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LOL還能火多久,不如說整個端游市場還能活多久
前兩天游戲領域出了個不大不小的新聞,時下熱門的網游LOL(英雄聯盟)在本周四的一場日常維護中似乎是在后臺出了什么變故,導致維護結束的開服時間從原本計劃中的中午12點不斷往后推遲。
先是發公告表示要延長到下午4點,結果當玩家們等到下午時,又變成了晚上8點,導致一堆被打亂了游玩計劃的玩家在社交平臺上瘋狂吐槽。(《愛情公寓》中張偉的扮演者也是吐槽大軍中的一員)
一通折騰下來到了晚上八點到,游戲服務器總算是成功開放了,可當等待已久的玩家們打算登錄賬號時,又發現了一個久違的頁面——排隊。
雖然說來有些奇怪,但事實上看到這個排隊界面后等待了整整一天的玩家們大多卻并未感到惱火,新玩家看著只覺得新鮮,而老玩家們看著覺得有些懷念,恍惚間讓人感覺時間好像回到了幾年前游戲正如日中天的時候。
隨著這一話題被無法上線的玩家們頂上了熱搜,圈外的網友們也開始關注此事,大家伙這才頗為驚奇地意識到,原來這款已經發布了十年之久的PC游戲,竟然在今天依然具備如此高的人氣。
小柴在看到這一新聞時同樣是感慨萬千,但不僅僅只是針對LOL的頑強生命力,更多的更是因為環顧當前的整個端游市場,這可能是最后一個能打的獨苗了。
端游市場的萎靡不振在游戲界里已經快要成為一個眾人皆知的常識了。
雖然在普通人的視角里,如今大街小巷的網吧、網咖里依然盤踞著大量的“網癮青年”,在各色電腦游戲上征戰不休,肆意揮霍著自己的精力與青春。
可在圈內的統計數據早已經把端游市場的英雄遲暮出賣了個一干二凈。
去年9月份,英雄聯盟的母公司Riot曾經公布了當時LOL的全球在線人數數據,可以看到其日均在線人數高達800萬人之多,而這已經是整個端游界最能拿得出手的數據了。
作為對比,DOTA2如今的日均在線人數已經不足30萬,而一度火熱的絕地求生(PUBG)日均在線人數更是直接跌破了17萬。
連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熱門游戲都淪落至此,那么其他的PC游戲自然更就不必多提,在活躍用戶數據上基本都不太好看(魔獸的懷舊服剛出時日均在線人數一度突破了百萬,可惜并未能持久)。
而反觀手游市場,騰訊家的王者榮耀與網易的和平精英在今年的春節期間日活躍用戶分別達到了9535萬與7994萬的夸張數據,雖然這里面存在著長假、疫情等加持,但這上百倍的差距卻是實實在在的。
在過去,可能還會有網友“嘴硬”,要么用一些“手游只是在國內吃香,海外玩家其實不太吃這一套,君不見連暴雪都因為出了一個《暗黑破壞神》手游而被玩家噴爛了嗎?”
又或者是一些如“手游雖然玩家多,但大都只是一些輕度用戶,在付費能力、沉浸度等方面都遠不如端游玩家,所以從市場角度來看端游的重要性依然在手游之上”等稀奇古怪的理由來強行解釋一波。
可惜這種論調在鐵一般的數據面前同樣已是不攻自破。
根據業內知名的電子游戲調查機構newzoo的報告顯示,在最近的2019年全球游戲市場調查中,PC端游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已經萎縮到了只剩24%左右。
被老對手主機游戲超越了整整6個百分點不說,與手游相比更是才堪堪達到了后者的1/2,淪為了所有主流游戲載體里墊底級別的存在。
至于國外玩家……就連在網游鄙視鏈里高居頂點的EVE(星戰前夜)如今都做起了手游,誰還能拿鄙視鏈之類的玩意出來說事?
不管是從市場營收,還是從用戶活躍度等方面來看,LOL這款誕生于十年前的“老游戲”都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整個端游界的最后一塊遮羞布,上一個輝煌時代最后的殘響。
這對于整個業內生態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它意味著行業內所有的游戲公司或多或少地都會開始轉變思路,將開發重點從PC端轉移向移動端,而這一趨勢最終又將以“越來越多的游戲新作轉向手游平臺”的方式來進一步加速端游的衰弱。
歸根結底,PC作為游戲載體,尤其是像在國內這樣變成最主流的游戲載體,甚至讓電子游戲一度與電腦游戲變成同義詞的情況,其實只是在各種機緣巧合下造就的偶然現象。
如果沒有當初世紀之交時國內有關部門出臺的“游戲機禁令”,專門為游戲而生的主機才應該是人們腦海中最合適用來打游戲的工具,而計算機則將與它的名字一起被視為一種“可以兼顧娛樂功能的辦公工具”。
現如今的端游市場萎靡,也與PC這一載體的本身缺陷密不可分。
論游戲體驗,一臺主機搭配上一個電視屏的游玩效果并不遜色于PC,而在價格上甚至還更具吸引力。
無論是臺式還是筆記本,一臺具備流暢運行3A大作性能的機器,與一臺只被用做日常辦公的電腦,這二者之間的差價用來添置一臺主流游戲主機基本都是綽綽有余。
而論起便攜性,無論是主機還是PC都要被智能手機無情吊打。
當然,不管怎么說端游早些年的輝煌也培養出了很大一批核心用戶,再加上如今蒸蒸日上的電子競技體系基本都依托于PC這一載體而展開,因此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應該還能看到端游活躍在自己的眼前。
只不過未來在端游這個領域的新作(特指如LOL這種只在PC上上線的游戲),恐怕只會越來越少了。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