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真像我們給甲方寫的方案啊……
從昨天就開始發酵的熱門話題“生活在樹上”,大家都有看嘛?
這個話題名來自今年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簡單拉著看一下吧(反正我相信90%的人都看不懂)
開篇就呈一種想要碾壓眾人智商之勢,文中大量堆砌哲學名家以及翻譯腔名言,
還有各種讓人看不到的生僻詞語,比如嚆矢、振翮、肯綮、玉墀、祓魅、婞直……
明明可以有更清晰直白的說法的
全程以地鐵老爺爺表情看完后,除了讓人懷疑自己的九年義務教育之外,
幾乎沒留下任何記憶點……
字我都認識,但是合起來就是不知道考生到底想表達什么
雖然整篇讀下來就像是在咬著一塊甘蔗渣,但仍然攔不住網友們憑著閱讀翻譯大賽一般的熱情把它反復咀嚼。
有人覺得這就是現代八股文,能唬住評分老師就行;也有人覺得作為一個高考生,有這種知識底蘊實屬難得。
引發兩端式討論的點其實非常明顯,無非是以下幾個:
???? 1、這篇讀起來晦澀難懂,甚至有點矯揉造作的文章,是否真的有成為滿分作文的資格?
???? 2、這篇文章是假大空,辭不配位,還是真的體現了考生的哲學水平?
目前的討論領域也劃分得很清晰,一是以哲學、漢語言學科的專業網友為首的翻譯+批判類:
還有第不知道多少屆的高考作文翻譯大賽參賽選手周玄毅給網友寫的大白話翻譯版本:
另外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業余網友討論派
其實吧,經歷過被高考作文支配的恐懼的人都懂,考前瘋狂背誦名人名言,寫作文的時候就算是想不起來人名,也一定要瞎編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外國人名,給自己的文章強行加以佐證。
雖然說起來諷刺,但這就是常態,是一場跟改卷老師的心理博弈:我就賭你不知道我到底是在真瞎說還是假有才。
這篇滿分作文是極端,但絕對不是唯一。
雖然這篇作文確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知識水平,連會三種“茴”字寫法的孔乙己看到了都會嘖嘖稱贊,
但從非專業角度出發,說兩個我個人覺得非常難受的點:
???? 1、考生的斷句水平跟展示出來的遣詞造句水平完全不在同一層面。
???? 2、作者文章最后的立意應該是表明他自己的態度,大概就是既要不脫離大地,又要向往天空……可這就跟他華麗炫技的文風完全相矛盾
這大概是生活在b612星球的猴面包樹上吧……
比文章更有意思的是評卷老師的點評:
劃重點:
???? 1、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可是我們后面兩位老師都給了滿分哦,說明我們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哦
???? 2、雖然這篇作文作文是滿分,但不建議大家作為范文模仿哦
看完點評我一下子居然分不清楚閱卷老師到底是想夸作文還是夸自己的水平高……
本來吧,是覺得這件事沒什么好寫的,畢竟跟自己的專業沒啥關系,但是看了幾遍之后就心酸地發現……
瑪雅這路子也太太太太像我們平常寫給甲方的東西了吧!!
首先就是迎合喜好
全中國的老師都曾教過我們:要揣摩閱卷老師的喜好。
作文的分段式,政治的分點式,以前只覺得是為了應試,現在才發現作文跟文案/方案/策劃案/結案,閱卷老師跟甲方爸爸,其實都是一脈相通……
閱卷老師喜歡文縐縐,喜歡堆觀點、列名言、舉例子,《生活在樹上》做到了,雖然佶屈聱牙,但是就賭它能一舉唬住俘獲閱卷老師的心。
甲方爸爸喜歡專業化,喜歡堆案例、聽洞察、吃大餅,我們也做到了,雖然落地寥寥,但是就賭它能一舉唬住俘獲甲方爸爸的心。(沒有說甲方爸爸不好的意思)
九年義務教育永遠不曾辜負我 orz
然后就是拔高度
滿分作文有“祛魅”、“賦魅”,我們也有“賦能”;
拗口嗎?聽不懂嗎?那就說明是這味兒了????
滿分作文請出了海德格爾、麥金太爾的曾說,我們的策劃案里也有李奧·貝納、羅伯特.B.西奧迪尼的曾說;
沒聽過這些人也沒關系,看起來很專業就行????
拔高到深奧的哲學層面算什么,簡單的一個logo方案咱們乙方都能給你解釋出宇宙說概念。
看視頻近距離體驗生活在猴面包樹上的感覺:
最后就是大家一起做閱讀理解
由于此過程過于熟悉且心酸,這點就一圖帶過吧……
???? ????
說來心酸,原來有很多事,從最開始就已經埋下伏筆了?????♀?
只是我們用這種套路寫方案是為了恰飯
高考作文又是為了什么呢
(以上 若杠你對????)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