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上市三年,米哈游終迎IPO“崩壞”
配圖來自Canva
二次元游戲廠商米哈游近來面對的事情不少,先是其首款推出的女性向游戲《未定事件薄》被指碰瓷式營銷。而現在米哈游推出的另一款新游戲《原神》被指“國產塞爾達”的抄襲事件,更是將米哈游推至輿論的風尖浪口。
在深陷輿論的同時,米哈游苦等了三年的IPO也宣告終止,無緣“二次元文化第一股”。
“崩壞”系列難撐IPO
米哈游靠著二次元游戲IP“崩壞”系列在游戲行業里大殺特殺,斬獲頗豐。不過憑借著“崩壞”系列一炮而紅的米哈游,IPO之路卻也因為“崩壞”系列而折戟。
近日,中國監證會網站披露的2020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終止審查的企業名單中,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根據官方信息,米哈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材料,停止其在A股的IPO申請。
至此,在2017年3月份首次提交IPO申請的米哈游,苦等了三年時間之后上市失敗。
從米哈游之前提交的招股書里可以看見,2012年成立的米哈游作為二次元游戲廠商,依靠著二次元的標簽十分吃香。在2014年-2017年上半年,米哈游分別實現營收為1.03億元、1.75億元.4.42元、5.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6億元、1.27億元、2.73億元、4.47億元。
然而米哈游一片光明的業績之下,卻也暗藏著隱患。
在米哈游的招股書中,有一條風險提示:公司存在對單一IP依賴的風險。而這條風險,恰恰是米哈游的致命傷。
公開信息顯示,米哈游的“崩壞”系列包括了“崩壞學園”、“崩壞學園2”、“崩壞3”,“崩壞”系列作為米哈游精心打造的二次元游戲IP早已經成為其營收的重要支柱。
米哈游的“崩壞學園2”在2014年-2015年間,分別實現收入9488.39萬元、1.71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分別為99.53%、99.27%。
直到2016年“崩壞3”出現分擔了“崩壞學園2”身上的重擔,“崩壞3”的營收從2016年的1.5億元迅猛增長至2017年的10億元。在2017年,“崩壞3”實現的收入占據總營收比例的84%。
從數據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崩壞”系列對米哈游重要性。而一旦“崩壞”系列沒有準確把握二次元用戶的偏好變化,做出受用戶喜愛的內容,出現吸引力變弱的情況,將會導致用戶流失和嚴重影響營業收入。
目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米哈游,想要通過推出其他游戲來改善自身的營收結構,但米哈游的二次元故事似乎越來越不好講了。
米哈游變成“米忽悠”
從“米哈游”到“米忽悠”,二次元游戲廠商米哈游在眾多游戲玩家看來已經變了味。而米哈游之所以被眾嘲是“米忽悠”,有兩個逃不開的重要原因。
一是,米哈游“崩壞3”氪金越來越重,用戶游戲體驗感欠佳。
從米哈游的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里得知,僅僅在上線一年之后“崩壞3”的收入就達到10億元,其吸金能力可見一斑。然而,“崩壞3”的月新增賬戶數量卻從2016年10月的600萬個降至2017年6月的200萬個。
還有在TapTap上,“崩壞3(體驗服)”與“崩壞3”之間的評分從9.9分陡然將至6.9分,其間的用戶游戲體驗相差甚遠。
二是米哈游的抄襲擦邊球問題,引發大眾不滿。
無論是米哈游的首款律政題材的乙女戀愛推理游戲《未定事件簿》,還是米哈游投入了大量研發成本橫跨PC端和移動端的開放世界自研IP《原神》,均都出現了還沒有公測就先迎來眾多用戶的抄襲質疑。
《原神》更是被指“國產塞爾達”,引起眾多塞爾達玩家的不滿。在知乎上,關于《原神》的討論話題里,負面評價高達九成。眾多網友認為,《原神》不過是一個“縫合怪”。
對此,在米哈游官方的回應里,認為米哈游的行為僅是學習,“任務系統向B社學習,隨機事件向GTA學習,世界探索體驗向Botw學習....”
米哈游含糊不清的回應,使原本看好米哈游的玩家也產生失望的情緒。在TapTap有位玩家對其評論,“我當你是國產游戲的希望,而你卻把我當行走的韭菜……”
盡管目前關于“抄襲”問題并沒有產生游戲廠商官方之間的糾紛,但是米哈游都難以逃脫抄襲的影子。在米哈游慢慢變成米忽悠的時候,面對用戶的不滿與失望,僅憑“崩壞”系列,恐怕難以抵抗游戲行業加劇的馬太效應。
游戲紅海里的冰火交織
盡管游戲行業的吸金能力一直令人嘆為觀止,但并不是進入了游戲行業就一定能賺的盆滿缽滿。
易觀分析發布的《中國移動游戲年度市場綜合分析2020H1》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得益于版號的恢復和宅經濟的利好,移動游戲市場迎來自2017年以來的新高增速,市場規模達到1206.32億元,同比增長率達到40.85%。
然而熱鬧的游戲行業中,有人歡喜有人愁。
易觀分析的數據表明,在強者恒強的游戲行業里,馬太效應加劇。在2020年上半年,騰訊游戲、網易游戲、三七互娛的市場占比分別達到54.46%、15.29%、10.51%,以絕對的優勢占據了游戲市場的前三名。
可以看見游戲行業里,在游戲大廠的絕對實力之下,中小玩家能夠虎口奪食的機會并不多,已有更多的玩家已經倒在了2019年。企查查數據顯示,在2019年倒閉的游戲公司達到18710家。
另外,在疫情的影響中,游戲行業的兩極分化會更加明顯。
首先是,蘋果AppStore中國區的版號政策變化:在7月1號開始,沒有版號的游戲無法上架。七麥數據顯示,在新規實行首日,蘋果清理AppStore中國區將近2.7萬款的游戲,8月份下架的游戲已經超過3.9萬款。在強制性的版號要求之下,諸多拿不到版號的中小玩家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還有,在大環境動蕩之下,游戲成功出海的機會更加稀缺。海外政策風云變化,游戲企業出海淘金潛在的風險增加,印度封殺了59款中國互聯網公司開發的產品,就是一次警示。
簡而言之,在游戲行業馬太效應越發明顯的現在,位處中小玩家之列的米哈游IPO折戟,對米哈游來說無疑是一項打擊。同時,米哈游想要在“崩壞”系列之外,再增猛將的道路同樣不順暢。在連環的打擊里,二次元游戲廠商米哈游如果要重新奪回屬于自己的榮光,那么就需要拿出更多的實力。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