責任,都暴露出有關部門漠視法律、漠視安全......拆除違建和調查問責仍是治標,如何明確責任、壓實責任、監督履責才是治本之策。
光明時評 發文稱,“千里之堤,潰于蟻泬”。這是一種實指,也是一種虛指,也即包括堤壩在內的防洪基礎設施的監管,同樣容不得任何“開小差”,任何的松弛、疏忽,都可能帶來大問題。且監管到位,才能實現對“蟻泬”的及時發現和補漏。可以說,對人命關天的防洪基礎設施的有效管理,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眼下破紀錄的南方洪災,應該讓各級部門和地方,對此有更深刻的體悟。
數據說明:本文由新浪輿情通撰寫制作,數據來源于新浪輿情通、微熱點、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請注明來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