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成功的第一步:品牌符號化!
這是哪個品牌的廣告?相信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品牌都是:可口可樂!
這個又是哪個品牌的海報?相信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品牌都是:麥當勞!
可曾想過,為什么「看到北極熊就想起可口可樂」,「紅黃搭配就想起麥當勞」?
這是因為北極熊和紅黃搭配是可口可樂和麥當勞給我們的腦海中留下的特定印象,看到它們,我們的大腦就會條件反射的想起背后的品牌,這就是品牌符號的強大魔力!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品牌符號。
什么是品牌符號?
說到品牌符號,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logo,但品牌符號不只是logo那么簡單。
百度百科上給出的定義如下:
品牌符號是區別產品或服務的基本手段,包括名稱、標志、基本色、口號、象征物、代言人、包裝等。這些識別元素形成一個有機結構,對消費者施加影響。
《營銷管理》的作者菲利普·科特勒也說過:
“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他們的相互組合,用于識別企業提供給某個或某群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并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相區別。”
簡單的說,當你想起一個品牌,腦海里浮現出的對該品牌的印象,這個印象就是品牌符號。 微譜的見解:
品牌符號具有識別價值,是品牌傳播的核心動力。
一個可以讓人記住并且印象深刻的品牌,必定有一個或多個記憶點來刺激你的感知系統,可能是視覺、聽覺、觸覺甚至是嗅覺和味覺。其中視覺和聽覺最為常見,這兩種符號形式直觀,也更易于傳播。
品牌符號有什么用?
品牌符號最大的意義就在于降低品牌的成本——被發現和被記住的成本。
被發現的成本就是常說的顯眼,被記住的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容易被記住。
廚邦醬油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試想一下,讓你去買醬油,要廚邦的,你可能出門就忘了,但如果和你說要綠格子包裝那個,你就不會忘了,而且能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輕而易舉的找到。
能被迅速識別,得益于它產品包裝上的綠格子,能形成強烈的陳列效果,特別是作為瓶形包裝特有的45°角陳列面。
因為消費者在超市是在貨架之間穿行,他們看貨架上的商品首先是從45°視角看的,而廚邦醬油瓶的包裝的側面恰好形成了一個密集陳列的綠格子陣列。 眼角余光掃一眼都能發現并且辨別出這個品牌,這就是品牌符號的魔力,正是所謂的“驚鴻一瞥”。
如何打造品牌符號?
1.巧借 “生活符號“
創造符號的難度遠遠大于借用符號,選擇消費者原本就熟悉的“生活符號”,再賦予品牌的精神內核,融合成新的專屬自己的品牌符號,也可以叫做“印象嫁接”或者“品牌寄生”。
西貝莜面村——“I LOVE YOU”變成“I Love 莜”
西貝莜面村品牌推廣面臨一個問題:許多顧客不認識“莜”字,不知道它念yóu,還有人把它念成xiǎo。
于是西貝很巧妙的借用了“我愛你— I love you!”,把 I love you,嫁接為“ I love莜”,讓人脫口而出yóu。
這個小小的改變,讓“莜”進入到所有人心中去,使所有人都認識、記住了它。
再用全球流行的——我愛紐約——I?NY——的心形標志,創作了“I?莜”的品牌符號。
從視覺和聽覺兩大層面,“I?莜”不僅提升了西貝西北菜的品牌逼格,也降低了西貝品牌的傳播成本。看似毫無創意,其實是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 海底撈——“hai”變成“Hi” 將品牌寄生在某些文化原型當中,不需要向消費者進一步解釋符號的意義,就能夠在受眾腦海里產生明確的行為指令。
海底撈也同樣借用了這種方法,十分巧妙的結合“hai”與英文打招呼的Hi,Hi是一個人人都看得懂的,并且不會產生理解偏差的符號。與品牌相結合,將Hi字母i做成具象的辣椒,形成專屬自己的品牌符號。同時,還能夠輕易地描述被講出來,所有人都能清楚明白,瞬間將溝通成本也就降到了最低。
Hi的加入讓海底撈成功的把自己擬人化,以一個好朋友的身份出現在所有食客面前,與顧客打招呼。 耐克——有文化賦能的“√”
通過對文化元素賦予品牌獨特的象征意義,讓品牌天然地優于競爭對手,拉近和目標消費者人群的認知。
而耐克的品牌標志,本意上是借助希臘勝利女神作為其文化載體,象征著不斷追求勝利的激情。
但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演變成一個小鉤子,而這個小鉤子又同時象征著“正確”,與耐克“Just Do It”的品牌核心價值相得映彰。最關鍵的是,“√”是一個全球化的文化符號,也因此形成了全球化的文化認同。 2. 論持久戰 品牌印象植入是一場持久戰,正所謂貴在堅持。品牌符號要盡可能的曝光在消費者面前,而且要保持統一性,切忌朝令夕改。 椰樹——30年如一日的堅持 我們嘲笑椰樹也好,覺得椰樹土也好,調侃椰樹的淪落也好……站在品牌符號打造的角度上,椰樹的方法也是值得學習考究的。
樓道小廣告風,還有逼死設計師,充滿“字要大!顏色要艷!”的土味包裝,看起來不符合現代市場審美的設計,卻是椰樹的品牌符號,獨成一派,即使沒有看到“椰樹”二字,遠遠的看到“土味”包裝,你也能迅速反應這是椰樹。
這些鮮明的品牌價值得益于椰樹自身對品牌堅持,品牌調性的形成需要時間的沉淀,持續的輸出,始終的堅持和不斷的重復來影響受眾的心智。 老干媽——國民女神的打造 老干媽的品牌符號無疑就是其創始人陶碧華女士,以人作為品牌符號也十分常見,比如真功夫用的是李小龍的人物形象。
這個人一般都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有一段傳奇的經歷等,他的意義在于幫品牌快速出圈。
知名度、傳奇經歷.....當初的陶碧華女士都不具備,但她的形象最終也成為品牌有價值的符號識別,成為品牌不可或缺的精神訴求。
老干媽能成功靠的就是她十年、二十年的堅持,不斷重復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將陶碧華女士的形象植入消費者的腦海里,形成超強的識別度。
總結
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被各種品牌符號所包圍,它不僅只是logo那么簡單,更包含品牌的價值觀濃縮,也是品牌核心價值的極致表達。
關于如何打造品牌符號,方法有很多,不過總結起來也不外乎是圍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這五大感官系統展開,去構建你的品牌符號系統,根據你的產品的特點,自身的優勢,選出最突出的地方,創造屬于你的品牌符號。
參考資料:
1.設計靈感搬運工《海底撈的超級符號》
2.許元春《最強品牌超級符號》
3.看完華與華的實操案例,我總結出4個品牌方法論!
圖片來源: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