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姜子牙》還是彩條屋,都無法拯救光線傳媒
作者| 弗拉基
編輯| 楊真心
股價單日暴跌幅度超過17%。國慶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原本想憑借國慶檔的《姜子牙》打個漂亮的翻身仗的光線傳媒卻被資本市場打了一巴掌。
用“含著金匙鑰出生”一詞評價《姜子牙》再合適也不過了。2020年8月17日,《姜子牙》在微博宣布10月1日定檔的第二天,光線傳媒的股價一度漲停。《姜子牙》在國慶檔首日便在國慶檔影片中遙遙領先,拿下3.6億票房,同時刷新了國產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與單日票房紀錄。
上映8天其總票房逼近14億元,即將超越《瘋狂動物城》的15億元票房,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榜亞軍——即便從觀影體驗上,《姜子牙》未能滿足部分觀眾對“封神宇宙”系列期待。這部電影口碑在國慶檔后期出現了分化,豆瓣評分遠不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內容空虛”、“販賣國漫情懷”成為了很多人這部電影的《姜子牙》的評價。
在《姜子牙》和大幅震蕩的股價背后,光線傳媒的一系列問題暴露出來。近幾年光線傳媒的爆款公式的頻頻失靈,2018年的行業寒冬及2020年疫情更是將光線傳媒帶入了至暗時刻。盡管彩條屋的出現帶給了陷入囧途的光線傳媒一絲曙光,但彩條屋的很難將光線傳媒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01、人在囧途之電影路
2016年是中國電影行業低迷的一年,但對光線傳媒而言是高光一刻。
這一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僅達到預期的76%。受到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A股傳媒行業指數下跌幅度超過了25%。行業龍頭華誼兄弟的業績遭到了斷崖式下滑,其上半年凈利潤下降了50%。而光線傳媒這一年整體而言卻順風順水,這一年的凈利潤達到了7.41億,創下84.27%的同比高增速。
2016年12月8日,光線傳媒迎來了10周歲的生日。總裁王長田在這天發表的一篇題為《致光線影業同事們的一封信》的公開信中稱,2006年光線影業開始參與電影以來,光線傳媒的累積票房達到了200億。其中2016年光線傳媒獲得票房收入的影片共計15部,總票房達到了64.2億元。
2016年,光線傳媒投資發行的春節檔電影《美人魚》 創下了當年中國電影票房最高紀錄33.91億元。隨后《大魚海棠》以12年等待為契機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年底由光線傳媒買斷的《你的名字》在短短的8天內收獲了3.9億元的票房。
2016年光線傳媒與爆款收割機畫上了等號。從《泰囧》、《中國合伙人》到《致青春》,光線傳媒秉持爆款理念打造票房神話,2016年光線傳媒的爆款內容達到了巔峰。
但很快,它又陷入了囧途。
2017年,中國的電影行業開始轉型,開始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出現了《戰狼2》、《羞羞的鐵拳》等優秀作品。其中《戰狼2》成為了唯一一部在全球電影票房榜中占據前十的非好萊塢電影。這一年中國有10部電影票房突破了10億,但此刻的繁榮似乎與光線傳媒沒有關系。
根據光線傳媒2017年年報顯示,光線總票房33億元,不到2016的51%。光線傳媒的《大鬧天竺》在春節檔的口碑幾乎崩塌,獲得了2018年的金掃帚獎。頂著“大IP+當紅流量小生”的光環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稱為“教科書式的爛片”。受到《煎餅俠》口碑影響,光線傳媒的《縫紉機樂隊》不敵同檔期的《羞羞的鐵拳》。
光線傳媒的爆款理念開始失靈,爆款神話開始破滅。從財報來看,此刻光線與其說是一家影視公司,不如說是一家投資公司。增持貓眼獲得的投資收益以及出售天神娛樂和子公司捷通無限股權在內的投資收益成為了光線傳媒營收大頭。
2018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共推出6部影片,累計票房達到了近50億,但超60%是由“萬達制造”的《唐人街探案2》支撐。盡管《動物世界》在暑期檔首日排片超35%,豆瓣評分達7.5分,但高達2億元的制作成本使得光線傳媒獲利成本有限。
