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首富不好當,故事還不好講嗎?
9月8日,農夫山泉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漲85.12%,報39.8港元/股,總市值達4400億港元。
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的身價也隨之飆升,短暫的超越馬云當了半個小時的中國首富,還連上了兩條熱搜。
鐘睒睒當時的心理肯定是:這中國首富還真不好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個賣礦泉水起家的企業,究竟是怎么從“有點甜”做到“有點錢”的呢?這其中,跟品牌的故事營銷關系密不可分。
人天生對故事感興趣,營銷作為與消費者心智的一場博弈,品牌故事有著天然的穿透力。那么,農夫山泉是如何進行故事營銷來推銷自己的產品的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廣告語
寥寥數字描繪恢弘場景
說到農夫山泉,你最先想到是不是“農夫山泉有點甜”、“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兩句廣告語不論男女老少,都很熟悉吧。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礦泉水的廣告訴求在于口感,農夫山泉為進一步鞏固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知度,1998年,農夫山泉率先提出了天然水的營銷概念,“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給消費者描繪一幅在長白山源地取水的場景,講述他們的工作,仿佛讓人身臨其境,讓消費者更加堅信其礦泉水的品質。
在廣告語中講故事,最大化的呈現出了其產品的差異化特點,在同類型的礦泉水中脫穎而出。
廣告片
仿佛在欣賞一部情節電影
農夫山泉的廣告片是業內一絕,精美的畫面,引發共鳴的故事,過硬的制作,其在業內常有“農夫山泉是一家被賣水耽誤的廣告公司”之稱。
2016年
農夫山泉20周年之際,推出了四部廣告片,以普通員工的視角,樸素誠懇地展現了農夫山泉的品質以及20年的堅守,也進一步的強調它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2018年
農夫山泉大膽地轉變思維方式,將人的視角變成動物的視角,用靈動可愛的動物們,更加直觀地展現其理念“什么樣的水源,孕育什么樣的生命。”
2019年
農夫山泉又推出了春夏秋季節的廣告片,同樣以森林中生靈萬物的視角,傳達出長白山水源地的美和純凈,質感依舊,美得讓人驚嘆。
農夫山泉的廣告片,不單單是為了推銷產品,而是用故事講述的形式,將情節融入廣告里,加上電影質感的畫面以及用心的后期制作,讓你仿佛在欣賞一部短片情節電影。
通過故事的推進讓消費者一步步了解包括農夫山泉的員工、工作、水源地等,不但突出了產品的特性和品質,拉進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引發共鳴,也讓品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這樣高質量的故事廣告片,怎么不叫人期待續集發布。
產品
每一個瓶子都在說故事
說到農夫山泉,不得不說的就是它的包裝設計,令人驚嘆的是,每一次推出的瓶子,瓶子上都在述說著獨一無二的故事。
最開始出圈也是最耀眼的一次,當屬2015年推出的玻璃瓶裝水。
這款耗時兩年的礦泉水包裝設計幾乎橫掃了2015年包裝設計領域的所有重要獎項,包括國際食品與飲料杰出創意獎、英國D&AD獎、國際包裝設計大獎Pentawards獎以及包裝設計媒體TheDieline的年度評獎。
玻璃瓶包裝設計靈感源自長白山,用生肖質樸的形象來述說自然,加上猶如水滴一般清透優雅的絕美瓶身設計,一經推出即驚艷眾人,甚至成為了金磚國家會議、G20峰會的專用水。
2017年,農夫山泉聯合網易云音樂開啟了“一瓶會哭的礦泉水”營銷,網易云音樂精選30條用戶樂評,并印在農夫山泉的瓶子上。借著網易云的純美音樂和AR的黑科技,賦予了農夫山泉音樂的靈魂。
將故事寫在瓶子上,與消費者產生了情感粘性的鏈接,農夫山泉從意義單一的快消飲用水品牌變成傳遞情感的媒介,親情、愛情、友情相關的簡短樂評也為這個品牌賦予了更多溫情。
2018年,農夫山泉聯合故宮又出了一款“故宮瓶”,瓶身以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人物畫像以及嬪妃為背景,比如乾隆、富察皇后等,再配上人物歷史背景的文案,中國風古韻味十足。
瓶身上的內容也使人頓時倍感親切,談起皇帝嬪妃,總有種尊貴得遙遙不可及的距離感,而農夫山泉的“故宮瓶”文案則將這種距離感拉近了,似乎處在宮殿里的人,也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平凡日子里的小溫情和小煩惱。“工作使朕快樂”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話語體系,使人不禁莞爾一笑。
水還是那個水,但農夫山泉就能做到準確無誤的“蹭好“每一個熱點,創造出不一樣的故事,不斷構建IP故事,又不斷打破重建,但就是有辦法讓每一次聯名都深入人心,達到1+1>2的效果。
寫在最后
首富不好當,故事還不好講嗎?
深耕數十載,回顧農夫山泉這一路走來,從廣告片、廣告語再到包裝設計,農夫山泉都在認認真真講好每一個屬于農夫山泉的故事,詮釋了它自身獨有的魅力。
對于一個品牌來說,這些故事都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農夫山泉”四個字不局限于售賣飲用水,而是變成更有故事和生命力的品牌。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全世界”。
品牌理論創始人杜納·E·科耐普也說:“品牌故事賦予品牌以生機,增加了人性化的感覺,也把品牌融入了顧客的生活。”為你的品牌講一個好故事,是致勝的關鍵。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觀于行,德于心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業內知識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