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拍了支由“詩歌”拼成的動畫,太美了!
于丹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因為他們是用童話的眼睛,去看這個他們還不懂得成人規則的世界”,在孩子們眼中,萬物有詩。
為了讓山里孩子的才華被更多人看見,此前中國銀聯做了爆款項目——「詩歌 POS 機」,刷爆社交媒體。近期,中國銀聯又做出了新嘗試,做了一支用詩歌“拼”出來的水墨畫動畫片,描繪出一個萬物有詩的世界。
一、首支用詩歌“拼”成的動畫,深度詮釋「萬物有詩」
這支視頻的開篇,向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的內容很簡單,詩的國度里住著一個小男孩,媽媽說,只要他把本子寫滿了詩,她就會坐著火車回來。
小男孩寫啊寫,突然,一陣風吹來,本子上的詩被吹散,吹上天空、掉進湖水里、化成蒲公英......
他抓不住,失落極了,可是夜晚,詩歌變成了一閃一閃的螢火蟲,散落在草叢里,格外美麗,就這樣,小男孩只能一點一點找回詩歌。
故事看似很唯美,其實象征著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現狀,為了等待父母回來,孩子們努力寫著詩。中國銀聯用這個一個小故事,將山里孩子渴望早日見到父母的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與一般的動畫視頻不同的是,中國銀聯這支國風動畫視頻,是完全由古詩和孩子們的詩拼成的。
這支充滿詩意的動畫,遠看像一幅國風水墨畫,可是隨著鏡頭拉近,你會發現,這些畫面竟然都是由詩歌組成的。
動畫里面,風是詩、樹是詩、鳥是詩、螢火蟲是詩......中國銀聯用一幀幀精美的畫面高度詮釋了什么叫「萬物有詩」。
二、用匠心還原“詩里的世界”
唯美又富有意境的動畫,其實是為了還原孩子們詩里面的世界。
比如:電線上的鳥兒、被風吹散的蒲公英、夜間的螢火蟲......這些場景,都來自「銀聯詩歌POS機」活動孩子們寫的詩。
方向
天空沒有方向
鳥兒停在電線上
商量著往哪兒飛
—— 蒙蒙 10歲
蒲公英
有一只蒲公英
它到處飛
想要尋找一個家
—— 玉發 9歲
晚上
螢火蟲飛到天上
就變成了星星
—— 小姜 9歲
中國銀聯用一個個充滿意境的畫面,將詩歌用創意的動畫形式展現。
此前,詩歌POS活動大多都是通過「文字」的形式,讓讀者看到山里孩子的才華,而這次,無疑增添了「畫面感」,以一種更直觀的形式,將孩子們的詩呈獻給受眾。
配合悠揚的BGM,孩子們將一首首詩歌,讀給受眾聽。
為了高度詮釋「萬物有詩」的主題,構建詩意的畫面,中國銀聯以中國山水花鳥畫為參考范本,用二維+三維的方式,試圖還原多幅經典古畫的風景元素,盡可能還原國畫的意境。
湖邊的荷葉、蘆葦及湖岸,細致還原了元代畫家呂紀的《蘆塘荷鷺》《鷺塘秋蓉》。
夜幕下的“群山”還原了北宋畫家范寬與北宋畫家李成的經典山水圖。
配合國畫視頻,中國銀聯還根據畫面,制作了一組詩歌海報,對視頻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我們每個人
都站在這塊土地的詞根上
詩里有多少山水草木
就有多少
腳尖朝著故鄉的人
時間不言
像一棵樹走在霧里
也像一個人長在霧里
小時候
我們用整個秋天
撿自己的影子
不識天高地厚
有時挨著一川煙草
想些無關緊要的事
牛背上橫著昨日的青山
以及我們長大以前
知道的事情
歇腳的山鵲
是幾竿竹子里
一個天真的標點
諸神靜默
我們是前往山川天地里
一個問路的人
跟著漢字長大的孩子
會長成橫平豎直的樣子
三、持續深耕公益IP,讓山里孩子的才華被更多人看見
去年7月份,中國銀聯在上海陸家嘴地鐵站首次舉行了詩歌POS機活動,行人通過POS機支付一元錢,便可以獲得一張印有山區孩子所寫詩歌的POS單,該活動一上線,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火爆線上和線下。
“詩歌POS機”活動上海站發起后,其后又陸續推廣到廈門、深圳、廣州、成都、北京等城市,獲得CCTV、新華社、中國國際電視臺等600+中外媒體采訪和報道,人民日報出版社還將山區孩子的詩整理出版成《大山里的小詩人》兒童公益詩集。
之后,中國銀聯又與農夫山泉跨界合作,來自大山的詩,與來自大山的水,一個是才華的搬運工,一個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二者合作有著天然的契合度。
且在中國,農夫山泉市場占有率第一,借助農夫山泉的瓶身,讓孩子們的詩歌可以更大范圍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欣賞到山里孩子寫的詩歌。
今年「銀聯詩歌POS機」公益小程序在云閃付APP中上線,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公益活動中來。
更拼的是,銀聯還前往張家界武陵源,打造了飛流直下三百尺的詩歌長河。
與此同時,中國銀聯還推出《普杰的冬天》,《三千尺》等公益微電影,展現農村留守兒童渴望才華被看見的心愿。
從地鐵站的詩歌POS機,到與農夫山泉合作,將孩子們寫的詩印在了瓶身上,再到此次的國風動畫,中國銀聯不斷創新傳播形式,借助詩歌,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開始關注這群有才華的孩子們。
據數據顯示,中國留守兒童有697萬。他們長期與父母分離,在大山里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只能將心事寫進風里、云里、田野上、小溪里、夜空中.....但是這些才華,卻很難被看見。
于是中國銀聯將支付終端產品POS機改造成“會吐詩的POS機”,人們使用銀聯云閃付APP或銀聯手機閃付在POS機上支付一元,就能收到來自山區孩子的一首首小詩,同時,支付的一元錢也為提供了資金支持,這種低門檻,又有意義的公益活動,調動了更多人的參與。
依托自身產品,中國銀聯將品牌和公益緊密結合,并打造為一款可持續公益IP。
相比捐贈物資來說,讓山里孩子的才華被看見,被認可,更為重要。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做公益不是簡單的“輸血”,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地區的人增加“造血”的功能,打造可持續發展公益,實現精準扶貧。
讓孩子們通過詩歌獲得幫助,是樹人育人,讓他們以一種更有尊嚴的方式接受捐助。
中國銀聯用創意和行動證明,公益不止有捐款這一種形式,而是可以借助詩歌這一形式載體,創建城里人和山里孩子溝通的媒介,既提高了公益的參與度,也讓孩子們可以充分展示才華,展現他們的價值。
這樣的公益傳播,你愛了嗎?
4A廣告文案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