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融資大戰白熱化,“共享汽車”也來攪局共享經濟?
據悉,共享汽車品牌“一步用車”將于3月底在安徽合肥正式投放數百輛共享汽車,主要車型是江淮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充滿電時可行駛約170公里。至此,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新能源汽車商業化運營正在從理想走向現實。
共享經濟席卷全球的同時,給許多傳統制造業注入了新的血液,從單車到汽車甚至到家居生活,很難想象有一種商業模式短短一兩年時間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往好的一面想,共享經濟不僅盤活了已有剩余資源的價值,而且帶動了多個傳統產業經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共享經濟造成的社會問題也不容忽視。共享單車的余熱還在發酵,共享汽車會成為下一個資本追逐的“風口”嗎?
前段時間摩拜單車連續融資,先后引進富士康,淡馬錫包括其他多家風投機構的股權戰略投資。ofo日前也宣布完成D輪4.5億美元融資,不乏經緯中國,金沙江等著名風投機構的身影。消息沒過多久,由螞蟻金服和IDG資本領投的“永安行”也悄然完成了A輪投資。更不用說還有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多家共享單車品牌充斥著各大城市的馬路和街道,瘋狂搶占市場。
同樣是共享經濟下的產物,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有什么不同呢?在現實生活中,共享單車的確給廣大市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是單車損壞,車輛丟失,阻礙交通等社會問題也一直遭人詬病。那么共享汽車的商業化運營是否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呢?這一點值得投資人冷靜思考。
共享單車
首先,共享單車解決的是廣大市民便捷快速出行的問題。用戶普遍年輕化,門檻比較低,作為“最后一公里”的配套措施和公交站點形成了良性循壞,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用隨走而且不用擔心攜帶的問題。
但是,目前共享單車最大的難題在于車難找,停車亂,損壞多,難維護。前段時間,一則《卡拉單車上線半月,丟失7成車嚇跑投資人》的新聞在網上瘋狂轉發。由此可見,共享單車的前景并不是夢想中的那么美好,每輛共享單車的制造成本都不低,沒有像摩拜和ofo這樣背后有大機構撐腰的共享單車平臺,一般的創業公司很難在殘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共享單車對良性現金流的考驗是一大問題,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決損壞率高和丟失率的情況。在這方面摩拜和ofo也很頭疼,新聞上不止一次出現了用戶把單車丟盡江河,惡意損壞單車的事件,我認為對于共享單車的布點和數量投放,應該有一個量化模型測算和調整的方案,對丟失率和損壞率較高的區域應該減少單車投放的數量,為了防止單車數量太多影響交通,設置專門的共享單車停放區域也是可以考慮的良策。
共享汽車
在網約車新政出臺后,曾經的汽車共享龍頭滴滴和優步明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首先汽車共享和共享汽車雖然都是共享經濟的組成部分,但是兩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以滴滴為例,滴滴的商業模式是以司機為中心,盤活閑置的私家車,通過特殊的匹配算法將有乘車需求的乘客和有閑置車位的司機匹配起來,它的特點在于車是私人的(所有權沒有變更),而靈活利用了使用權。
而目前的共享汽車商業模式,大多采用新能源汽車,車是企業統一化運營。在嚴格意義上來說車的所有權是固定的,把使用權分時租賃給有用車需求的小部分人群。為什么說是小部分人群呢?因為共享汽車的門檻比較高,使用起來并不像共享單車那樣靈活,小規模試運行是否成功還有待考察可行性。
共享汽車的好處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業鏈來說是極大的利好,不僅有利于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環境污染,而且人性化的租賃價格比自己去買一輛車劃算多了。尤其是在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共享汽車的出現可以抑制一部分買車族的需求,讓綠色出行的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共享汽車一旦規模化經營,于國于民都有利。
但是如何解決共享汽車大規模應用的痛點也是目前制約共享汽車產業發展的根本因素。相比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要面臨的困難和考驗顯然要嚴峻得多。
首先在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遇上長時間堵車,如果坐出租車的話可以選擇換車甚至下車步行,但是共享汽車的怎么辦?你能直接下車然后把車停在大馬路中央嗎?對于趕時間的用戶顯然不太現實。還有大城市本來停車位就緊張,如果都像共享單車這樣,花花綠綠的共享汽車充斥著馬路和街道,不是更加擁擠?
共享汽車的取車還車網店少,分布不均的問題怎么解決?汽車的體積這么大總不能像單車一樣隨便停在路邊把,萬一吃了罰單,這個損失誰來承擔?還有異地的駕照是否可以在本地出行呢?出行中出現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處理?如果造成人員傷亡共享汽車公司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不僅如此,在能源配套,運營維護中還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難題。盡管在共享汽車前景還不明朗的情況下,依然還是有一部分先吃螃蟹的人。據悉,在北京已經出現了多家著名汽車集團布局的共享汽車品牌,共享汽車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成功還不能過早下結論,畢竟目前的市場條件還無法驗證。如果現在有人問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是否成功?相信沒有人能答得上來,因為包括摩拜和ofo行業內領先的共享單車品牌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合伙君認為,如今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存在即是有價值,盡管存在諸多的痛點和難點,新生態的產物經過不斷的摸索必然會走向成熟。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順勢而為,共享經濟的核心就是優化匹配,找準雙邊的需求、痛點,形成匹配。共享單車也好,共享汽車也罷,只有不斷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完善配套措施,才能使共享經濟產生新的突破。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