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對人過敏!”
“社恐”這個詞語,在信息娛樂化的時代,早就遷移了原本的含義。自稱社恐的人,大多不是久居于室、不能見人的病人。這個詞語現在更像是一種用于自我表達的標簽,和“二次元”、“現充”、“肥宅”有異曲同工之妙。 把“社恐”當作關鍵詞進行詞語熱度分析,會發現從2016年開始,這個詞語的檢索熱度呈現連年走高的趨勢?,F實生活中,帶有社交恐懼但沒到達焦慮癥程度的人則更多。他們只是生性靦腆,不擅長與人熱絡地交往。
我們想問,在社交時代里,害羞/內向真的算是一種病嗎?
盡管在職場,不善言辭常常被認為是一個“缺點”,但事實上社恐而內向的人,更傾向于在特定的領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枯燥的環境中保持專注。
你身邊有怎樣的“社恐”故事?你又是如何看待“社恐青年”的呢?
_______________
策劃|有數青年觀察局
文案|肥鴨、Fei
插畫|胡鐘文
作者公眾號:有數青年觀察局(ID:youshulab)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權數英發表,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數英立場。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本文系數英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