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營收環比下滑,荔枝變“苦”了?
配圖來自Canva
上市僅7個月,“在線音頻第一股”——荔枝的股價(14日收盤價為4.5美元),相比11美元的發行價,已經蒸發了一半以上。8月13號,荔枝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第二天股價直接下挫10%,這份財報就像是“黑天鵝”般的重大利空,狠狠地將荔枝的市值砸了下去。
為何資本市場會對荔枝的Q2財報有這么大的負面反應,是荔枝真的不太行,還是說市場以前高估荔枝了,抑或是在線音頻的生意真的不好做?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看完這份財報后或許會更加清晰。
營收下滑很致命
一季度的突發疫情普遍被認為給直播、游戲、在線閱讀等領域的互聯網泛娛樂應用帶來了重大利好,以在線音頻為主的荔枝自然也不例外。此前荔枝Q1財報顯示,MAU數據達到了新高。
更多的活躍用戶按理說會利好荔枝的營收數據,但事實卻是,2020Q2荔枝的營收環比Q1的3.7億元,下滑了5.1%,只有3.51億元。
雖然下滑程度不大,但這種發展趨勢在資本市場看來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營收下滑基本可以理解為變現能力有下滑,對于任何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而言,這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根據財報,總營收的下滑主要來自于音頻娛樂業務。2020Q2,音頻娛樂業務營收3.44億元,環比一季度的3.66億元,下滑了6%。對于環比下滑的原因,荔枝將其歸因于“疫情影響整體需求從而導致的用戶平均花費下降”。
結合二季度國內疫情的情況看,荔枝指的應該主要是海外市場疫情對海外用戶付費意愿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前荔枝曾在招股書中言明,已進入中東和北非市場,并準備進入東南亞市場。
由于荔枝沒有披露海內外用戶的占比和相關付費詳細數據,猜測可能是海外用戶平均付費的下滑,要大于國內用戶平均付費的提升,或是疫情影響收入從而導致了國內外用戶平均付費的下滑,因此造成了二季度營收的下跌。
其實海外疫情對業務的不利影響,對荔枝而言并不致命,因為荔枝的國內業務是營收大頭。但真正致命的其實還是這種趨勢,疫情對荔枝的影響可能會長期存在,不僅會對其營收增長形成長期壓力,還會一定程度上阻礙荔枝的全球化擴張戰略。
虧損收窄主要靠降本
根據財報,荔枝2020Q2營業虧損為0.25億元,比2020Q1的0.48億元,收窄了近一半。營業虧損收窄,理論上是一個好消息,證明荔枝更接近盈利了。但如果放到營收環比下滑的前提下,這種收窄的意義就沒那么大了。
一般來說,虧損收窄的最佳情況是營收增長大于成本和費用增長,即收窄的主因是營收增長,但荔枝不屬于這種情況,其收窄的主因是成本和費用的下降。可以理解為,企業是靠節衣縮食來賺錢的。顯然,這種發展經營狀態沒有呈現出可靠的成長性,不會被資本市場看好。
具體來看,收入成本下降為虧損收窄作出了最大的貢獻。財報顯示,2020Q2荔枝收入成本2.65億元,環比2020Q1的2.97億元,下降10.8%。
對于收入成本環比大幅下降的原因,荔枝在財報中提到了兩個方面:第一,同音頻娛樂收入下降保持一致的分成費和其他成本的下降;第二,二月份縮減激勵計劃導致二季度內容生產者分成費下降。
從這兩點看,荔枝收入成本下降既有被動的原因,即收入的下降,也有主動的原因,即對激勵計劃的縮減。
關于激勵計劃,荔枝還明確提到將會在后續經營過程中不時調整激勵計劃。言下之意,就是要繼續放緩縮減激勵計劃,以刺激收入成本的持續下降,從而更快地實現扭虧為盈。
按照目前的速度來看,三季度可能會是荔枝扭虧的一個節點。但問題在于,通過降低收入成本中的激勵計劃分成來扭虧,這可能會犧牲部分內容生產者的好感以及降低內容生產速度。
付費率沒有改善
用戶付費率一直是評判變現能力的一個核心標準,目前在視頻直播、在線音樂這些領域應用很泛,付費率高,一般證明平臺變現能力不差,同樣重要的還有付費率的持續提升。
荔枝此前在招股書中定下了兩個付費率標準,一個是總付費率,一個是音頻娛樂的付費率。由于后續的幾次季度財報中,荔枝只披露了總體用戶數據,所以只能算出總付費率的具體數據變動。
根據財報,2020Q2荔枝平均總移動MAU為5590萬,總平均月度付費用戶數為46.34萬,可以得出荔枝的整體用戶付費率為0.83%。今年一季度平均總移動MAU為5450萬,總平均月度付費用戶數為45.03萬,所以整體付費率也是0.83%。
雖然荔枝的平均總移動MAU環比實現了增長,但是總付費率卻是持平的,沒有任何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荔枝曾在招股書中披露了2019Q3的總付費率,也是0.8%。
不到1%的用戶愿意付費,這個比例甚至明顯低于在線音樂和視頻直播這兩塊領域的一般水平線。比如斗魚,今年Q2付費率為4.6%,騰訊音樂的付費率則在Q2達到了7.2%。
雖然荔枝此前在招股書中有詳細披露音頻娛樂業務的付費率,在2019Q3超過了6%,但是這個數據只能代表荔枝這一塊業務的變現能力,不能代表荔枝整體的用戶付費意愿。
當然,比付費率低更壞的是付費率沒有改善。在用戶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荔枝付費率一直在原地踏步,某種程度上已經很能說明變現能力存在一些問題。
最大的弱點是變現
這份Q2財報,讓我們看到了荔枝扭虧的希望,幾乎近在眼前。但對荔枝來說,扭虧不是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在外部環境壓力持續的情況下,尋求更多的變現渠道才是荔枝改善資本市場對其態度的根本措施,或者說,荔枝需要展現出自己在變現上的成長能力,才能取悅更多投資者。
荔枝有5千多萬月活用戶,按照互聯網流量變現的邏輯,廣告變現應該是荔枝最擅長的事,但現在廣告收入的占比還不到2%,荔枝似乎完全沒有get到廣告變現的技能。
而且,作為一個UGC音頻社區,荔枝也沒有能很好地挖掘內容變現的可能,反倒還是在以打賞模式為核心的音頻直播上下功夫。從這個角度來看,UGC內容只起到了連接用戶,擴容內容生態的作用,并沒有為荔枝賺到什么大錢。
但也并非絕對,像喜馬拉雅此前就通過與多款AI音箱合作來實現內容輸出和變現,荔枝完全可以嘗試加入到AI語音硬件的生態中去,同時實現內容變現和獲客。
只是目前來看,荔枝的發展重心還是放在了獲客和內容建設上,似乎并沒有強調變現的重要性,這或許才是最棘手的問題。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