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夕,百度靠“甩鍋”刷屏了
古人有云,七夕難,難于上青天。七夕送禮物這件事大概能輔導孩子寫作業一樣,并列“令人頭禿榜”第一名。
更令人頭禿的是,我打開百度想搜索“七夕送什么禮物合適”,沒想到百度不給具體答案,還溫馨提示“感情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剛想吐槽百度你這么濃眉大眼居然也甩鍋,了解之后才發現,原來這是他們專為七夕做的又一次反套路營銷,有熟悉的“欲擒故縱”感,但細細體會之后,又能感覺到其中溫情的品牌理念,有被暖到。
▼
感情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這次廣告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不僅因為它反套路,更因為其中包含著對社會現狀的反思。很多年輕人一邊吐槽戀愛不易母胎單身,一邊又想用快餐化的浮躁心情去對待感情,百度的七夕廣告就像一股提神醒腦的涼風,讓大家冷靜下來認真思考。
該送什么禮物,送多少錢的禮物?不要拘泥于必選清單,將對方放在心里的真情實感才更重要,更何況別人的清單并不一定適合你,萬一你的女神就愛死亡芭比粉呢?
要不要努力脫單,兩個男生如何過七夕?百度告訴你,遵循本心,兩個男生怎么不能過七夕,牛郎與牛還能過七夕呢。
一直以來,針對七夕消費者各種各樣的問題,百度都高效為消費者提供答案,但這次,百度希望消費者不要只聽從網上的答案,之所以說“別問”,是為了用更冷靜的方式觸達消費者內心,讓他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
比消費洞察更高級的,是向消費者輸出相應的價值觀,并且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與贊許。
比如去年騰訊的“余生請你慢慢挑”,鼓勵單身人士堅持自我,挑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想看,一片催婚的聲討中突然出現一個支持你單身的人,是不是讓人熱淚盈眶好像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
又比如喪茶的“bye bye前任”,大家都在甜蜜七夕,誰關注陷入愛情泥潭的人?喪茶告訴你揮別錯的才能與對的相逢,都能一起罵前任了,那是好姐妹沒錯了。
百度這次的七夕營銷也是如此,都想搜索一個最輕松的萬能應對方法,但百度卻引導大家去關注身邊人真正的需求,消費者雖然是被反套路的“別問”二字吸引,但真的被打動,還是因為廣告背后體現出的品牌的真摯關懷。
就像前段時間的“愿你不必百度,也能找到答案”,其實跟這次的品牌主張相似,都是將關懷藏于不按常理出牌的反駁之中,細嚼這兩句話,雖然針對的場景不同,但給消費者帶來的溫暖是一樣的。
▼
單從形式上看,這次的七夕活動與百度六一以及父親節營銷有共通之處,都是利用反差感來吸引消費者注意,但從內容和傳播方面細看,明顯更進一步。
一、不按常理出牌,反套路營銷激發大眾好奇。
往年的七夕營銷,多是順著“情人節”的甜蜜思路來,但今年百度讓你“別問”,拒絕的姿態反而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通過這種“反套路”,讓百度在扎堆的七夕廣告中脫穎而出,從而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二、內容深化遞進傳達品牌價值理念,打造營銷系列強化長效傳播價值。
通過與百度以往的營銷活動進行比較,會發現品牌將之前的營銷線索串聯起來了,并且逐漸深化了廣告傳達的價值理念。
六一節“放過孩子吧,百度APP不想營業”,一句大膽的吶喊,發泄出大家苦作業久矣的心情;父親節“別問百度,回家問你爸”,不但是皮一下的機靈,更帶來與家人關系的思考,關注沉默的父愛。
又比如“答案”這個關鍵詞,也在高考季廣告中以“愿你不必百度,也能找到答案”的形式出現,這次“感情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更是將內容高度提升到“愛是什么”。
點擊觀看百度高考微電影《答案》
同樣是反套路,但層層遞進,一次比一次更深進行人性的剖析,潛移默化中構建出與消費者對話的情感溫室,強化了目標群體對品牌的價值認同。
左右滑動查看9張七夕海報
通過連續的營銷動作,持續的營銷線索,營銷系列構建起消費者認知穹頂,強化了目標群體的品牌印象,不止這次傳播活動,甚至之后提到“反套路”、“欲擒故縱”“答案”這些關鍵詞,都會引發用戶聯想,產生長效傳播價值。
并且,百度也并沒有只是口頭上說說,而是真正有行動起來,比如這次在運營端匹配的搜索關鍵詞,給大家愛的溫馨提示,真的非常圈粉。
▼
一種營銷思路如何發散出不同的營銷策略,百度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無論是“百度APP不想營業”,還是“別問”,雖然都是反套路操作,但都根據不同的節日特點進行了策略上的調整。而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廣告中的人性關懷,讓消費者代入到品牌構建的價值體系中來,這才是百度能夠一次又一次精準擊中消費者最根本的原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