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我的星球做客”
人們常說,天才與瘋狂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那些寫下傳說的人背后往往帶著一身的瘋狂。或許是上帝在為他們關上一道門的時候,又悄然為他們開了一扇窗。就連電影里,這樣被緊閉著門的天才也數不勝數,他們擁有著超出常人的專注、無情與孤獨。
還記得《雨人》里面的雷蒙嗎?他雖然是個孤獨癥患者,卻有著超出平常人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只要翻一遍電話號碼薄,就可以把上面所有的電話號碼與姓名念出來”。他甚至靠著這個“超能力”在拉斯維加斯狠賺一筆。
《生活大爆炸》中的天才物理學家同樣是個孤獨癥患者。
他智商超過 180,在生活中卻有著令人驚訝的刻板行為:東西一定要放在哪里,敲門一定要敲三下,周四披薩日周五中餐日,一旦偏離設定就會暴走。
他也沒有辦法對周圍的人感同身受,旁人難過的時候,謝爾頓只會在一旁冷靜又認真地分析……
熒幕上的孤獨癥患者總是如同一個個“天才”般存在著,可當深入了解這個群體后我才發現,其實不是的——
現實生活里,絕大部分孤獨癥患者并沒有驚人的天賦。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條被稱為“ 52Hz 鯨”的魚?
它因為發聲的頻率不同于其他同類,所以在整個大海中,沒有鯨魚可以回應他的歌聲,只能形單影只的前進著。
孤獨癥患者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們終日吟唱,竭力朝著正常人的溝通方式靠近。
但就像科學家發現了“52Hz 鯨”一樣,有人也傾聽到了孤獨癥患者的聲音。
前幾天,一組筆觸稍顯稚嫩但又十分有趣的手繪圖出現在了上海市核心的地鐵站,引來不少人圍觀。
這組以星球為主題的海報是 Soul APP 聯合 WABC 藝途公益基金會,在粟上海社區美術館舉辦的一場“不因特別而孤獨”的藝術療愈公益展。
孤獨癥的孩子被外界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像星星一樣純凈,澄澈,也像星星一樣遙遠,孤身。
為了走進這群星星的世界,Soul 在站內招募了 15 位志愿者,與星星的孩子一起共同創作“請到我的星球做客”的畫作。
在這群星星里面,劉一是個不愛說話的孩子。
他在剛接觸 Soul 志愿者 @肥嘟嘟左衛門 時,甚至有些排斥,只是低頭自顧自的玩手。
這其實是“星星”們的常態。
他們有耳朵,卻又仿佛聽不見外界的聲音,他們有嘴巴,卻又不愿意開口和人交流。
作為他的搭檔,@肥嘟嘟左衛門 選擇了一種靈魂對話的方式。
他和劉一開始各自畫喜歡的東西,最后一起形成一個宇宙。
結束的時候,@肥嘟嘟左衛門 問他:“劉一,今天開心嗎?”
“開心極了,所以很難過。”劉一有些不舍又很克制地回他。
這句話讓 @肥嘟嘟左衛門 感觸頗深。
盡管孤獨癥的孩子在情感的交流上有別常人,但他們的感情往往更加純粹和直接。
“人和人之間是有隔閡的,但在劉一的純凈宇宙里,他信任我,告訴了我坐標。我便會消除隔閡帶來的距離,來到他的身邊。”
這不僅僅是指與星星的交往。
實際上我們都在渴望著有個人穿梭過漆黑的宇宙,來自己的星球做客。
說到公益活動,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關于“救贖”。
我們總習慣性地對那些“特別的人”持有主觀態度,卻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本該是平等的,善意的。
那些承受磨難的人,有時候并非做錯了什么,僅僅因為他們是少數而已。如果我們能夠多一分包容與理解,這些“特別”興許會變成一顆顆璀璨的星。
(這是 Soul 用戶送給星星孩子的畫)
正如 Soul 在他們 App 上所提的——不因特別而孤獨。你要相信,無論是多么特別和遙遠的星球,總會有那么一個宇航員千里迢迢,穿越星空前來拜訪。
為了傳遞善意與愛,Soul 和 WABC 聯合共創的繪畫等被放在粟上海社區美術館進行了長達 18 天的開放展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群特殊的人。
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Soul 是外向孤獨患者的棲息地。”
用年輕人的話來講就是:他們很容易被戳心。
說實話,相比于 Soul 在公益分享會上的捐贈,更讓我動容的是那些使用 Soul 的年輕人。
當官方發出征募公告后,天南地北的年輕人紛紛挽起袖子,畫畫的畫畫,報名的報名,宣傳的宣傳……無聲卻默默地托起了善意與溫暖。
梭羅曾言:“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事實上不管是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還是靈魂各異的 Z 時代星人,或許都曾因特別而感到孤獨過。但就像 Soul 這次公益的主題:不因特別而孤獨。
相信有一天,每個特別的存在都能夠被包容和救贖,而在這一天來臨之前,我們要做的只是多一點點的善意與平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