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盲盒、玩浪漫,麥當勞的營銷為何能圈粉年輕人?
麥當勞作為全球連鎖大品牌,如今已不僅僅是服務千萬消費者的快餐店,進入中國多年,他們憑借一次次創意滿分的廣告作品成為了餐飲界的“營銷鬼才”,始終吸引著國內消費者的目光。
就在5月份,麥當勞邀請易烊千璽成為品牌代言人,并推出全新品牌理念“因為熱愛,盡善而行”。優質偶像與品牌價值的結合,為麥當勞帶來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也可以更好地傳達麥當勞盡善盡美地提供高標準、高質量服務的理念。
▲ 麥當勞官宣品牌理念及代言人易烊千璽
不久之后,麥當勞又在7月發起了一連串營銷活動,有的充滿創意和趣味,有的溫情且詩意。那么這些營銷活動是如何緊貼社會熱度和趨勢成功出圈的?又是如何抓住消費者心智的呢?我們不妨一起看一下。
抓住「盲盒營銷」潮流,圈粉年輕消費者
兒童與成人之間,往往只有一個盲盒的距離。7月初,麥當勞推出了70個小黃人盲盒,一時間在社交媒體引發“黃色風暴”,討論度極高。其實這并非麥當勞中國與小黃人IP形象的第一次合作,據不完全統計,小黃人自誕生以來,在國內麥當勞的餐廳里出現了至少5次。
▲ 麥當勞推出的部分小黃人盲盒款式
小黃人IP本身的商業價值有目共睹,康師傅冰紅茶、優衣庫、上汽大眾等多家品牌都曾與其合作,推出聯名產品。麥當勞熱衷于與小黃人合作,一是因為它的形象憨厚可愛、頗具喜感,深受年輕人青睞,是話題度極高的熱門IP,這也讓小黃人在品牌社會化營銷上更具優勢;而“黃色”被認為是積極的顏色,加上小黃人本身的形象設定,讓小黃人成了積極、活潑、熱情的代表,而這與一直以傳遞簡單、快樂的用餐體驗為核心的麥當勞相符。
▲ 優衣庫、康師傅冰紅茶、上汽大眾別與小黃人IP合作的產品
除了小黃人本身的形象特質之外,一直以來,《神偷奶爸》系列電影的內容輸出和個性化打造,不斷賦予小黃人IP形象更多內涵;而社交平臺上的互動,也保持了較高的用戶粘性,讓他們熱度不減。作為具備持續生命力的IP,小黃人成為麥當勞的多次選擇也就不稀奇了。
這次麥當勞之所以選擇推出盲盒,也是借勢當下的“盲盒潮流”。
在近幾年盲盒“大熱”之后,盲盒式營銷也緊隨其后,如名創優品、知乎、旺仔等品牌都陸續采用盲盒式營銷的玩法。原因在于,一方面,盲盒的不確定性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拆開盲盒的興奮感更能讓消費者“上癮”,充分抓住了年輕群體的消費訴求。麥當勞利用這點,推出了多達70個款式的盲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盲盒的不確定性,更讓消費者“抽盒”停不下來;
另一方面,麥當勞先是將盲盒設為兒童套餐的附屬品贈出,隨后又推出“任意消費+15元”得盲盒的消費形式,體現了盲盒營銷底層邏輯——饑餓營銷。品牌出限量款盲盒并且不單獨售賣,而是將盲盒與產品捆綁銷售,可以更加直接地促成消費轉化。
▲ 麥當勞推出任意消費+15元得1個小黃人盲盒活動
然而這次讓麥當勞營銷出圈的不僅是小黃人盲盒,還因為他們一口氣出了70款盲盒,包含35款彩色小黃人,35款稀缺的純金色小黃人。相對于一般只有十幾個款式的盲盒營銷,這個小黃人盲盒的數量更多、集齊難度更高,同時新鮮感的保持度也更持久。
不過,對于品牌來說,要一口氣出數量這么多的盲盒,也要有實力去支撐制作、運營等長期成本。麥當勞作為全球知名餐飲品牌,市場發展相對穩定,完全有實力進行大規模的盲盒營銷。這不僅可以提高麥當勞近期的品牌提及率,還能持續吸引消費者為此買單。
先登月后追日,做有溫度的品牌營銷
今年麥當勞與中國探月工程達成三年戰略合作,打造「去月球開畫展」活動,以繪畫為載體,助力孩子的夢想奔向月球。品牌邀請藝術家黃海創作系列海報,從海報設計都能感受到麥當勞滿滿“因為熱愛,盡善而行”的品牌理念。
▲ 麥當勞「去月球開畫展」活動系列海報
繼麥當勞攜手中國探月去月球“開畫展”后,官方再次圍繞“追日出”開啟了「夏日追光計劃」,從7月6號起連續28天在B站直播日出,收獲天南地北的第一縷陽光,呼喚大家好好吃早餐。
▲ 麥當勞「夏日追光計劃」
特別的是,麥當勞“追日出”派出了80后、90后童年記憶中的卡通角色——麥當勞叔叔、漢堡神偷、大鳥姐姐和奶昔大哥,將他們集結起來開始第一站“追日出”,再分別出發不同的城市記錄不同的風光,還通過早晨直播的方式分享獨特的“詩和遠方”,在1小時的直播過程中還會發放限量6折早餐優惠券,鼓勵早起觀看直播的人去麥當勞吃早餐。當然,這次活動借暑期推出,也有鼓勵年輕人早起,不要錯過早餐的理念在里面。
▲「夏日追光計劃」第一站:西安大雁塔
其實早餐市場一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麥當勞盯上早餐市場也不只是這一兩年的事情。麥當勞的早餐不僅品類上更加貼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例如推出了粥類、油條、豆漿、咖啡等讓消費者自由搭配,而且定價也更加貼近大眾的選擇,時常推出6元套餐、早餐券等優惠活動,非常符合上班族早晨的用餐需求。
除此之外,在7 月 7 日至 9 日的高考之際,麥當勞“蹭”足了高考的熱度,與快手聯合推出「麥當勞全天早餐日 72 小時滿分叫醒直播」活動,將“麥滿分拿滿分”的概念與高考文化深度綁定,趁機抓住消費者心智。「夏日追光計劃」與「全天早餐日」雙管齊下,間接培養了用戶購買麥當勞早餐的消費習慣,而這也是麥當勞源源不斷地提供早餐優惠福利的根本目的。
回顧近期麥當勞的營銷活動,看起來都是借勢打造自帶話題和熱點的常規操作,但背后都是以結果為導向去設計每一個campaign,并且不乏強洞察力和足夠的創意。
如同小黃人IP的盲盒營銷,能夠在活動發布之際就贏得自發性的社交媒體傳播,刺激消費者購買產品,直接達成轉化;而無論是點亮孩子夢想的登月活動,還是充滿詩和遠方的夏日追光計劃,都屬于“溫情”路線,既弱化了營銷的本意又深度延展了品牌的價值,通過強烈的情感導向,去強化消費習慣及品牌內涵。
但總的來說,盲盒思維也好,情感驅動也罷,這些借勢營銷僅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對于品牌而言,產品力和品牌力作為企業的基本底盤,都不能與消費者脫軌,才可能做到品效合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