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廣告的調味料
想象幾只兔子蹲在草地上。
想象幾只兔子蹲在草地上,開始聊天吹牛皮。
想象幾只兔子蹲在草地上,操著一口重慶話擺龍門陣(閑聊)。
怎么樣,加上方言這味調料,事情是不是開始有意思起來?
↓↓戳下方視頻,圍觀重慶兔子們神吹胡侃
近日,華為為傳播其P40 Pro+手機的拍照功能,與導演張大鵬合作了一支名為《有驚無險》的動畫廣告。視頻以一只愛好攝影的兔子為主角,以它之口,講述其憑借華為P40 Pro+光學防抖、AI運動捕捉等功能,成功搞定狐貍、獵鷹等天敵的冒險故事。
華為影業&張大鵬出品,動畫電影質感+跌宕起伏的劇情+賣點巧妙露出,廣告片質量相當優秀。與此同時,在普通話版以外,華為還推出了另外兩個【重慶話】【青島話】方言版,而我對這兩個視頻燃起了更大的興趣。
↓↓戳下方視頻,聽青島兔子們拉呱
以上兩個視頻,就是華為官方放出的兩部方言版廣告。普通話版加上兩部方言版,僅在B站華為官方賬號,就收獲了16.7萬播放。而另一版由B站網絡視頻配音紅人@果子哥哥工作室 配音的、更接地氣的重慶話版,B站播放量26.5萬,微博播放量更是高達527.5萬。
一部本身質量過關的廣告片在方言的加持下,成功在互聯網激起不小的聲浪,并收獲了諸多正向反饋。
一、方言,正在成為廣告的新標簽
其實這并非華為第一次將方言運用到廣告中。早在2018年,一支華為mate20搞笑廣告的重慶話版就曾引發全網討論。說來也也巧(手動狗頭),當年的重慶話版也是@果子哥哥 配音。這一方言版的視頻播放量達544萬,是官方原版普通話廣告片的8倍還多。
↓↓戳下方視頻,看專業宇航員縱橫太空、叱咤宇宙
同年,哈爾濱宜家的東北味兒文案也曾在朋友圈大肆屠版。從“歲月靜好” “小確幸”到“這盒子能嘎哈”,突變的畫風、地域味道濃厚的方言,讓宜家的親切指數瞬間躍升,也讓無數業內人員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太敢玩兒”。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方言還曾在很多品牌大廠的廣告中露臉,或擔當大任。
早在嘻哈火爆之前,NIKE邀請了5個不同地區的實力rapper,用方言Rap唱出《籃球場上的態度》;MINI曾聯合GQ推出5支方言版視頻,視頻中,在東北、杭州、上海等地生活了一年時間的MINI汽車銷售已經被徹底同化,他們操著一口流利的當地方言,為觀眾介紹汽車性能;而天貓更曾趕在過年前,一口氣展現了全國34個省份的特殊過年姿勢,并配以34種地道方言進行解讀,號召大家上天貓買家鄉特色年貨。
不知不覺間,方言早已“打入廣告內部”,像“復古” “土味”一樣,成為一種新的流行和標簽。但與二者不同的是,復古和土味只是風格審美的循環流行,要素堆砌、但求形似,看多了就開始什么疲勞。
方言卻是地域文化的歷史沉淀,有著根植于血脈的深層次基因。它是千人千面的文化符號,無需形同、但求神似,所以在表現形式上,也更加靈活多變。
二、方言廣告的類型
我認為方言廣告,大體可以分為以下3種類型。
第一種,是地域性投放、針對性極強的【地方打擊類方言廣告】。地方性企業在當地進行宣傳,或者外地企業、大品牌想要開辟區域市場時,往往會在當地市場的線上、線下媒介渠道,投放該類型廣告。
號稱“十步一家”的長沙本土飲品茶顏悅色,在深耕長沙市場時期,曾推出具有當地特色的長沙方言馬克杯和書簽。王老吉、海飛絲等為代表的粵語廣告,也曾在廣東、香港等地取得了不錯的產品推廣效果。再比如帶火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這一老牌金句的萬通筋骨片廣告,便是邀請范偉全程用東北方言演繹的。
↓↓戳下方視頻,重溫范偉經典廣告
這一類廣告針對地域市場打造,往往地方特色越濃厚,越能引起共鳴。所以它們會在廣告語設計以及場景搭建上,盡力貼近地方原生態,以凸顯平民化和本土化氣質。比如范偉的這一則廣告中,就出現了范偉在東北老屋火炕上喝小酒的場景,墻角堆著花花綠綠的棉被,墻上還掛著極具年代感的招貼畫——是東北農家院本院了。
第二種,我給它命名為【分身引爆類方言廣告】。這類廣告往往有一個普通話版的“本體”,然后借由配音衍生出方言版“分身”。
聽天津人講話像說相聲,聽四川人講話像吵架,聽東北人講話像演小品。方言幽默新奇的發音、詞匯,以及語言釋放的獨特文化韻味,如同調料一般,為廣告注入了新鮮感,打破普通話的審美疲勞。所以這一類廣告會試圖以方言版“分身”作為引爆點實現圈層突破,在更大范圍引起討論,從而為品牌導流。前文提到的兩支華為動畫廣告都屬于這個類型。
最后一種是【集束炸彈類方言廣告】。將多個小型子炸彈集合成一般空用炸彈形態,就是集束炸彈。空中解體后,分散開的子炸彈會對廣泛的地面造成大面積殺傷。
我以這種炸彈來命名,自然是因為二者有相似之處。這類方言廣告通常成系列出現,數量不少于3部,對我國大部分主流方言都有涉及。每一顆方言炸彈都有針對性的打擊目標,雖然因為與地方文化結合不深,導致其殺傷力度不夠,但勝在覆蓋面廣。近些年電商大廠多用此形式來展現平臺實力,加深與各地域、各線城市、各圈層消費者的情感溝通。
三、方言廣告的風,是怎么刮起來的?
