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綁匪用槍,如今的綁匪都改用了拖車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人活得久了,總能見到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曾經小柴以為那種在荒郊野嶺里搞個“黑店”,靠從那些偶爾路過的游人身上強買強賣,做些“1500元一次加油”的勾當來發(fā)橫財的做法,只會在電影小說之類的文藝作品里出現(xiàn)。(徐崢和黃渤主演的電影《無人區(qū)》中就有這么一家1500元加一次油的“加油站”)
直到看到這條名為“敦煌陷阱公廁”的奇葩新聞,我才又一次體會到什么叫做“藝術來源于生活”。
眾所周知,敦煌位于我國西部的甘肅省,城市居民很大一部分收入來源于旅游業(yè)。
可偏偏總有部分人喜歡竭澤而漁、殺雞取卵,變著花樣想從游客身上干點“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的買賣。
這次被推上了熱搜的“敦煌陷阱公廁”就是一次典型的案例,當地一伙人利用敦煌至肅北路段人煙稀少,過往司機在碰到一些生理需求只能“就地解決”的情況,精心挑選了一段地質松軟的沙土路,在上面建起了公廁。
但他們建立這個公廁可不是出于好心,由于選址“巧妙”地緣故,每一位停車來此方便的司機,在解決完個人問題后想要駕駛汽車繼續(xù)出發(fā)時,就會尷尬地發(fā)現(xiàn)——車子就在這么一小會的功夫里,大半個輪胎已經陷進沙土里,根本無法啟動了。
這時,早已在公廁附近等候多時的這伙人就會跑出來,表示愿意叫拖車過來幫助司機脫困,但前提是必須支付一筆遠高于市場價的高額拖車費。如果有司機不從,想要自行聯(lián)系拖車司機的話,就會被他們以“公司有規(guī)定,必須要有救援證的拖車司機才能來進行救援”的名義阻撓。
很顯然,這其實就是一出變現(xiàn)的“綁票”,只不過他們綁架的方式比較委婉,以陷進沙中的汽車為人質,用“拖車費”替代了贖金。
在該新聞被曝出后不久,當地警方就迅速行動,把相關的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的同時也為36名受害者討回了退款。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地警方其實并不是直到如今才知道在自家轄區(qū)存在這么一家“陷阱公廁”的。
事實上,當這處敦煌的“陷阱公廁”被媒體記者發(fā)現(xiàn)時,當地警方已經接報過相關警情117起之多……
至于為什么以前一直沒去抓人,而是讓這個“陷阱公廁”一直存在到今天,這個問題小柴也是不敢去問。
其實這種靠索要高額拖車費進行勒索的操作并不算新鮮,在全國各地都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就在去年12月,湖南衡陽的高速路段就出過一起“20萬天價拖車費”的類似案例,當時那伙所謂的“救援人員”把拋錨的貨車司機堵在路上,開出了“簽字8萬,不簽字20萬”的天價救援費用。
最夸張的地方在于,不甘心被“救援人員”如此敲詐的司機最后自己花了半天時間搗鼓了一下汽車,最后竟然把貨車給修好重新發(fā)動了。
結果見到“到嘴的鴨子飛了”的“救援人員”不甘心,竟然直接把貨車圍住,在他們實質上根本什么都沒做的前提下還試圖索要5.9萬元的“辛苦費”,否則就不讓人家離開。
如此無理囂張的舉動最終惹來了媒體關注,連續(xù)上了好幾期央視節(jié)目,相關人員最終也被警方抓捕。
可事情到此就算結束了嗎?
小柴在網上查詢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頗為魔幻的事情——那就是早在幾年前,同樣是在這段湖南的高速公路上,就已經發(fā)生過類似的案件。
2016年4月,在湖南高速路上一位貨車司機的車輛發(fā)生了側翻,救援隊前來將車輛拖走后,向司機開出了“20公里3萬6”的高價,甚至在面對司機的交涉時態(tài)度強硬地說出了“一分不能少”、“不報警是孫子”等言論。
當時這起案件也是在發(fā)酵后得到了主流媒體的報道,由當地有關部門出動對涉案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
“嚴肅處理”到底有多嚴肅,效果又究竟如何呢?
在短短4個月后我們就得到了答案。
還是同樣的地點,還是幾乎如出一轍的“經典劇情”,甚至連救援站都還是原來那家救援站——一位貨車司機在這段湖南的高速路上發(fā)生了側翻叫來了救援隊,然后被開出了4萬元的拖車費……
嗐,幾個月沒見,咱們的老朋友不但沒事,甚至還漲了一波價,這個操作就問你服不服。
接受了主流媒體的曝光,受到了當地部門的“嚴肅處理”,結果就是把這么一個糟心事拍成了連續(xù)劇,簡直可以說是荒謬諷刺之極。
可以猜到的是,在這次“4萬元”救援費的事件被人民網報道之后,當地有關部門肯定又是抓了一批人、清退了一批人,嚴肅處理了一批人……至于效果嘛,咱們前面說過了。
2019年12月,也就是第二次曝光當地“天價拖車費”的三年之后,湖南那段高速路上的救援站不但故技重施,甚至還又把救援費漲到了20萬。
也難怪這次央視的記者最后頗為無奈地起了這樣一個標題“20萬元拖車費又打臉!”。
當時看這個新聞時小柴還有些迷惑,為什么要用這么一個“又打臉”的說法……
搞半天,原來這同樣的戲碼已經是上演到了三周目了。
就是這么小小的一個拖車費,卻成為了全中國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甭管當地警方為此抓了多少人,各大官媒報道了多少次,當地政府在事發(fā)時處理的有多么嚴肅,卻始終都無法根治這一毒瘤,甚至還隱隱有著愈演愈烈之勢(救援費用翻著跟頭的往上漲,比豬肉漲的都快),屬實是怪事一樁。
在最近的這次20萬天價拖車費事件被曝光后,許多相關的專家學者也對此進行了討論,認為要根治此現(xiàn)象需要靠“斬斷利益鏈,讓高速救援透明化,建立準入的退出機制,定期對服務質量進行考評”等舉措。
不過有趣的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類似的話應該早在幾年前我們討論“3.6萬救援費”、“4萬救援費”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不止一遍了。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