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喜茶“賣瓜”,奈雪也玩起了嘻哈
在這個以95后、00后為消費主力的時代,品牌如何進行花式營銷,恰到好處地吸引消費者眼球,自然成為了品牌的一項重要營銷課題。
就如釘釘從“在線求饒”到順勢祭出二次元釘哥釘妹虛擬偶像,亦或是RIO跨界英雄墨水推出的“墨水味雞尾酒”,都將營銷玩出花。 新奇的是,新式茶飲品牌「奈雪」,在近日也開始“放飛自我”,創意地為一只「瓜」唱起RAP,吸睛效果爆棚。
一、制造營銷新鮮感,提升傳播力
品牌在營銷上布局花式玩法,從本質上說,其實是向年輕人靠攏的舉動,通過更年輕化的語言緊跟潮流步伐,使品牌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8月7日,奈雪的茶推出「霸氣綠寶石瓜」系列新品,作為第三年回歸的奈雪首創季節限定產品,官方在營銷上并沒有怠慢,出奇的針對新品玩起了新花樣,為一只“瓜”唱起了rap。
僅30s的廣告中,品牌將新品原材料的優質程度及獨特口感賣點巧妙地融入其中,就如“綠寶石瓜完美的飽和度”、“全新烏龍茶底”,配合rap整體帶感的節奏,讓人不自覺地抖起腿來。
(本文圖片來源于奈雪官微)
從營銷層面上說,奈雪為一只“瓜”唱起rap,不僅大張旗鼓地展現了產品核心賣點,也借嘻哈的創意表現方式,制造了一出營銷上的新鮮感,無形中豐富了粉絲的“夏日吃瓜體驗”。
與沙雕式廣告的原理相似,之所以沙雕營銷在近幾年受到眾多品牌追捧,很大程度上在于這一輕松化、娛樂化的氛圍更容易促成病毒式傳播。 而此次奈雪「霸氣綠寶石瓜」campaign,其rap的帶感節奏魔性十足,在提升傳播力的同時,也變相為新品帶去一波關注度。
不單如此,在TVC中,品牌還嘗試將新品特點和生活態度相結合,用傳統快板+rap嘻哈傳達出“人生的常態就是吃瓜”、“放平心態面對自己的瓜”,凸顯品牌佛性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強化新品記憶度,借rap撬動年輕族群
無論是偏向于調侃、逗趣方向的沙雕營銷,還是品牌將新品通過rap的形式來做傳播,在某種程度上,販賣快樂,是最討巧的營銷傳播方式之一。
早在前段時間,喜茶就曾在B站發布了一段魔性「喝瓜MV」,在畫風上可以說是滿滿的上世紀80年代既視感,為其多肉玫瓏瓜、玫瓏芒芒甘露兩款新品預熱。
在玩法上,品牌借助極致土味的草綠色調、自賣自夸的廣告詞,與一向走精致文藝的喜茶形成巨大的印象反差,收獲了一波消費者注意力。
同樣是針對“瓜”,喜茶的土味風和奈雪的嘻哈風,本質上就是制造新鮮感的過程,區別不同的是,奈雪傳統快板+rap嘻哈的方式,相對來說更具有用戶洞察。
從2017年《中國有嘻哈》大火,說唱文化漸漸被眾多年輕群體所追捧,品牌將新品推廣用rap的形式進行“包裝”,無形中與年輕消費者玩在了一起。
一方面,品牌通過更加年輕化的社交語言,撬動了年輕族群,同時也借嘻哈的創意方式,間接強化了用戶對品牌新品特點的記憶度;除此之外,品牌并沒有放棄在social化平臺上的營銷造勢。
8月5日,奈雪聯動煌上煌、好歡螺、湯達人等一系列快消品牌,為其新品「霸氣綠寶石瓜」預熱。 不僅有對標綜藝《樂隊的夏天》釋出“吃瓜的夏天”,還有“高仿版”《明日之子》、《說唱聽我的》,巧妙地聚焦熱門綜藝、嘻哈元素,最大程度上獲取年輕消費者關注。
依托前期極具綜藝風的預熱造勢,8月7日,品牌更是為新品量身打造了《夏日瓜瓜樂》快板嘻哈,瞬間將「霸氣綠寶石瓜」campaign聲量推向最高潮。
三、保持品牌活躍度,花式營銷促成新品轉化
Social化平臺造勢+創意的年輕化表達,可以說是新式茶飲品牌一項常用的營銷組合拳,事實上,縱觀近幾年的營銷案例,rap這一創意的表現形式其實并不少見。
就如去年11月,滴滴就魔性改編《野狼Disco》,通過嘻哈+科普的方式,在接地氣之余寓教于樂,緊抓受眾獵奇心理的同時,也為品牌營銷帶去了十足的趣味性。
亦或是肯德基在B站上線的一支魔性rap,通過融入各種鬼畜剪輯和網絡梗,在魔性洗腦的過程中宣傳肯德基新品「王炸雙子桶」,拉近與年輕人的內心距離。
本質上,滴滴和肯德基同樣都是借rap的創意形式達成品牌或產品信息的軟植入,區別不同的是,對于競爭激烈的新式茶飲行業,奈雪此舉更多的是保持品牌活躍度。
單論新式茶飲,品牌間的同質化逐漸凸顯,喜茶、樂樂茶、茶顏悅色等行業黑馬層出不窮,品牌若想持續收割消費者注意力,從“網紅”品牌向“長紅”過渡,就需要借花式營銷玩法,保持品牌活躍度。
可以注意到,在營銷上,奈雪緊跟喜茶「賣瓜」campaign,出奇地為一只“瓜”唱起rap,一方面制造出營銷上的新鮮感,收割用戶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品牌在行業內的活躍度。
然而,此次奈雪推出「霸氣綠寶石瓜」系列新品,保持活躍度只是其一,背后透露出的是品牌借花式營銷玩法,促成新品銷量轉化的營銷過程。
對于品牌而言,任何營銷的最終目的都是最大程度上實現產品銷量轉化,奈雪同樣不會例外;例如前期預熱中,奈雪所釋出的花樣互動玩法、抽送100元奈雪心意卡福利等。
傳統快板+嘻哈只是品牌為新品造勢的一個創意表現方式,變相將產品賣點深度植入于用戶心智之中、促成一波新品銷量轉化才是營銷的關鍵所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