在2018年以前,方言廣告以第一種類型為主,之后漸漸向第二種、第三種轉型。可以說,方言不再只是針對地域性消費者的產物,而作為一種“可被大眾識別和消費的元素”存在。這種變化的原因亦有跡可循。
1、廣告是時代的晴雨表,敏銳反映出環境變化
廣告是對時代流行最敏感的反饋。人們對什么感興趣,它就會往哪里靠。而近年來,國內似乎出現了這樣幾個變化:
a、配音演員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和重視。著名配音演員諸如姜廣濤、邊江、山新、阿杰等成功出圈,以淮秀幫為代表的眾多創意配音團隊、配音愛好者,也各自發光發熱。整個配音圈從小眾逐漸向大眾靠攏,具備了愈來愈多的話題屬性。
b、天生自帶喜感的重慶四川話為首,東北話、青島話等特色方言,憑借各自語言魅力,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在抖音、B站等各大上,隨處可見年輕人操著流利的家鄉話,通過語言藝術博得粉絲歡心。上文提到的@果子哥哥 ,通過重慶方言配音,在微博吸粉409萬,B站吸粉101.2萬。2018 年末,一個 ID 為“多余和毛毛姐”的抖音用戶,用一段貴州話演繹“城里人和我們蹦迪的不同”,將“好嗨哦”打造成超級洗腦的年度熱詞,目前話題在抖音已有49.9億次播放。
沿著時間線往前,我們回到2014年。一首《冰雪奇緣》主題曲《Let it go》的26地方言Mix版,在B站狂砍327.2萬播放,共有11.2萬條彈幕參與討論,為自家方言打call。
方言的作用不止停留在經典作品翻新上,像《無名之輩》這種登上大熒幕的影視劇作,和《刺客伍六七》《哪吒之魔童降世》這般良心國漫也以方言出鏡,詮釋強烈的真實感、生活感,為自身增添特色。
2、方言是城市的生命張力,能帶來沉浸式體驗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方言是某一地域、民族、社會成員內部聯系的重要紐帶……方言的繼承性和穩定性不僅會在本地幾代人身上延續群體認知,還會對游離于方言區外的本地人形成巨大的影響力”。陜西科技大學外國語與傳播學院的教師梁敏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廣告的目的說到底,就是為了有效傳遞信息,與消費者達成認同。而方言作為一種軟性的文化紐帶,是與用戶溝通、營造沉浸式體驗的最佳選擇之一。
有人說,說方言的人少了,方言的生命力正在流失。但哪怕年輕人的方言說得不地道,骨子里始終對方言有著地域認同感和親切感。當品牌將獨特的地域因素與品牌相融合,便會在無形中提升品牌的辨識度和認知度。
同時,各地人還會有一些攀比心理。聽見家鄉話會激發地域自豪感,聽不到還會主動要求品牌配音,或者邀請自己喜歡的配音員來幫忙配音。一來二去,方言廣告有了討論,品牌要的聲量自然就有了。
3、方言廣告受眾與下沉市場人群重合
近年來,下沉市場已成“兵家必爭之地”。三線以下的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與方言通行區域是高度重合的。品牌討好的方言群體,正是其想要爭取的目標客群。
4、超強衍生性,助推影響力擴散
一部優秀的、有話題度的配音作品,可以激發更多人參與到方言配音當中來。這次華為《有驚無險》動畫廣告,吸引到包括@果子哥哥工作室 在內的數位配音人,用不同的方言為其翻配。是配音,也是較勁兒,更是真情實感的投入。
網友再創作不斷豐富著原版廣告的外延,更具趣味性和開放性的UGC,也更有利于二次傳播,從而漣漪般擴散,打動更多年輕用戶。
5、再配音的性價比很高
如今配音演員的地位雖有上升,但價格對比演員明星還有差距。花費較少的資金,達到給廣告“翻新”的效果,無疑是非常超值的選擇。
四、方言在廣告中使用的注意事項
方言雖好,卻也不能貪杯。成于地域性,也受制于地域性。在運用方言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a、方言要地道、準確。別說重慶話和四川話相差甚遠,就連一座城市的不同區縣,也有細微的方言差別。在使用方言前一定要做好調研、找對配音演員,否則會被質疑作秀,惹來群嘲。
b、選擇有一定受眾基礎的方言。太過偏僻晦澀的方言,會影響傳播效果。大部分用戶聽不懂的話,配音就沒有意義了。
c、方言配套的環境、場景要塑造好,如此才更有代入感。
d、考慮到方言的調性(比如重慶話彪悍火辣,東北話豪爽耿直,蘇州話溫軟輕柔)與品牌格調是否吻合。
e、不能為了方言而方言,不要浮于表面。像“巴適”“賊拉”這種普通方言已經被用爛了,要慎用。
如果把廣告比作佳肴,那么其實在大部分廣告中,方言很難成為“主菜”。但它可以成為白米飯上的老干媽,羊肉湯里的胡椒粉——一味令人驚艷的調味料。至于調料的用量是否得當、調料與菜品是否搭配,就要看掌勺大廚的本事了。
最后希望“華為影業”以后能帶來更多優秀的廣告作品,也希望方言能在未來的廣告行業中,繼續大放異彩~
參考資料:《從方言影視看加強方言廣告創作的可能性》· 梁敏 · 陜西科技大學外國語與傳播學院
《試論廣告中的東北方言現象》· 史春惠 ·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