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輕人同行,特步×微軟小冰開啟服裝零售新模式!
與上一輩工業化時代的產品相比,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年輕人對個性化需求隨著信息資源的整合和社會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而日益凸顯。
消費者不再單純地跟隨大眾潮流,更多地是依附于自身個性、價值觀,去選擇更符合自己基因的產品。
依托這一底層邏輯,不少運動品牌開始布局個性化,尤其是老字號品牌「特步」,在近日更是請來了人工智能,開啟了AI+服裝零售新模式。
一、攜手AI匯聚知名畫家,打造定制入口
對于世界知名的奢侈服裝品牌,之所以會有很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會覺得大品牌穿在身上,會自然透露出一種身份感;但隨著新一代消費者的個性逐漸凸顯,消費者的選擇也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 6月22日,特步聯合微軟人工智能「小冰」帶來新鮮的跨界合作,將AI技術應用于服裝定制上,并于7月份正式上線,真正實現把專屬于自己的基因印在T恤上。
在技術上,AI小冰掌握了人類藝術史上400年間236位人類畫家的多種畫風,而此次特步與小冰的跨界合作,則是以人類藝術史上的知名畫家作背書,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藝術向圖案設計。
在玩法上,用戶可以在官方旗艦店內,以兩種形式進行定制,一種是通過AI小冰所提供的幾個問題,例如自己喜歡的顏色、圖形、城市等,借助AI技術生產出該用戶專屬的藝術流派圖案。
(本文圖片來源于特步官微)
另一種是由用戶自行選擇藝術流派,如后印象派、點彩派、立體派等進行自由創作,旨在通過不同的玩法方式,為消費者創造出一個不撞衫的夏天,定制出專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
隨著90、00后成為社會消費主力軍,現代消費者對產品的感知力逐漸增強,可以說,大眾化、無特色的普通商品已越來越難以抓住年輕用戶的心,根本原因就在于消費者個性及主觀意識到達一定峰值。
從營銷層面上說,品牌借助AI技術,一方面給了用戶一個個性化定制的入口,提供了更多新奇選擇,另一方面也與其他品牌作出了區分,以個性化定制增加更多新鮮“看點”。
二、以用戶為中心,洞察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縱觀近幾年的品牌案例,運動品牌在營銷玩法上基本是以常規的國潮、二次元跨界為主,就如李寧在近日聯合QQ炫舞二次元虛擬偶像「星瞳」出任品牌潮流星推官。
亦或是春節期間安踏攜手冬奧和故宮文創IP推出的全新「霸道」鞋款,借助清代吉服褂作為靈感,將文化IP與品牌相融合,巧妙地挖掘出傳統文化中的潮流元素。
而特步此次攜手人工智能小冰進行跨界合作,帶來個性化定制的新鮮功能,在玩法上可以說是極為罕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次側面制造營銷新鮮感的過程。
然而,這種將設計權交給用戶,由消費者決定產品的圖案、布局,實際上是品牌踐行以用戶為中心的舉動。
在過去,品牌通常是以產品為中心主導市場,但隨著消費者可選擇的品牌、品類增多,同質化日趨凸顯,以消費者為中心成為了數字化時代下的必然結果。
不難發現,品牌深度洞察消費者行為喜好,用AI技術實現服裝專屬定制,在無形中使每一個產品成為唯一;除此之外,品牌并沒有放棄在社交平臺上的話題造勢。
7月2日,特步官微發布聯合AI小冰共同創立的「特不一樣學院」,并釋出#用AI創造不撞衫的夏天#話題,旨在突出“年輕就要百變不雷同”的活動理念。
而用戶只需參與相關話題互動,pick最喜歡哪一派的T恤,就有幾率獲得特步×微軟小冰的聯名禮包,巧妙地借聯名周邊,加之以互動的方式,提升用戶參與度。
不僅如此,在#用AI創造不撞衫的夏天#話題內,官方還聯動了思想聚焦、回憶專用小馬甲等人氣博主,最大程度上擴大品牌營銷傳播聲量。
三、聚焦年輕群體,開啟AI+服裝零售新模式
以用戶為中心,洞察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只是其一,品牌的高明之處在于借人工智能之手,為消費者打造出了一個定制入口。
這其實是將科技運用于實際生活的過程,可以說,無論是新興的電商品牌或是傳統的服裝零售,數字化轉型對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否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自然就成了品牌的首要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為助力此次特步×微軟小冰的跨界合作,官方還邀請到汪東城出任「特不一樣學院」獨樹一幟的印象派,并于7月8日降臨特步天貓直播間。
在內容上則為消費者揭秘如何用AI實現服裝專屬定制,無形中借勢明星影響力,進一步以直播種草的方式,促成一波品牌營銷轉化。
然而,與其說此次特步聯合人工智能「小冰」帶來的新奇跨界合作只是一次洞察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舉動,不如說品牌聚焦年輕群體,在線上進行的一個AI+服裝零售的嘗試過程。
對于Z世代來說,這一群體是未來的消費市場主力,“個性”、“獨立”是其主要標簽,他們往往追求的是個性化、差異化,而不是循規蹈矩的同質化商品。
面對具有同樣優點的兩種產品,消費者往往更傾向于選擇更能表達自己個性態度的一款,以服裝、衣帽等外在形象,彰顯出自己的獨特生活方式。
而品牌將AI運用于服裝零售,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購前AI定制”的功能,在開啟AI+服裝零售新模式的同時,也變相為用戶帶去更多元化的產品選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