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隱秘的角落》做設計,新銳影視設計工作室「黑齒」:害怕套路,拒絕常規
黑齒Blacktooth Studio,國內新銳影視設計工作室。曾負責設計《隱秘的角落》《1917》(中國版)《誅仙》《新世界》《平原上的夏洛克》《一出好戲》等宣傳海報,設計以獨特的視角、多層次的構圖著稱。特贊小編作為資深“隱秘粉”,和黑齒工作室創始人李若飛聊了聊關于黑齒的設計故事。
《山海經》中記載有“黑齒之國”,該國以染黑牙齒這一習俗聞名,人們視黑齒為美和高貴的象征,并寄寓其宗教凈化之意。黑齒 Blacktooth Studio 的命名就來自于這反主流審美的習俗,試圖以此凸顯自身反套路、反常規、特立獨行的創意基因。品味黑齒的作品,他們總是能在方寸之大的畫面上,用獨一無二的視覺語言延伸電影中的震撼人心,將影片的精髓與懸念以半開放的形式傳遞給觀眾。
Q=特贊Tezign
A=黑齒
《隱秘的角落》,背后的「黑齒」
Q:《隱秘的角落》全網爆紅,受到大家一致關注,想問問你們當時為該劇做海報的時候有做什么功課?你們的創作常態也是如此嗎?
A:對待《隱秘的角落》我們也是按照常規的創作流程。我們會先研讀劇本,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和片方探討對齊這次海報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然后再用視覺語言把這個核心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在不斷思考,如何結合影片亮點、挖掘隱藏其中的視覺元素、如何通過海報設計讓它能在同類型劇集中脫穎而出。
舉例《隱秘的角落》來說,我們對全劇最重要的核心提煉就是“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所以整套方案圍繞這個點展開,用了四種表現方式:插畫類,棚拍類,實景拍攝類,劇照類。
不過創作《隱秘的角落》的宣傳海報和其他影視項目有一點不同的是,這部劇在前期就已經找到我們,然后在劇集拍攝過程中,我們也在同步理解。我們會跟著拍攝進度不斷調整創意執行方案,這個項目跨度有將近9個月的時間。
Q: 這樣看下來,影視劇海報的制作周期很長,比一些商業海報更費時費力。
A:影視劇海報的周期平均都在半年以上,但我們也會在同一時期有其他項目并行發生。在海報創作方面,主要有兩個部分非常花時間。第一部分是剛才提到的劇本研讀、創意探討和核心提煉;第二部分則是海報的后期執行,隨著影視劇演員、服裝、道具和場景的逐漸明確,我們會對之前的創意做微調,然后開始拍攝。海報創作的前期工作比較費時費力,涉及比較密集的創意產出。
Q:是什么原因讓你們選擇這個領域,并一直堅持下來的呢?
A:做影視海報設計是由我們工作室的基因所決定的。我原先一直在影視圈工作,剛畢業就去了光線傳媒;到了2008年,國家開始允許民營公司開發和發行電影了,光線也隨之做了及時的業務轉型,增加了電影部門,我也就順勢進入電影行業。
最早做了《泰囧》《中國合伙人》《致青春》和《四大名捕》系列,在光線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后又去了萬達影業,參與了《尋龍訣》《夏洛特煩惱》《煎餅俠》《北京愛情故事》以及后來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經過這些積累之后,我創立了黑齒。因為從畢業以來一直接觸影視圈,比較了解影視客戶的需求,了解甲方需求,知道他們對于物料的判斷和對于影視內容的本體分析,于是也就一直比較專注、深耕影視行業。
「黑齒」如何永續動力?
Q:黑齒擅長且深耕于影視領域,之后會選擇嘗試其他嗎?
