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藝龍接連盈利:勝利與壓力并行
配圖來自Canva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整個旅游行業(yè)受到較大的沖擊,在線旅游平臺也不例外。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虧損成了在線旅游平臺的普遍現象,此時,港股上市的同程藝龍卻傳來了捷報——連續(xù)兩個季度獲得盈利。
根據近日同程藝龍發(fā)布的財報可知,在全球上市OTA公司中,同程藝龍是唯一兩季度連續(xù)盈利的公司。
財報再傳捷
在國外老牌OTAExpedia、國內OTA巨頭攜程都在疫情下持續(xù)虧損的2020年,同程藝龍卻脫穎而出,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同程藝龍發(fā)布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二季度同程藝龍營收12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七成以上。雖然受疫情影響二季度營收數據與去年同比下降幅度仍較大,但與第一季度相比上漲了19.4%。
而繼一季度實現盈利后,第二季度凈利潤達到1.96億元,較第一季度的7808萬元環(huán)比增加151.2%。而根據財報來看,這是由于同程藝龍在交通和住宿兩大主要業(yè)務上一直處于回暖的趨勢。
第二季度同程藝龍住宿預定收入為3.84億,環(huán)比一季度提升了67.8%;交通票務收入7.26億,同比下降幅度也由一季度的45.4%放緩至22.5%。
另外,同程藝龍的MAU(月活躍用戶)已回升至1.76億,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MPU(月付費用戶)達到1860萬,用戶付費率也基本恢復至2019年第一季的水平。
而月活躍用戶的恢復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積極信號。隨著旅游業(yè)的復蘇,下半年即將迎來旅游旺季,而月活用戶的恢復可以極大程度的帶動平臺的付費轉化率。這樣一來,同程藝龍下半年營收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對此,同程藝龍異常自信,并預計第三季度仍將保持盈利狀態(tài),調整后凈利潤將擴大3億至4億之間。
同程藝龍能在“旅游業(yè)寒冬”之際保持兩個季度盈營收為正,又在行業(yè)回暖后表示盈利將持續(xù)擴大,信心滿滿的背后,同程藝龍的底牌不可小覷。
逆勢盈利的底牌
同程藝龍能夠在疫情期間實現盈利,低線城市的布局功不可沒。
同程藝龍從一開始就聚焦低線市場。據最新一期業(yè)績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同程藝龍注冊用戶中來自非一線城市的約為85.9%,微信平臺新付費用戶有約63.1%的來自三線或三線以下城市,較2019年同期的61.5%有所增加。
低線市場在本次疫情中率先恢復生機,作為一直布局下沉市場并在業(yè)內保持領先優(yōu)勢的同程藝龍,也成為了此次疫情最大受益者之一。
另外,同程藝龍低線城市的酒旅市場在二季度出現了一定增長。僅七夕一天,低線城市國內酒店預訂量較去年七夕增長了近40%,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
不難看出,由于同程藝龍在自身業(yè)務上有著差異化的布局,主攻低線城市讓它占據了一定的天然優(yōu)勢,從而具備了在此次疫情攻堅戰(zhàn)中先于同行復蘇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同程藝龍的盈利除了在下沉市場得到了增長點外,也得益于它延續(xù)了一季度低成本運營模式。
同程藝龍低成本的運營方式主要是將住宿訂單自動履約化、在線客服標準化等,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人效比,進而提高經營效率。目前,同程藝龍實現了較高程度的自動化,住宿訂單履約有90%以上都是無人觸碰自動完成,交通票務自動化比例達到95%。
除此之外,騰訊旗下平臺各入口,也為同程藝龍?zhí)峁┝俗罹叱杀拘б婕胺€(wěn)定的流量,實現了同程藝龍穩(wěn)定的流量來源。
