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竅案例 丨 每只包子都是作品,這家店火得不講理
之前開竅君推過一篇案例是關于戰勝麥當勞的美國漢堡王-shake shack的,排隊的場景是這樣的。
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居然有人敢和這樣的品牌叫板,把店開到shake shack的隔壁,然后居然也出現排隊的場面,而隔壁的漢堡店……短短幾周時間,銷售額就突破了2億,這家叫Tom's BaoBao的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其實Tom's BaoBao在中國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杭州有名的甘其食,每天賣20萬包子,全國100多近200家分店,2013年時還獲得過天圖資本8000萬投資。自稱為“一個做包子的”的童啟華,如何帶領包子店走向全世界的呢?
1、尊重每一只包子
選材不惜成本:
多年來,甘其食致力于讓食材保留天然的味道,高品質、綠色、健康是所有原材料選擇的唯一標準。
肉源,從金鑼到雛牧香,力求肉質最好;
蔬菜,經過重重篩選確定花王菜和矮腳青,但因矮腳青偶有苦味,又撇棄了。他還設計冰水殺青系統了,讓經高溫水綽的青菜仍保持翠綠。
蒸籠,定制福建深山中竹籠匠人的手編竹籠。
包子若是離開蒸爐2小時內沒售出,必須報廢。
這樣的不惜成本,跟麥當勞薯條炸的時間超過7分鐘就得倒掉有得一拼,這是對食物的極致追求,對食客最大的尊重。
產品嚴格控制:
香菇菜包里的香菇必須選取大小幾乎相同的,青菜只要10到20厘米之間的。
60g面皮,40g餡料,誤差不超過正負2g,這在以前,就是最好的面點師傅也只能把誤差控制在5g以內啊,而他的每個員工都能做到這樣!
每個包子褶子數16-22個,還要看封口、外觀是否合格。
如果這些包子質量不達標,也必須報廢。
4年的研究時間,童啟華把產品做到像麥當勞一樣標準化,把每個包子做到極致,做成藝術品,只為保證同時出籠的每一個包子都是同樣的美味。
2、尊重每一做包子的人
童啟華建立一所包子學校,一方面從技術層面教會員工做出好包子,另一方面讓員工認同并熱愛做包子的事業。他想讓員工們因身為“阿甘”(甘其食的員工)而自豪。
“我覺得做包子的人不應該低人一等,他們同樣應該被關注和尊重。我們的團隊是共同去創造價值。”因此,他為“阿甘”們提供了很好的食宿,定制上鋪,以保證上鋪的人翻身的聲音不吵醒下鋪,每個宿舍配一個清潔阿姨,以同行1.5倍的待遇給員工,毫無保留傳授技藝。
每個包子師傅的名字都會做成牌子放在透明廚房的前面。
這樣的企業,就連全世界最早學會包子手藝的外國人Jhonny也主動加入。
3、尊重每一吃包子的人
童啟華要求第一籠包子必須在 6點半前出籠,以確保早起的人兒能有暖暖的早餐。并且要求任何交易都要在12秒內完成,給顧客以快捷的購物體驗。
而今年新開的由國際設計團隊設計的三代甘其食以及哈佛旁的Tom's BaoBao是這樣的……
這簡直是咖啡店啊!
聽說除了豆漿,還賣起精釀啤酒了,而Tom's BaoBao取了當地的龍蝦,賣起龍蝦陷的包子!
童啟華帶給食客們不僅僅是包子了,還有享受生活的態度。
開竅時間:
1、尊重包子、熱愛包子:熱愛你所做的
童啟華花了四年時間研究包子,以麥當勞的標準嚴格要求包子,只為將包子做到極致的美味,做出小時候的味道,做成受人尊重的藝術品。
童啟華對美味的認真,對包子的執著,對做受人尊重的包子的熱愛,得到了消費者的人民幣選票。正如愛默生所說的“Bent toward your goal, the whole world will make way ”當你向一個目標撒腿狂奔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步。
2、尊重做包子的人:商業是善的藝術
善待員工,尊重員工,也是尊重自己的事業。只有讓員工有歸屬感,感受到企業的真心,才會全心全意為企業著想,這樣出來的產品才會真正的好。童啟華對員工的好,讓員工把做包子當成一種樂趣,也舍不得離開。甘其食的離職率只有5%,只有其他餐飲業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3、尊重吃包子的人:讓消費者享受美好。
無論是美食,還是美好生活,童啟華讓吃包子的人感受到尊重,感受到更高層次的滿足,享受美好,因此,消費者都會樂于埋單。
童啟華說,“你認為漢堡是標志性的美國食物,那么包子就是經典的中國傳統食物,更是一種跨國文化的交流、溝通。”
期待童啟華把包子鋪做成麥當勞般鋪遍全世界
- 今天你開竅了嗎? -
以上觀點為【開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微信號ID:hopetopkaiqiao)
- END -
用核桃的方法論
推薦“有情、有趣、有用、有品”
且散發“真、善、美”的品牌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