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正在被有屏音箱取代?
8月6日晚間,喜馬拉雅發布了一款具有聽書、視頻播放功能的智能屏音箱產品——小雅AI圖書館。除閱讀、視頻功能外,這款有屏音箱還有語音交互、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能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娛樂服務。
提到智能音箱,很少會有人沒有聽過。智能音箱在進入市場后,更是因為具備智能語音交互、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而廣受用戶好評。不過,和有屏音箱的小雅AI圖書館相比,早期的智能音箱產品就稍顯遜色。
小雅AI圖書館具有智能屏音箱特有的智能顯示、視頻播放等功能,它以其舒適的視覺體驗征服了大批用戶,并形成了新一波的市場熱潮。從使用功能來看,有屏音箱在融合了顯示、音箱產品的功能后,迅速得到了用戶認可。
而在智能硬件市場,智能屏音箱也不是第一款具有多種功能的智能產品。智能會議平板、服務機器人等融合多項功能的產品,也多次受到市場歡迎。從市場反響來看,未來的市場中,融合匯集了諸多智能產品功能、生態的新產品必然能夠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小雅圖書館入場,掀起智能產品融合新潮流
2014年3月,Deep Brain團隊發布了全球首款智能音箱,同時也在中國市場銷售。而在Echo智能音箱受到市場熱捧后,國內的阿里巴巴、小米、百度等企業也開始進軍智能音箱行業。
在2017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就達到了3.1億元,并且還在不斷增長。在市場紅利的誘惑下,喜馬拉雅也開始在智能音箱市場發力,憑借著它在音頻內容方面的優勢,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而這次推出小雅AI圖書館產品,正是喜馬拉雅在智能音箱市場進一步發力的體現。
和早期的智能音箱產品相比,小雅AI圖書館具有新穎的視頻播放、視頻通話等智能顯示功能,擁有普通智能音箱無法企及的視覺體驗,因此受到用戶追捧也是必然;此外,超高的性價比也是這款產品的亮點之一,其499元的售價甚至低于小米的HD無屏音箱,這個優惠的價格也會讓用戶心動,極大的激發了用戶購買的欲望。
憑借著有屏視覺功能方面的優勢,小雅AI圖書館一經發布就受到用戶搶購。不過,小雅AI圖書館并非國內首款發布的智能屏音箱產品。百度在發布國內首款智能屏音箱后,迅速受到用戶歡迎。小米、天貓也緊隨其后發布了智能音箱產品,并形成了有屏產品引領智能音箱市場的潮流。
百度掀起有屏音箱熱潮后,小米、天貓紛紛推出了自家的有屏智能音箱產品。天貓、小米先后發布了CC10、小愛觸屏音箱產品,并以愛奇藝視頻、QQ音樂等APP應用,為智能音箱產品賦予全新體驗,使有屏音箱的潮流更加強勁。
據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有屏智能音箱的出貨量達到了630萬,增長接近500%,百度的小度有屏音箱也以230萬件的出貨量居于領先地位。從智能屏音箱的迅猛增長的數據來看,市場對這樣的創新產品出現表示歡迎。
而有屏智能音箱能夠受到市場歡迎,是因為有屏音箱在智能音箱的基礎上,擁有更好視覺體驗、多樣化娛樂的顯示功能。在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愿意購買使用體驗更好的有屏智能音箱。
另一方面,有屏音箱的爆火,也加速了智能硬件產品的功能融合。不過,在智能屏音箱產品未出現之前,智能產品的融合趨勢就已經在智能手表、智能會議平板等產品上體現。
融合趨勢早現
在目前的智能硬件市場,智能會議平板、智能手表等產品融合了多種產品功能,其功能也愈加多樣化。而在產品功能融合方面,智能會議平板的表現最為顯著。
例如MAXUB的V5智能會議平板,集合了投影儀、電子白板、音箱、電視機等產品的主要功能,擁有智能書寫、無線投屏等多項新功能,為企業提升會議效率提供了不少助力。在今年的6.18消費節,這款產品還斬獲了天貓京東的視頻產品銷量冠軍。
智能會議平板產品能夠獲得市場青睞,離不開其便捷、高效的多功能融合。不過,MAXUB也不是最早融合智能硬件功能的產品。2015年時,蘋果就發布了智能手表,這種手表除了擁有傳統手表的計時功能,還有APP安裝、辦公等功能,在功能上趨近于智能手機,因此備受電子產品愛好者的青睞。
但蘋果的智能手表目前仍然存在電池續航短的問題。不過,一旦智能手表的續航問題得到解決,它在未來將具有無限可能,或將取代智能手機變成新的通訊工具。而手表誕生初期,它只是一款計時工具。如今在科技的賦能下,才成為了一款多功能的電子產品,受到了更多用戶的追捧。
目前的市場中,除了智能會議平板、智能手表外,其它的多功能智能產品也都受到了市場好評,智能產品的融合也成了市場趨勢。而在智能屏音箱爆火的情形下,智能產品的融合也會更加迅速,形態和功能也將擁有更多可能。
大融合下的無限可能
智能產品的融合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智能產品的融合最直接的表現是功能融合。單個智能產品使用功能的多樣化,已經在市場中得到體現,例如服務機器人、智能手表等產品都擁有多項使用功能。而智能產品的功能的集中,也會促進AI技術對智能產品的賦能。
其次,數據融合也是智能硬件融合的核心環節。監控、視頻等智能產品的數據融合,必然能促進智能產品的使用體驗和聯動計算能力,為用戶的生活安全保駕護航。同時,智能產品融合也能打通智能家居的生態,并使之走向聯合。
最后,作為智能產品融合最重要的一環,生態融合為家庭物聯技術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在智能家居的語音交互方面,小米、華為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語音交互產品,以打通智能家居的生態聯動。
而在功能、數據、生態融合之后,未來的智能產品會呈現出豐富的使用功能和多樣化的形態。例如,智能音箱產品在未來可能會融合智能早教機、投影儀等電子產品,聚合影像投放、攝影、安防、智能交互、詩詞教學等多項功能,為智能生活締造新的可能;服務機器人則可能擔任安防的重要工作,而智能手表或許將會取代智能手機,成為新的智能通訊工具。
在智能產品大融合的趨勢下,智能產品邊界也會更加模糊,因此也將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而在這樣的趨勢下,智能產品將會以怎樣的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又會擁有什么的功能,都是AI企業急需思考的問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