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鏈”上跨境貿易 B2B版“支付寶”有何挑戰?
圍繞跨境貿易,螞蟻集團祭出大招。9月25日,螞蟻集團在外灘大會上發布了基于螞蟻鏈技術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Trusple平臺,并稱此為19年前保密項目的重啟,主要為解決國際貿易中買賣家之間的信任難題。針對上鏈門檻,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該平臺主要為B端機構提供平臺鏈接,針對上鏈機構初期暫不收費,但因平臺提供的基礎服務設施,后續也不乏會存在收取一定服務費用的可能。
機構上鏈暫不收費
9月25日,蔣國飛在外灘大會上發布了Trusple平臺,該平臺是基于螞蟻鏈技術的全新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蔣國飛稱,“Trusple平臺用區塊鏈技術重啟了19年前我們內部一個保密項目,解決了國際貿易中買賣家之間的信任難題。 ”
Trusple平臺,被螞蟻集團定位為B2B領域的“支付寶”。 “與支付寶當年推出擔保交易的初衷一樣,Trusple也是為了解決交易信任問題,所不同的是,由于區塊鏈技術在解決復雜流程信任中的突出特性,Trusple更好地契合了解決國際貿易信任的需求?!笔Y國飛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Trusple平臺,當買家和賣家產生一筆貿易訂單后自動上鏈并開始流轉,銀行會基于訂單約定的付款條件自動進行支付,避免了傳統模式下賣家需督促買家去線下操作轉賬,同時也能防止屢有發生的惡意拖延付款時間現象。而買家也可以基于上鏈的真實訂單獲得賬期等金融服務,大大提升了資金利用率和采購效率。
對買賣雙方來說,在Trusple上的每一次成功交易都可作為一次 “鏈上信用”的積累。當企業產生融資需求時,金融機構可以向Trusple平臺提出驗證請求,來確定企業的貿易真實性。
談及機構上鏈門檻,蔣國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Trusple平臺主要是為提供平臺鏈接,目前機構上鏈暫不會收費,但因平臺會提供基礎服務設施,后續不乏會存在收取一定服務費用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Trusple平臺這一“鏈上信用”價值已經實現商用,在浙江義烏經營外貿生意的袁晶是該平臺上首吃螃蟹的商家。據了解,今年9月,她通過該Trusple把公司主打的水晶飾品銷往墨西哥,并在次日就收到貨款,這在以前,僅交易的時間就往往需要一周?!坝辛怂髂晟庵辽倌軐崿F30%的增長”,袁晶說。
此外,這一平臺的技術服務也吸引了多家外資銀行機構入局。會上,Trusple平臺披露了首批5家合作的銀行機構,主要包括: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銀行、星展銀行、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
此次推出Trusple平臺,無疑將進一步擴大螞蟻集團的產業鏈生態,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君認為,跨境貿易是區塊鏈應用于供應鏈的典型場景,是越來越多關鍵信息上鏈、關鍵執行觸發點上鏈的一環,能鏈接至流程更復雜、場景更多元的跨境貿易,這也意味著螞蟻鏈在區塊鏈應用正在逐漸深入。
新解法背后的挑戰
據了解,Trusple面世前,螞蟻鏈已落地了超50個區塊鏈商業化應用和用戶場景,包括數字物流、商品溯源、司法、版權、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電子票據等,日均上鏈量超過1億次。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一定是個發展的過程?!笔Y國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跨境貿易平臺其中涉及到的一個難點是,因為要鏈接國外的很多方面,如何打通足夠多的國外機構,這將是一個很具挑戰性的工作。
蔣國飛進一步稱,目前,螞蟻鏈正在全力驅動前沿技術成為科技產業,致力于推動區塊鏈技術平民化,相信未來跨境貿易也會變得更普惠,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參與全球化。
談及上鏈挑戰,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君進一步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盡管機構上鏈可以提升市場功能,使得交易信任度更高,提升效率,但仍不足以改變跨境貿易市場現有格局。如何提高上鏈數據量、如何保證數據采集的真實性,以及使用者體驗等多方面都將是展業難點。
針對數據采集相關問題,螞蟻鏈貿易金融部總經理馬啟勝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這個數據背后,我們有一個生態來為整個數據進行交叉驗證,從而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數據傳到鏈上去以后,我們再和銀行之間交互,幫助銀行降低自己的貿易風險,來給客戶提供更便捷、更普惠的金融服務。實際上,這些數據也是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采集,且會提供極大的隱私保護,這也是我們區塊鏈所能夠提供的核心基本能力。”
競爭壁壘在哪?
不過,看重跨境貿易“蛋糕”的并不止是螞蟻集團。當前,不少傳統銀行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均已開啟競跑模式,包括監管機構也在針對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進行探索。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8年4月,建設銀行便上線了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在 2019年7月迎來了首家上鏈方臺商信托商業銀行的加入,并隨即通過平臺完成首單福費廷轉賣交易。截至2019年11月,該平臺累計交易量突破3600億元。
除了銀行機構外,2019年4月,由金融壹賬通公司提出技術支持的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試點項目也上線試運行。截至目前,已有進出口報關貨主企業、貿易物流企業(如船運公司)、貿易服務型企業(如貨代和報關行)等不同類別的主體加入了天津海關發起的區塊鏈網絡。
此外,區塊鏈“國家隊”也在跨境貿易領域進展頻頻。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由監管機構主導的平臺更具有行業服務、引導和監管性質,也是服務于國家戰略;而企業機構構建的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則更多是商業考量,從核心競爭力上來看,前者在合規及政策引導上更具有優勢,而后者更多則投入在科技和業務上。
在劉峰看來,后續,無論是螞蟻推出的Trusple,還是其他區塊鏈跨境貿易平臺,其價值高低均離不開平臺建設者的技術實力,以及參與成員的質量、數量,如何提升技術壁壘,拓展機構加入對提升平臺競爭力將至關重要。
針對機構發展,陳文君則進一步建議,“機構可從多方場景創新,從自身資源優勢、從不同角度切入應用區塊鏈,小步快跑式的良性競爭,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核心競爭力還是在于擁有的場景是否豐富,創新商業模式能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