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教育的前進與焦慮
(配圖來自Canva)
由于疫情的影響,線下教培機構的經營受到嚴重波及。而在此情況下,在線教育領域卻迎來了快速增長,受到了市場的大量關注,并且不斷傳來好消息。
據媒體報道,作為在線教育賽道第二階梯的一起教育科技,最近也正在接觸券商籌備上市,預計2021年在港交所掛牌。雖然公司對上市及融資消息均不予置評,但不可否認的是,IPO的確將是一起教育的另一增長點。
被傳IPO,無風不起浪
根據IT桔子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國內教育領域的投資金額已經達到354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其中,在線教育依舊是最熱門的細分領域,總體融資占大比重。
雖然資本市場對在線教育行業持續看好,然而卻造成了冰火兩極的局面——資本對頭部機構更為偏愛。前不久,作為頭部企業的作業幫和猿輔導相繼完成了7.5億美元和10億美元的融資,使企業估值大幅增加。
除此以外,幾乎每一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的背后,都會看到一些資本巨頭的身影,不少在線教育公司在上市時公布的募資方案也動則超過10億。這么一來,第一梯隊企業正加速跑馬圈地,腰部機構則面臨洗牌、行業分化和整合加劇,一起教育在這類重壓下難以喘息。
盡管此前一起教育已經成功經歷6輪融資,也算受到資本的追捧。但自去年以來,在頭部企業崛起的情況下,它的曝光量開始減少,受到的關注度也并不高。對在線教育行業來說,不論是資本方還是用戶,一般只能記住行業前幾名,對于腰部以后的企業關注很少。
值得注意的是,一起教育最近一輪融資為E輪,交易金額僅2.5億元,雖然投資方不乏字節跳動這種資本巨頭,然而2.5億的融資在頭部企業面前,依然很不夠看。
但是放眼整個在線教育領域來說,今年以來在線教育平臺在股市收益不斷上漲,A股在線教育概念股板塊中,有12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幅超50%,其中中公教育等上市公司漲幅超90%,市場前景大好。
這么看來,如果一起教育謀劃上市屬實,或許能夠讓一起教育實現從第二梯隊向第一梯隊的跨越,從而被更多的資本看到。
從行業角度來說,在未來愈演愈烈的賽道競爭中,資金儲備無疑是企業能否致勝的最大籌碼,但一起教育的資金儲備相較于同行來說毫無優勢。而借由上市卻能獲得一筆資金用于后期投入,從而應對接下來的競爭。
另外,從用戶角度來看,同等條件下用戶對上市公司更為青睞,畢竟上市公司的公信力總是要好一些。上市也能大力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對一起教育來說是一件百利無害的事。然而如果一起教育想要沖擊IPO,那么其主營業務也將面臨嚴重的考驗。
主營業務遇阻
一起教育創辦于2011年,其創始人為新東方教育集團副總裁劉暢。主要是以課后作業切入K12領域,為學生、老師和家長三方提供互動的平臺。據官網顯示,2020年約有5300萬學生、270萬在校教師和2740萬家長參與其中,產品覆蓋量超過15萬所學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暑期正價班中,一起教育的學員人次達到50萬,約為同期網校的三分之一。乍一看,一起教育的數據很不錯,這也是其為了在同行中打出差異化,多方努力的結果。
和其它在線教育平臺不同的是,一起教育走從線下到線上的道路。一起教育先通過一起小學、一起中學等教輔應用進入學校,積累潛在用戶,再通過K12網課變現。與同行燒錢買流量,賠本賺吆喝的模式來對比,一起教育的進校業務在獲取客戶成本方面似乎低于同行。
然而事實卻是,一起教育維系校內平臺用戶活躍度的代價極其高昂,但若不加緊維系,用戶活躍度就會降低,轉化率也隨之降低。而進校業務變現率并不高,在虧損情況下,如何在進校業務中降本成為了一起教育的一大難題。
除此以外,一起教育的在線直播大班課也存在許多隱患。雖然相對于一對一課程來說,大班課的成本確實不高,但直播大班課面對的是全國的用戶,各省市中小學校所用的教材版本不盡相同,考試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
這么一來,在線直播大班課只能教一些通用知識點,無法滿足全國各地學生的需求。另外,大班課的學生水平通常是參差不齊的,對同一老師的教學顯示出的效果也會不同,如果得不到好的反饋,也會導致用戶體驗差,難以將大班課持續打出。這讓分層教育成為一起教育的另一個難題。
想要成功在資本市場顯露頭角,自身硬件必須過關,一起教育面臨的難題必須解決掉。雖然目前的狀態對于沖擊IPO是否有利好還尚未可知,但從根本上來說一個企業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必須有過人之處才行。
AI或能為IPO賦能
在主營業務遇阻的情況下,一起教育卻仍能在第二階梯徘徊,并且不斷向第一階梯發力,也是有所依仗的。
一起教育很早之前便將發力點瞄準到了“AI+教育”上。將所有用產品、技術手段幫助老師學生更好的完成教學和科研的過程,定義為AI助教工作。一起教育也對這些進行探索和應用,希望通過大數據和AI,讓老師減負,也能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目前,一起教育已經有多項技術在教育領域落地實踐,比如語音識別—評測、圖像識別—批改、自然語言處理—語義理解等。其中將地域的壁壘打破,通過語音識別自動打分,解決了用戶英語口語評測標準化的問題。
疫情期間,一起教育將在線直播、AI輔助教學、大數據平臺等創新教學應用,開放給全國師生,成為老師教學的有力抓手,幫助學生居家高效學習,受到了用戶的關注。在“2020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榜單中,一起教育憑借自身的AI技術實力和前沿的創新能力成功入選。
目前,各教育企業都在探索AI+教育應用,AI將在教育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一起教育科技有著先發優勢,未來還將加大AI、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推進智能教學助手、自適應學習等前沿教育應用場景。
AI賦能教育便是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借助科技發展與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在線教育的智能,通過數據的積累和沉淀,打造更高端的教育平臺,目前這種模式已經成為整個在線教育的主流。一起教育在打造智能學習的同時,也將為未來的IPO道路增添籌碼。
未來仍充滿焦慮
一起教育目前制定了2020年全年營收20億元人民幣,并在秋季招收100萬正價學員的目標。若此次目標全部達成,一起教育將有了邁向K12教育平臺的第一梯隊的實力,同時一起教育若在明年赴港上市,此舉也將帶來很大的助力,然而此目標能否達成還有待時間考證。
對目前的一起教育來說,有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雖然有AI技術加持,但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入局教育賽道,并企圖用科技打出一條出路,比如阿里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尋求科技突破是大勢所趨,但在線教育平臺自身的優質與否卻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石。
今年以來,在線教育賽道愈來愈熱,各大平臺虎視眈眈,為爭奪用戶不擇手段,尤其是頭部企業的較量更為激烈。除了大規模的廣告投放以外,各大企業還打起了價格戰。作業幫推出了50元8次低價課,猿輔導49元14節課并送全套教材。
面對此種境況,一起教育的優勢并不大,和頭部企業相比,它的資金、流量、價格都與之相差甚遠。而資源的導向永遠是集中的,能夠用業務數據證明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和成長性的企業才會受到資本的支持。
在各方競爭激烈且自身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一起教育借助AI賦能教育的想法或許能夠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然而若無法建立起真正的差異化壁壘,一起教育遲早會在競爭中被蠶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