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布局下京東數科的生態難題
(配圖來自Canva)
近日,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科技企業陸金所赴美IPO,再次引起了資本市場對金融科技企業的關注。而在陸金所沖擊IPO的同時,國內金融科技領域的另一巨頭—京東數科,也在推進其在金融科技市場的數字化生態布局。
在10月13日舉辦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京東數科技術部門的區塊鏈產品負責人翟鑫磊表示,京東數科正致力于AI、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并以此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推進金融行業的數字化生態建設。
而在京東數科加速生態建設的背后,跟它自身的TO B基因不無關系。和陸金所主打的C端市場不同,京東數科的客戶多圍繞B端市場的金融機構、政府、商戶和企業展開。這樣的布局,使京東數科的業務擴展更需要生態建設的支持。但在數字化生態建設方面,當前京東數科還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圍繞B端布局的京東數科
同樣是做金融科技的企業,京東數科從一開始就與螞蟻集團、陸金所就有很大差異。和后兩者的TO C基因不同,京東數科自成立起就具有濃厚的TO B基因,這從其營收結構就可以看出。
從2017年至2019年,京東數科的商戶、企業和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分別為88.5億元、133.2億元、171.4億元,在當期營收占比分別達到了97.6%、97.8%、94.8%,可見京東數科對B端市場的依賴程度。
從基因來看,螞蟻集團、陸金所和京東數科在金融科技市場定位不同,因此三家在金融科技市場的布局也不盡相同。螞蟻集團、陸金所面對的C端市場,更需要巨大流量支持,而京東數科面對的B端市場,則需要通過合作的方式來擴展市場。
和C端市場相比,B端市場的用戶群體多為公司和組織,市場也更為分散,并且各家企業對產品的需求也有很大差異,這意味著京東數科需要通過深入合作,才能進一步擴展其數字生態圈。
而京東數科差異化的B端定位,決定了它必須加強B端生態建設,才能讓它在金融科技領域持續保持優勢。為了鞏固這一優勢,京東數科在生態建設方面不斷提速。
生態建設提速
8月25日,京東數科CEO陳生強在上海舉辦的“第二節資管科技行業高峰論壇”上,首次提出“科技+業務+生態”服務的聯結(TIE)模式,并表示京東數科將通過產業數字化,開啟聯結增長新世代。
陳生強提出的TIE模式,是將金融和產業進行更緊密的場景聯結,為金融和產業帶來“科技+業務+生態”的全方位服務,并以此推進它在B端市場的生態布局。
比如,京東數科在金融生態伙伴大會上發布的“百億翱翔”計劃,就是通過戰略投資、項目合作、現金激勵等方式,和100家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產業的結合,進而擴展京東數科的數字金融科技生態。
而京東數科發布的“百億遨翔”計劃,只是它在數字化生態建設方面提速的開始。除了推進和中小企業的合作,京東數科還和中國人民銀行正式達成合作,以區塊鏈、AI技術為基礎,共同推進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建設。
從京東數科在數字化生態建設上的動作來看,京東數科迫切想要通過與行業伙伴合作來擴展其數字化生態。而京東數科提出的TIE布局模式,正是京東數科在加強生態建設方面的重要嘗試,其對京東數科發展數字化生態有著重大的意義。對京東數科來說,數字化生態建設正是其拓展業務的核心,這也是它建立業務護城河的關鍵所在。
在金融科技市場,京東數科憑借TIE模式,到目前為止已經與600家金融機構展開了合作,這為其生態建設提供了極大的助力。不過,在京東數科推進數字化生態建設的同時,TIE布局模式也為它帶來了一些難題。
TIE布局喜憂參半
雖然京東數科在金融生態建設方面動作頻頻,但從B端市場的特性來看,京東數科的數字化生態建設并不能一蹴而就。
首先,TO B市場具有周期長、定制多的特性,用戶對產品有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京東數科需要更長期的成本和資源投入,才能體現TIE模式的優勢;其次,TO B市場呈現線性增長,并不像C端市場那樣一下子就迎來爆發式增長,這意味著京東數科的盈利能力在短期內仍難有顯著提升。
B端市場的這些特性,意味著京東數科需要做好長期艱苦作戰的準備,來應對在數字化生態前期建設方方面面的困難。而在克服這些困難后,京東數科TIE布局模式的優勢就會體現出來。比如,生態建設完成后,它在TO B市場的地位就能夠逐漸穩固,從而擁有更穩定的現金流,這對京東數科的長期發展大有好處。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個模式和京東物流的建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京東發展早期,劉強東提出自建物流的想法后立即遭到了高管反對,但最終京東物流的成功證明了劉強東獨到的戰略眼光。而對目前仍處于生態建設期的京東數科而言,通過前期的高成本投入來奠定后期的生態優勢,也是出于同樣的考慮。
不過,在金融科技市場形勢飛速變化的情況下,京東數科在生態建設這條路上,遇到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
生態驅動仍是難題
隨著金融科技市場流量紅利消失,TO B就成了金融科技企業爭相進入的新發展空間。在這種形式下,B端業務作為京東數科的基本盤,正面臨更多外部挑戰。
具體來看,在京東數科發力生態建設的同時,螞蟻集團也通過科藍軟件和恒生電子,開始強化TO B的業務能力,這意味著京東數科仍難以避開和螞蟻集團的正面交鋒。而在京東數科實力遜色于對方的情況下,兩家的博弈只會讓京東數科的處境更加不利。
從技術層面來看,京東數科、螞蟻集團都以AI、區塊鏈等技術為核心,推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而對比兩家的技術實力,早入場的螞蟻集團擁有更深厚的經驗積累,這恰恰是京東數科所欠缺的。
除了外部競爭外,不夠穩定的盈利能力,也對京東數科的數字化生態建設產生了不利影響。從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數科實現營收90.70億元、136.16 億元、182.03 億元及103.27 億元,營收增長超過30%,但它的歸母凈利潤表現卻并不穩定。京東數科在這三年的凈利潤,分別是-38.20 億元、1.30億元、7.90 億元及-6.70 億元,凈利潤浮動巨大。這對急切擴展生態布局的京東數科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畢竟,盈利能力是資本市場評判一家企業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京東數科實現生態建設良性循環的根本。因此在擴展生態建設的同時,京東數科還需要穩定其盈利能力,才能在金融科技市場中更進一步。除此之外,在AI、區塊鏈技術積累方面,京東數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才能在推進生態建設的同時,成為一家以科技驅動的金融科技企業。
總體來看,京東數科在生態建設方面還面臨著內外部的雙重挑戰。這樣的情況下,京東數科堅持生態建設,究竟能否幫助它在不斷變化的金融科技市場中脫穎而出,還需要時間檢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