自動化覆蓋率的提升和騰訊的持續(xù)供給,使同程藝龍在疫情期間得以控本增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僅靠騰訊供給的流量過于單一,為了實現流量來源的多元化,謀求更大的利益,同程藝龍也在第二季度加大了新流量渠道的拓展。
多渠道擴充生態(tài)
騰訊之外,如何獲取性價比更高的新流量,是同程藝龍目前發(fā)展的一大問題。
疫情期間,同程藝龍與主流手機廠商合作獲客,其中包括華為、OPPO、vivo等,雙方在聯合活動、生態(tài)建設、IoT等多場景展開合作。其中,在與vivo合作的“單單有禮”活動中,同程旅行快應用日活躍用戶量提升15倍。
除此以外,同程藝龍與地方政府、旅游景點開展合作,推出“旅游+直播”活動,與直播平臺合作伙伴共同開發(fā)內容以探索多樣化流量渠道。另外線下也是同程藝龍獲取流量的渠道之一,比如與酒店、汽車運營商及旅游景區(qū)合作加碼線下流量獲取。
由此可看出,無論是微信、平臺、還是其他新興流量渠道,同程藝龍在獲取流量增長的同時,始終是圍繞著最初的下沉戰(zhàn)略,進一步擴大下沉市場的份額。而2020年第二季度,同程藝龍來自非微信渠道的月活躍用戶增速已經快于微信渠道。
在旅游市場經歷疫情重創(chuàng),逐步回暖的過程中,有一個可預見的趨勢是,出境游會暫時銷聲匿跡。這也導致許多旅游平臺必然會將重心放在國內市場,而國內旅游趨勢也發(fā)生了變化,下沉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這意味著競爭對手將會瞄準下沉市場。
雖然同程藝龍已經在加快布局,在流量來源等方面積極求變。但不可否認的是,老牌企業(yè)無論是造血能力還是品牌影響力都更勝一籌,同程藝龍的未來發(fā)展也充滿壓力。
優(yōu)勢背后競爭加劇
在未來發(fā)展中,想要持續(xù)盈利,同程藝龍還需展示出自己更為長遠的發(fā)展策略和競爭思路,而在面對同行眾多的國內旅游市場時,同程藝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優(yōu)勢是什么呢?
首先,同程藝龍有著下沉市場的先發(fā)優(yōu)勢。微信也是同程藝龍下沉市場的一大助力,微信在下沉市場有著極高的滲透率,這也幫助同程藝龍解決了用戶觸達這一難題。
其次,發(fā)力增量較大的票務業(yè)務市場。由于下沉市場汽車票務規(guī)模很大,但線上轉化率很低。同程藝龍就在傳統飛機、鐵路票務之外,發(fā)力票務業(yè)務。
最后,在科技化為線上旅游行業(yè)賦能。利用科技基因,同程藝龍在優(yōu)化用戶一站式旅行體驗的同時,不斷推動產品和服務創(chuàng)新,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出行需求。
如與旅游目的地共同推出“全域通”項目,綜合運用VR、3D、AI等技術,整合本地化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為游客搭建了目的地“全域旅游+智慧出行”平臺,提供一站式優(yōu)質旅游服務。
不難看出,同程藝龍一直在做多項準備來應對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疫情讓同程藝龍的核心能力得到了體現,同時也將其推入了更為激烈的競爭中。
同程藝龍面臨的壓力,首當其沖來自于行業(yè)老大哥攜程。8月中旬,京東與攜程正式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京東平臺的用戶流量開放給攜程,在日常運營及精準營銷方面為攜程旅行產品供應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旅游和零售領域的兩大巨頭達成合作,無論是在用戶流量、渠道資源、跨界營銷、商旅拓展、電商合作等方面都更勝一籌。
不僅如此,在旅游業(yè)復蘇后,各大旅游平臺都在積極布局旅游生態(tài),進行各種花式自救,周邊游、任性飛等活動層出不窮,這無疑給同程藝龍帶來了競爭壓力。
總體來說,雖然同程藝龍在競爭上面臨許多壓力,但由于它差異化的運營模式,使它目前趨于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同行們在實現基本的業(yè)績復蘇之后,目光勢必會轉向內部。面對百廢待興的旅游市場,能否再次脫穎而出,同程藝龍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