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美學生把霧霾設計成了一款字體:霧霾體!
來源:設計癖(微信號:shejipi)
字體創(chuàng)作者:林碩書(微博:@WmlonS)
昨天下午,
一條來自 10086 的短信毀了我即將到來的元旦假期。
2016 年 12 月 30 日 – 2017 年 1 月 1 日,有橙色預警。前不久紅色預警時的霧霾好像還沒有在朋友圈散干凈,新的霧霾又要來了。天朝人民用霧霾迎接2017。以前的網(wǎng)絡紅曲是《2002 年的第一場雪》,放到現(xiàn)在,估計就是《2017 年的第一場霾》。
有沒有人為霧霾寫歌說不好,但是微博上,卻有人用霧霾設計了一套字體:霧霾體。
這種輕盈又渾濁、還隱約帶著顆粒狀的感覺,是不是跟霧霾長得很像?
這款字體來自微博上一個叫做 @WmlonS 的網(wǎng)友。12 月 26 日,WmlonS 將這些圖片傳上微博,并且@造字工房。隨后,因為跟霧霾十分相似,這些圖片在微博上被大量轉(zhuǎn)發(fā),受到關注。
WmlonS 的真名叫林碩書,是廣州美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yè)大四的學生,「霧霾體」是他大四上學期的一個作業(yè)。他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做一個有趣的字體設計,結(jié)合當下肆虐的霧霾,他試著把霧霾融入到字體中去。
他用了一個月,在各種網(wǎng)站上尋找霧霾的資料,又花了三周時間著手設計。
林碩書
查閱了海量資料之后,他把霧霾字體的重點,初步設定在「地點、顏色、形態(tài)」三個方面。其實我也驚呆了,原來霧霾這玩意,還可以量化呀。
林碩書總結(jié)了霧霾的幾個特點:沒有邊界、渾濁、霧氣之中帶有顆粒、顏色是黃灰色。
「霧霾體」確實帶有這些特點,字體筆畫漸漸變淺,然后消失。整個畫面,包括底色,都是看起來偏暖的灰色,畫面顯得有點臟。氣體感覺的字體里面,好像真的飄著一團團 PM2.5。
林碩書還告訴設計癖,整個「霧霾體」,他模仿了樓房在霧霾里的感覺,一部分消失在霾中,一部分又隱隱約約露出來?!胳F霾」兩個字,本身就是充滿了霧霾的城市和里面若隱若現(xiàn)的樓房。
這樣看來,霧霾極大促進了我天朝的文化發(fā)展,有人出來寫霧霾微小說,有人搜集 PM2.5 做成板磚,現(xiàn)在又有人出來原創(chuàng)了一款字體,不知道再過個十年八年,天朝會不會因為霧霾,走在世界文化的最前沿。如果那時候,我們還活著。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