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墜的優信:全國購失靈了?
配圖來自Canva
此前,優信陸續剝離一成購、優信拍、金融等業務,力推全國購業務。而今,優信賴以生存的全國購業務業績不樂觀,在疫情、外部競爭影響下,更顯得力不從心。
近日,二手車在線商城優信集團發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優信2021財年第一季度營收6220萬元,同比下降84%。非GAAP下調整后凈虧損1.57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137億元。
相比疫情較為嚴峻的前一季度(一月份至三月份),優信整體營收沒有增長反而環比、同比都下降不少。優信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4月26日,優信才調整財年的截止日期)顯示,總營收為1.039億元人民幣(約合147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為3.358億元人民幣。
顯然,二手車市場回暖之際,優信還在疫情寒冬里掙扎。
二手車市場回暖
幾個月前,突發疫情給汽車行業,特別是依賴線下渠道的二手車市場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1-6月全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551.64萬輛,累計同比下降19.61%,降幅進一步收窄;交易金額為3394.28億元,累計交易額同比下降21.72%。
好在國內疫情管控得當,汽車業積極復工復產,加上利好政策助推,二手車市場逐漸回暖。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收入縮減且入不敷出,而這時二手車商開展的優惠活動,正中消費者下懷。因為比起新車,二手車門檻更低、性價比也高,二手車需求大幅增長,二手車經銷商也算因禍得福。
另一方面,為了加快復工復產節奏,也為了促進消費,國家確定了二手車經銷增值稅減按0.5%征收的規定。
根據《關于二手車經銷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公告》顯示,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改為減按0.5%征收增值稅。
減稅增收的政策利好,市場需求和銷量情況有所好轉,二手車市場逐漸回到疫情前的增長狀態。不過,優信似乎沒能隨著市場回暖而緩過勁來。
優信仍深陷寒冬
成立多年,優信二手車長期處于虧損擴大與現金流緊張等問題中。
財報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9年,其虧損額分別是13.9億、27.4億、15.3億、19.9億。另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優信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從上一季度的3.425億元人民幣(約合4840萬美元),減少至2.408億元人民幣(3410萬美元)。
本以為在一系列的“業務大甩賣”后,優信能走上盈利正軌,不料受疫情影響優信2C交易量同比下滑,營收持續降低,仍在虧損寒冬里掙扎。
優信2021財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優信2C業務收入為5170萬元(折合730萬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41億元。其中,傭金收入為人民幣2860萬元(折合40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7890萬元;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2310萬元(折合33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6210萬元。
傭金收入、增值服務收入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交易量和GMV的減少。財報顯示,第一財季優信2C交易量為3887輛,低于去年同期的24585輛;2C交易總額為4.26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8.64億元。
顯然,雖然優信力推全國購模式,但是疫情攻勢太猛,之前可行的全球購模式,也難以抵御突如其來的市場噩耗。而且,即使是在市場在回暖的階段,優信還是舊疾難愈,對于交易量有心而無力。
另外,由于業績不好看,優信股價繼續走低長期飄綠,而市值也已經縮水到了極致。優信股價為0.88美元(2020-09-09美東時間),總市值為2.62億美元,相比上市之初的近28億美元市值,已經大幅跌去約90%。
從當前營收數據來看,優信想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壓力不小。不過,好消息是優信為應對疫情而做的降本增效舉措,有了些許成效。
縮減成本,高強度節流
降薪、裁員、停工待崗……為抗擊疫情帶來的沖擊,二手車平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縮減各項開支保存實力。
為此,優信也采取了靈活辦公、裁員、降薪等舉措。而積極調整后,優信營銷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都實現了大幅度縮減。
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銷售與營銷費用同比下降60.6%,至人民幣1.158億元(1640萬美元);一般管理費用同比下降29.0%,至8690萬元人民幣(1230萬美元);研發費用同比下降28.5%至人民幣2280萬元(320萬美元)。
也因為成本降低,優信本季度虧損小幅縮窄,緩步邁向盈利正道。財報數據,非GAAP下調整后,優信凈虧損1.57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137億元。更重要的是,疫情期成功降本增效,也向外界展現了優信作為一個頭部二手車平臺的管理實力。
當然,從電梯間里禁聲的二手車平臺不止優信,還有瓜子二手車、人人車。
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宣布,對集團崗位施行階段性薪酬和假期調整方案,調整暫定涉及2020年2月、3月兩個月的薪酬;還有網絡傳言,人人車雖然未曝出因疫情裁員,但員工薪資打5折。
方今,疫情影響告一段落,“縮衣節食,囤糧過冬”的二手車平臺也開始盤算,如何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增強競爭優勢,以期盡快重振旗鼓。
自建二手車庫存“開源”
剝離一系列業務后,面對外界質疑,優信推出全國購擋住了悠悠眾口。只是,隨著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平臺紛紛加持全國購模式,優信只剩全國購一個砝碼顯然不夠穩妥。
單從月活量來看,瓜子二手車月活量已是優信的三倍之多,誰強誰弱一目了然。極光iAPP近日發布App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5月二手車電商平臺活躍用戶量前四名分別為,瓜子二手車優信二手車、人人車、淘車二手車,月活躍用戶量分別為689.82萬、200.57萬、60.74萬、10.9萬。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優信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琨表示:從強金融驅動到產品和服務驅動的轉變,優信更加專注于提供高性價比的二手車和優質的購車服務。
而在新財報里,優信將“專注于提供高性價比的二手車和優質的購車服務”的目標,進一步明確成“優信準備自建二手車庫存”的行動。
自建二手車庫存意味著,自家出售的二手車質量有保障,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優信提高購車服務的目的。正如優信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琨所說的:在市場上挑選二手車,采購這些車輛,并安排整修和翻新,使其升級到全新狀況,然后再出售給客戶確保了車輛品質。
但是,從做平臺連接車商、客戶到做自營收車業務,模式的改變必將面臨資金投入問題。據悉,人人車此前也上線了與此類似的包賣業務,但因資金不足而停滯。再有,優信作為B2C平臺,自營收車業務必然與車商形成競爭關系,好不容易建立好的合作關系必然會受影響。
不可否認,如果優信自建二手車庫存業務能夠順利運行,那其又將成為全國購之后的一大“利器”。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競爭,二手車市場當然也不能免俗,而自建二手車庫存業務也難免,會成為二手車平臺爭先占領的陣地。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