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青蛙”是一場賽博空間的網絡快閃!
今年七夕情人節的主角不是情侶,而是這只讓單身狗狂歡的“七夕青蛙”。
“我是您親友為您預定的七夕青蛙,我現在要開始叫了,孤寡孤寡孤寡……”復讀機一直是人類的本質,只是被“孤寡青蛙”重新演繹之后,它又有了新的樂趣和意義:
它看起來是娛樂,本質卻是社交商業化的陰謀。
在被嘲諷者一臉懵逼的時候,這只“孤寡青蛙”早已經成為今年七夕的爆款,演變成一種明碼標價的網絡服務。在淘寶上,“孤寡青蛙”服務從幾毛到幾塊不等,流程相當規范。
添加好友-介紹本蛙-直接開呱-孤寡孤寡,一套流程下來十分流暢,目的就是為了給“單身狗”造成一萬點傷害。
但對于“孤寡青蛙”們而言,出現在許多“單身狗”的聊天列表中也算擴充私域流量庫存的陽謀。無論你是拿它來帶貨還是用來交友,社交圈變現有一萬種方式,孤寡青蛙背后體現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愿意參與這場游戲的玩家們,究竟代表著哪一種趨勢的崛起?
借助亞文化火起來的“迷因”
“網絡迷因 (Internetmeme)”(又稱“網絡爆紅”)指某個理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聯網用戶間傳播的現象。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它有點類似于“圈兒內笑話”也就是只有大批互聯網用戶知曉的、最前沿的、引人關注的信息。
“孤寡青蛙”無疑是新一代的網絡迷因,公共IP式的存在。不過,這種自帶流量的公共IP并不穩定,很快,它又引發了新一波的創作熱潮。
有嘲諷單身人士的“孤寡青蛙”,就有應對這種嘲諷而誕生的“不孤鳥”?!肮鹿亚嗤堋迸c“不孤鳥”成對出現,在特定節日紅極一時。
而“孤寡青蛙”也有原型,它是同樣自帶自嘲特性的“悲傷蛙”的衍生變體——一個“暴風哭泣”的丑萌的重口味卡通形象,自帶悲傷感情色彩的它,很早就是單身人士自我嘲諷的載體,并因此風靡全球。
其實,孤寡青蛙的火爆并非是娛樂作祟,而是情緒經濟帶來的巨大紅利以及年輕人用創作力反抗的結果。
悲傷蛙誕生于戾氣極重的4chan平臺,而“孤寡青蛙”自嘲式的爆紅,也迎合了當下年輕人人艱不拆、累覺不愛的喪文化。富有創作力的他們,都想找到一種新方式為自己的生活開脫。
在加上隨著網絡亞文化的發展,年輕網民們樂于對于傳統進行戲謔式的解讀,不想再作為主流價值觀的附庸,而在口口相傳的共鳴聲中,類似孤寡青蛙這樣的網絡迷因逐漸取得了難以撼動的一席之地。
線上快閃:聲勢浩大的賽博狂歡
孤寡青蛙隨熱點洶涌而來,隨著熱點消失急流勇退。從營銷角度來看,它是另一種流行的營銷思路的延續,比如,前段時間流行的快閃玩店法。
無論是大牌還是小眾,品牌都會在商業發達的地區設置臨時性鋪位,采取品牌游擊店的做法。
這些快閃店引人注目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因為富有創意的陳設布置和氛圍營造,或是因為有趣的人店互動,又或是因為差異化的商品銷售。但最大差異性還在于,它短暫,轉瞬即逝。
在實體零售業低迷的當下,快閃店用視覺創意抓住消費者短暫情緒,并以過時不候的玩法實現品牌訴求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而孤寡青蛙,則是由年輕人集體創作而產生的另一種新的網絡快閃。
這場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為何會火的網絡狂歡中,無論是抓住商機,提供服務的商家,還是主動加入這場荒唐鬧劇中的普通人,都共同將這場賽博空間中的集體創作與表達,打造成人人參與的網絡快閃。
相較于快閃店是品牌們主動策劃行為規范,在這場沒有人統一領導和策劃,甚至參與者的目的都是五花八門的孤寡青蛙活動當中,每個參與者都保持著行為一致性,情不自禁地遵循著“你好——我開始了——孤寡xN”的固定流程。
流程轉瞬即逝,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時,基于相同文化共鳴對創造與表達的渴求,它不僅神不知鬼不覺地實現了對參與者的“規訓”,還帶來了“不孤鳥”這樣的衍生品,以及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的各種有趣內容與創意。
總之,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賽博狂歡中,無論是提供虛擬服務的商家,還是主動成為“自來水”的我們自己,也都在一聲聲的“孤寡”中完成了這短暫的“行為藝術”,并各自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注意力經濟,快閃不該成為“節日限定”
沒錯,和快閃這種只有發起者沒有組織者的嬉皮行為相同;網絡快閃,也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
也正是因為藝術本身就沒有各種繁雜的條條框框,才能讓創意成為更真實的需求,給孤寡青蛙的發展創造了空間。
不過,僅僅是一句青蛙叫聲的諧音就能掀起一場年輕人的網絡狂歡,以情緒消費為主的“快閃”品牌傳播真的那么有效嗎?
2016年,知名方便面品牌統一專門打造了人氣系列廣告《小時光面館》,并聯合廣告拍攝的實景取材地喀布貍創意料理居酒屋推出快閃店,限時供應《小時光面館》中的創意料理。
在統一這場社交傳播戰役啟動后,其銷售額增長了37%,也同時帶動了其他統一速食面的業績,但這種套路并不是總是有效。
曾經在鄭州出現過一家主打近年風靡的“斷舍離”文化的“斷茶”,以“毒雞湯”的方式提醒消費對象:告別不切實際的、不適合的過去,開始有益身心的新生活。這家店的茶飲只送不賣,為期十天,
不過,這家在形式上模仿在此之前不久爆火的“喪茶”(由微博網紅“王三三”代言的快閃茶飲店)的飲料店,不僅沒有收獲名氣和收益,還變成了玩完就消失、入不敷出的失敗案例。
品牌營銷可以借助“快閃店”式的方式收獲一波人氣,但如何更加精準持久地留住消費者,而不只是獲得曇花一現的流量,則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
回歸到孤寡青蛙當中。七夕節的本意是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令人感到沮喪的“悲傷蛙”經過戲謔的解讀過后就成了反恩愛、反“虐狗”的另一種存在。
正是這種反向解讀成“孤寡青蛙”的操作,為網民們搭建了情感溝通的平臺,“孤寡青蛙”的形象,就這樣有選擇性地與七夕節之中被網民們刻意放大的自嘲情緒嫁接了起來。
在這條隱形的驅動力下,大家通過自己的方式助力著這一行動。只是,過完這個七夕,“七夕孤寡”火了,而下一個營銷節點,誰又將被帶火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