受到影視寒冬及影響,2018年投資收益依舊是光線傳媒主要營收來源。光線傳媒以人民幣33.1704億元的對價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20%的股份出售給騰訊。根據2018年財報,光線傳媒在此次交易中取得了22.83億元的投資收益,遠高于其凈利潤14.1億元。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為光線傳媒挽回了局面,以50億元票房紀錄登上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榜榜首,在整個電影票房榜中僅次于《戰狼2》。但這一年光線傳媒共參與了18部電影的制作、發行及推廣,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營收占了全年總營收的三成。光線傳媒被外界諷刺為“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
2019年光線傳媒徹底陷入了“增利不增收”的陷阱。2019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收同比增長89.70而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31.00%,其利潤率更是連續三年下滑。2020年的疫情光線傳媒的狀況雪上加霜。其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7.86%,其凈利潤則下降80.46%。
光線傳媒陷入至暗時刻。此時的《姜子牙》對于光線傳媒而言意義重大。一方面姜子牙給虧損的光線傳媒帶來營收,另一方面為光線傳媒試探新的運營方向。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姜子牙》,彩條屋成為了光線傳媒爆款收割機的主力,推動著光線傳媒動漫帝國的構建。
但隨著《姜子牙》的口碑分化,國慶檔后光線傳媒股價暴跌,依靠彩條屋扭轉光線傳媒的頹勢的策略也出現問題。
02.坎坷動漫路
在光線傳媒創建初期,媒體人出身的王長田未曾想到光線傳媒擁有電影基因。
2012年,光線傳媒與新晉導演徐崢合作的電影《泰囧》上映,這部只有3000萬成本的電影在短短五天票房突破了3億元,也打開了中國電影市場。而在2011年之前,光線傳媒的主要營收來源于欄目制作及廣告業務。
光線傳媒由此一路高歌,正式布局電影行業。2013年《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在短期內獲得數億元票房,開啟了中國電影的紅利時代。市場看好光線傳媒,其市值不斷上漲,但隨后難以見到爆款。2013年10月,其股價開始下跌,市值腰斬。
此刻的光線傳媒開始尋求變化,尋求其他贏利點。2014年王長田將公司目標設定為“中國最好的內容公司”,著力于整個文娛行業的布局。由于動畫電影無需支付演員報酬,容易系列化,角色模型可以反復使用,利潤率極高,王長田看重了動畫電影這一藍海。
2014年6月光線傳媒斥資4億元收購動畫制作公司藍弧文化和手游公司熱峰網絡。光線傳媒由此開始在國漫道路上一路進軍。
但這條路并不順利。光線起初參與《賽爾號大電影3》和《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兩部動畫電影的制作,票房都不盡人意。此刻國內動畫電影進入由低幼化向成年化的轉型期。光線傳媒在這一時期的布局極為謹慎,也因此錯過了票房高達9.56億《大圣歸來》。
錯失《大圣歸來》的光線在2015年10月成立了被稱為“中國皮克斯”的彩條屋影業,進軍動漫產業,決心做給成年人看的動畫。彩條屋隨后先后投資了包括大圣歸來團隊在內的20多家動漫公司。彩條屋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從IP源頭到作品制作及衍生品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布局。
2016年,彩條屋推出了《大魚海棠》和《你的名字》兩部爆款作品,以總計不到5000萬的成本撬動了超過5億元的票房。
但它迎來的是當光線傳媒的低谷期及整個影視市場的寒冬的到來。在2017年及2018年兩年時間里共推出了包括《大護法》在內的5部動畫,僅《熊出沒·變形記》票房過億。盡管《大世界》斬獲金馬獎,由于受眾范圍過窄,票房不盡人意。直到2019年,被寄予“新贏利點”厚望的彩條屋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才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為光線傳媒賺了錢,《哪吒》最后贏得了50億元的票房。