A: 我們最近聯合“燈塔”做了很多影視海報類的研究課題,與抖音參與為影視行業復工的公益項目,因為我覺得這件事對整個行業來講挺有意義和作用。
此外,我自己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涉獵其他項目,比如跨界獨立品牌運營,與瀚納影業開發虛擬形象“黃逗菌”IP形象項目。
工作室里的設計師也會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創意想法落實,比如在潮流手辦比較火爆的時候,我們有計劃在做一些工作室的簡單周邊,這些單品可能會以潮流手辦或設計師作品這樣的形式出現。
Q:黑齒最看重的創作精神是什么?會以怎樣的標準招新?
A:有兩種品質最為重要。第一是“人品”,我覺得各個行業都有基本底線;另一種,也就是創意行業比較看重的,是“好的判斷力”。
一張海報的好壞、美丑,除了明顯的標準和能夠被描述出來的部分之外,更多是意會的部分。在影視領域中,每部片子都有其特性,如何精準地把握它,并把它呈現出來,是很重要的。
Q:你剛剛提到“好的判斷力”,這其實是人獨有的能力,那你會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你們目前的創作需要人工智能的協助嗎?
A:在影視領域的設計創作中并沒有很多可復制和重復的工作,所以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和人工智能打交道的機會并不多。
不過 AI 的確能輔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比較常用的是物料采集投放的智能工具。因為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用戶反饋,了解物料的傳播效果、用戶轉化率、斷播率,還有完播率,我們會參考這些數據去調整每支預告或每張海報再次投放的策略。
如何才能成為一顆「黑齒」?
Q:2020的上半年很特別,回顧這段時間,工作室有發生什么特別的改變嗎?
A:上半年整個影視行業都處于停滯狀態。我當時印象特別深刻,就在大年初一前兩三天,突然所有電影被撤檔、被叫停,院線關門。當時大家都不知道之后會何去何從,都很慌,沒人知道疫情會延續半個月,一個月還是更久。
我們手頭所有的項目也全部暫停,會有一點點擔心行業巨變帶來的不適應,但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反而并不是一件壞事。
在那段時間,我們不需要再加班,也就有了更多學習和輸入的時間,補充基礎知識和常識,因為在任何一個行業里,想要越做越好,就需要對基礎知識有反復的咀嚼和深度的理解。其實也就是回歸創意本質,找到初心。
很多時候是創意與想法先行,進而才能不斷引導客戶,這樣的思考很有必要,包括我發現客戶更傾向于想得到我們主動給出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先由他們提出問題。他們更期待我們提出更準確、更好的新想法,從而去引領受眾。
Q:有什么忠告或建議,給準備入這一行的新人設計師?
A:一定要有專業的理解能力、廣泛的閱片量,多了解影視相關的信息。
對于新入行的,無關任何領域,都覺得要“做好自己”,小到一張新媒體圖,大到一整個項目,都要對自己有高標準、嚴要求。這對于設計師長遠的路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設計師的眼界要放得開,不管你是在影視圈,還是在互聯網圈,我們要學會放眼整個行業,甚至需要具有跨界思考的能力。
我一直覺得好的想法永遠是混搭出來的,并沒有所謂特別純粹的原創,創意的產生一定是受了某些事情或作品的影響,然后將其以另外一種形式應用到另外一個領域。創意雜交,可能就會創作出很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要先把眼睛睜開,眼界放開,然后專注于一個點,把它做深做精。 Q: 最后還有一個彩蛋問題,想問問您在最近看什么電影,能推薦一兩部給大家嗎? A:我先推薦一部,也是我們最近在做的一部電影。奧斯卡獲獎影片,《1917》,我們負責中國版的所有海報,這部影片應該會在院線全面復工后上線。我希望沒看過的小伙伴一定去看看,最好是去電影院看。
因為要做這部影片的海報,我們有幸在電影院搶先目睹了全片,當時給我們的印象非常震撼,我印象很深,當時我們早晨7點去看,但是看完這個影片之后,感覺整個一天精神狀態都很好,就是因為太震撼了,特別是視聽效果,必須在電影院才能感受它一鏡到底的力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