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市場:海康威視與華為、小米的新廝殺
一直以來,安防都是公眾較為關注的話題。不過,很多人對于國內安防產業的發展,卻知之甚少。
其實早在2004年,國內的安防產業就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國家的平安城市政策推動下,國內21個城市啟動了科技強警示范城市的建設工作,極大的推動了安防產業的發展。而近年來智慧城市的建設,又給安防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AI技術的推動下,安防行業智能化的趨勢已經顯現,智能安防產品也滲透到多個行業。比如,智能家居領域的智能攝像機產品,就因為貼心的AI服務功能而受到消費者的好評。
而在智能攝像機產品受到用戶熱捧后,智能安防市場競爭也由此變得更加激烈。國內家庭智能安防市場中,主打智能功能的新興企業,也開始以自己的優勢奪食市場。
圖片來自Canva
家用智能安防成新風口
在建設平安城市政策推動下,國內安防企業早在2005年就開始嘗試將AI技術和安防產品融合。不過,由于早期AI技術還很不成熟,技術應用也一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AI技術在安防產業的應用僅局限于移動偵測技術。不過,2015年在AI技術大爆發后,安防行業與智能技術的結合開始進入快車道。
時至今日,AI技術和安防產品的融合已經漸有成效,且技術融合仍在不斷加速。同時,AI技術也帶動了智能安防行業的發展,市場潛力也不斷躍升。智研咨詢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國內智慧安防市場由1100.5億元增長至2590.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3%,增長迅猛。
在智能安防市場增長的同時,智能安防產品也逐漸走近尋常家庭。隨著居民經濟收入提高,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同步提升,同時對安全問題也更加重視,尤其是孩子和老年人的安全問題得到了更多關注。
但在過去,由于缺乏合適的產品,孩子、老年人的安全情況很難適時的掌握。而家庭智能攝像機產品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直接帶動了家庭安防市場規模的增長。
據MarketsandMarkets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家庭安防市場規模達到了455.8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747.5億美元,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智能安防市場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很快就引起了其他領域企業的關注。比如,國內的華為、小米等智能硬件企業先后入局,都想要在智能安防市場分得一杯羹。不過,和傳統安防企業不同的是,華為、小米的智能安防產品面向的是C端用戶,以AI人臉識別、哭聲識別技術為家庭安全生活保駕護航。
而在智能硬件企業入場后,家庭智能安防市場的競爭也必然加劇。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傳統安防企業自然不愿意錯失市場,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安防產品,以圖穩固已經有的市場份額。
老牌安防企業掀起AI浪潮
國內安防行業中,海康威視是老牌企業的代表。從2001年成立至今,19年的技術積累讓海康威視在安防行業居于領先地位。IHS Markit數據顯示,海康威視占據了全球37.94%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視頻監控設備銷量首位。
不過,安防市場的亮眼成績,并沒有讓海康威視高興多久。很快在AI技術的沖擊下,海康威視也不得不向新技術產品轉型,將攝像機產品與AI技術進行融合,推出智能攝像機產品。
比如,海康威視推出的AI泛智能抓拍筒型網絡攝像機,融入了人臉抓拍、人體抓拍、道路監控等智能監測功能,使得產品擁有了更多的應用場景。
而在家庭智能安防領域,海康威視也推出了螢石系列產品,向家庭智能安防市場進軍。比如其推出的螢石智能家居攝像機,就使用了人形智能檢測、動態識別等AI技術,通過AI技術賦能,入局家庭智能安防領域。
同時,海康威視推出主打AI技術的攝像機產品,開始面向C端布局,以增加其營收渠道。而AI技術風口的到來,也給海康威視、大華集團這些傳統安防企業,造就了全新的機遇。
不過,國內家庭智能安防市場的巨大潛力,也讓海康威視、大華集團面臨新的對手。比如國內的華為、小米這些智能硬件企業,也開始通過IOT生態產品,在智能安防市場展開布局。
華為、小米意圖彎道超車
國內家庭智能安防市場中,華為、小米等智能硬件企業以IOT生態聯動的優勢,和海康威視等傳統企業爭奪市場。
在華為、小米等企業主打的IOT生態中,智能安防攝像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例如華為的海雀全景攝像機產品,支持HiLink生態,可以和手機APP連接,同時也能接入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智能產品,形成整體生態的聯動。
而擔任安防重任的智能攝像機,能夠將智能門鎖等家居產品和智能手機聯動,是打通安防和智能服務的關鍵,同時也是華為、小米在智能安防市場的競爭優勢所在。
此外,華為、小米在智能安防行業的優勢,也不僅體現在生態方面。在產品功能服務方面,小米智能攝像機、華為的海雀全景攝像機的使用功能更加新穎、細致。比如,小米的小白攝像機,搭載了“小愛同學”的語音互動功能,并具有海量的有聲讀物,能為兒童提供啟蒙知識。
和老牌企業相比,華為、小米主打AI生態、多樣化服務的智能安防產品顯然更受年輕消費者喜愛。不過,海康威視等老牌企業在攝像機技術方面仍有經驗積累的優勢。
而在比拼技術實力的AI領域,受到市場好評的AI移動追蹤功能,很快就成了智能攝像機產品新的競爭點。比如華為海雀攝像機就因為推出了AI移動追蹤功能,而受到市場好評。
AI移動追蹤成新戰場
目前的家庭智能安防市場中,具有AI移動追蹤技術產品更受歡迎。比如華為海雀、螢石云臺攝像機,都擁有AI移動追蹤功能,能夠識別并追蹤兒童、寵物動態,具有更強的安全防衛能力。
和普通智能攝像機產品相比,用戶對具有移動追蹤功能的產品更加滿意。華為海雀的用戶也表示,海雀的動態追蹤功能可以在家里出現陌生人時,更好的進行事后錄像回放,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AI移動追蹤技術得到市場認可后,智能攝像頭產品提供商也必將發力識別追蹤技術研發。但就智能安防產品來講,新老玩家各有優勢。比如,在識別技術方面,老牌安防企業具有的攝像技術優勢,能夠為產品動態識別的錄像功能提供質量保障。相比之下,主打智能生態的企業的優勢在于細致的服務功能。在APP體驗、智能交互方面,新興的智能生態企業,表現更為出色。
不過,代表新興玩家的華為、小米,想要通過生態服務,在和海康威視等老牌企業的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還有待市場考量。但可以預見的是,在AI移動技術追蹤的新戰場,AI技術的競爭只會愈演愈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