但這樣的光環也無法掩蓋彩條屋背后子公司連年虧損這一現狀。這些公司的營收問題解決不好,又成為光線傳媒的又一大包袱。根據《商業數據派》的數據顯示,彩條屋旗下的公司中傳合道在2017-2019年對光線造成的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損益均為負數,2020上半年,中傳合道更是巨額虧損,期末未確認的損失為268.3萬元,至此累計未確認的損失就已達到669.58萬元。此外,紅鯉動畫的營收近三年來收益雖保持在千萬元以上,但凈利潤卻始終為負數。
也許是受到《姜子牙》口碑變化的影響,光線傳媒股價在國慶節后第一天暴跌17%。2017年《縫紉機樂隊》受到《煎餅俠》口碑影響,票房不敵質量不分上下的《羞羞的鐵拳》。有人預言,《姜子牙》的口碑將或多或少影響下一部封神電影。
面對光線傳媒的頹勢,幫助光線傳媒挽回局面對于彩條屋而言太難了。
03.遙遙無望的迪士尼夢
很多公司都有一個迪士尼夢,光線傳媒也不例外,但總體來看還是很遠。
2014年,在光線傳媒進軍動漫領域的時候,王長田就將迪士尼作為光線發展藍圖。彩條屋CEO易巧也有著打造動漫宇宙的夢想,但在他看來,打造宇宙之前先要有一片星空。彩條屋決定在第一個五年期間打造出5到10部《大圣歸來》這種級別的作品去點亮星空。
打造迪士尼世界不僅僅需要IP的打造,更需要IP整體產業鏈的融合及后期的延續。而光線傳媒的IP產業鏈的融合能力非常弱。《哪吒之魔童降世》獲得數十億票房后,光線傳媒才開始著手衍生品開發,以至于各類盜版衍生品橫行于市面上。正版衍生品問世后,人們早已失去對哪吒的關注。今年盡管《姜子牙》有了衍生品意識,但其在國慶檔的口碑影響了其觀眾的購買欲望。
而對迪士尼而言,米奇卻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熱度,每年公仔銷售額高達數十億美金。2019年,奧飛娛樂玩具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三成。如果“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的后續開發不能持續,那光線要開發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榜首IP形象的夢也就隨之破碎了。
除此以外,光線傳媒在線下布局也遠不及競品。華強方特的主題樂園業務,占整個公司總營收的80%左右。2019年迪士尼樂園營收占總營收43%。而光線傳媒卻從未涉足這一領域。當然,從目前來看,即便涉足這一領域,光線傳媒難以駕馭。
光線傳媒與迪士尼更差一個獨立的IP帝國。這樣的IP帝國并非來源于現有封神故事,而是獨立于觀眾認知之外的類似米奇、唐老鴨之類的IP,而這一切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打磨。光線傳媒在這一領域剛剛起步,旗下投資公司好傳動畫僅僅產出了《大理寺日志》等IP,距離漫威規模IP帝國還很遠。
長遠來看,光線傳媒打造很難漫威IP。盡管為了解決動漫產業鏈上游IP孵化問題,彩條屋正式上線了原創漫畫APP“一本漫畫”。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介紹,“一本漫畫”的目標是將漫畫作品影視化,即在作品的漫畫階段就考慮如何進行影視化呈現。”
目前各個巨頭在動漫領域投入大量資源,打通上游產業鏈,打造漫畫IP帝國。騰訊動漫與閱文進行聯動,將頭部動漫IP影視化。而這一步需要很長時間去探索。而一本漫畫在題材選定及內部封閉系統決定了其很難在短時間內孵化龐大“IP池”。更難以打造獨有的IP帝國。
此外,由于動漫創作成本極高,其盈利難度也非常大。這對于依靠爆款盈利的光線傳媒而言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彩條屋的幾部動畫給國漫帶來了信心,但其一味販賣情懷不賣內容開始使其自身難保,更重要的是,光線傳媒遇到的困境僅僅靠一個彩條屋是無法解決的。
參考資料:
遭遇中年危機的《姜子牙》,能延續《哪吒》的票房神話嗎?,《每日人物》
口碑分化的《姜子牙》,能否拯救光線傳媒的“動漫宇宙”?,《商業數據派》
*圖片來自網絡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