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畢業就上了艘“火箭”,這群校招生在大公司創業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美團十周年時,牧野在公司內網一篇帖子上留下一句話:外人看它如日正,我在此中知破曉。在他看來,美團就像個剛升起的太陽。
美團的升起,離不開一批批優秀的年輕人。在美團,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大學畢業就加入了美團。從懵懵懂懂起步,之后在事里練,加速成長。他們用幾年時間,取得數倍于同齡人的成就,也經歷了大學畢業后,又一個新的“教育歷程”。
這些年輕人中,很多都參與過美團各類新業務的早期建設。他們沒想到自己一畢業就上了艘升空的“火箭”,成為一名“火箭人”,在探索、創造、求變、學習中,他們不給自己設限,成長也隨之按下加速鍵。
(一) 創造一個新生命
2014年3月,李明從重慶大學畢業,入職美團,在美團外賣產品部工作。那時美團外賣日訂單不過1000單。兩周后leader對他說:我們要做個美團外賣i版(手機網頁版),你去弄一下吧。
剛畢業的李明,還是一張白紙,接到如此重任,李明只能一邊請教工程師,一邊自己看書學習,就這樣畫好了產品原型圖。三個星期不到,李明的第一個產品上線了。李明下了第一單,當訂單送到他手上,他心想:哇塞,真的送過來了?!白鲎约耗苡们抑車四苡玫漠a品”,這樣的心愿慢慢扎了根。
2014年,美團外賣進軍校園市場,暑期訂單量一下子突破上萬單,比年初增加了100倍,開學后,產品開始天天宕機。
李明的記憶里,那一年特別漫長,每天都有新問題,他和同事們處處“救火”,忙到凌晨五六點很常見,“累,但是爽”,李明說。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想法,快速決策和上線,快速去做正確的事。
比如,李明有次意識到,用戶下單后、商家接單前,應該讓用戶有取消訂單的權力。功能快速上線后,銷售團隊炸了鍋,用戶取消訂單增多,不利于銷售業績。李明想:我們平時總說用戶第一,不就應該這樣嗎?于是他頂住壓力,執意堅持。
又如,某周一早上,他們第一次發現外賣刷單問題,需要進行規則設計,于是上午開會快速確認,中午出PRD(產品需求文檔),下午就和工程師對方案,第二天就上線。他們知道,晚一天就要損失幾十萬。兩三天搞定一個規則,那時是常態。
隨后,對刷單的防控“波及”了李明的i版外賣平臺,因為它難以做好風險控制,團隊決定逐步將美團外賣i版用戶逐步導入app中。
李明有些情緒。雖然他能理解其中緣由,手上也多了其他項目,但當團隊在11月中旬最后一次產品評審會上,決定不再迭代美團外賣i版時,他哭了?!拔抑浪泻芏嗖缓茫疫€有好多計劃?!?/p>
這是年輕時的淚水,像青春痘一樣不會再來。但幾年過去,李明還是曾經的少年。他沒想一下成為多牛的人,也沒想一定賺很多錢,只想“做自己能用且周圍人都能用的產品”。
每到周末,他都會去微博搜索“美團外賣”,看用戶在吐槽什么,看到有用的反饋,就截圖發給團隊。好的產品經理首先是用戶,要能與用戶共情,愿意發現和傾聽。對他而言,“沒有別的,就是喜歡。”
在創業期的業務,最關鍵的就是“快”。年輕人被賦予重責,獨擋一面,獨立決策,甚至獨立創造一個新生命,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熱愛。
(二)擁抱變化,成為變化本身
2014年初,坐在美團北京辦公室的產品經理牧野向leader申請:我要去石家莊開站。
牧野2011年大學畢業加入美團,在美團團購做過運營,后轉到美團新產品部,參與美團外賣的早期探索。而在后線做產品經理的他,慢慢感受不到太多成就感,決定尋求改變。適逢美團外賣開始在全國校園市場開疆拓土,他想去石家莊開站,做城市經理?!拔蚁肴ブ鲗б患拢晒α?,我以此證明自己;失敗了,我對此全權負責?!?/p>
2014年2月28日,牧野到了石家莊。他買了輛自行車,白天調研校園市場,晚上去各高校群和貼吧招人。最后,他選定河北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個校園市場,在校外租下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作為第一個辦公室。他喊上一位高中同學和在北京一起租房的室友:來石家莊,跟我創業。隨后他又招了些學生,湊成初級團隊,白天發傳單、簽商家,晚上大家一起做飯吃。
牧野在石家莊的進展出奇順利。3月中旬,美團外賣石家莊站上線;5月,美團外賣舉行城市經理會議,石家莊的訂單量居于全國第一。牧野說,他在北京開會,兄弟們在前線拼命搞推廣、搞商家,那是他人生最榮耀的時刻。
證明自己,快意恩仇。
為什么能贏?牧野說了三點,第一,找個靠譜學校;第二,把你能搞定的商家放上來;第三,非常扎實認真地發傳單,不耍任何小聰明。
在商家端,牧野在開站初期只上十個商家,因為基于事實的觀察和分析,上線太多商家會極大拖慢工作進度,且會導致訂單過于分散,商家不重視,不好好送餐,以至傷害用戶體驗;上線十個商家,每家訂單都不少,商家才會好好服務用戶。
在用戶側,牧野親自設計傳單、設計話術。他們非常扎實地一張張發傳單,有時也會做些活動。有次他買下加多寶校園推廣的1000瓶飲料,一瓶5毛錢成本,隨即,團隊每個人搬著一箱加多寶挨個宿舍推廣,學生下一單美團外賣,現場送一瓶加多寶。這樣的效果,比商家送飲料好得多,因為它發生在用戶下單前。
幾年后復盤,他發現石家莊成功的背后竟是產品經理基本功。做產品經理的日子里,雖然表面看沒什么實際產出,但那些數不清的商家調研,讓他把基本功打磨得非常嫻熟,不管是商家需求的理解,還是對用戶心理的洞察,在牧野做城市經理的日子里,完全得到了回報。
當成長遇到瓶頸,尋求變化、擁抱變化,能夠打開一片新天空。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曾說,只站在一個視角來看問題,會讓自己的人生特別狹隘,不夠豐富,使自己的視野和思考有巨大的問題。有機會站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問題非常重要,不要給自己設限。
(三)重要的是和什么樣的人一起做什么樣的事
靳嘉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美團,在客服部和銷售部輪崗一年后,她定崗到產品運營崗位。一次偶然機會,她去聽了一位商業分析負責人的分享,講商業分析工作如何觀測業務大盤變化,如何制定大的策略,如何發現和定位問題。
直覺告訴她,這份工作能站在宏觀視角看業務,是個成長的好機會。于是,她提出轉崗,轉去做商業分析。
果然,靳嘉在未來幾年獲得更快成長,一度帶到15人的團隊。特別是2018年,補貼大戰正酣,靳嘉的團隊負責用戶運營,每月操盤億級補貼,工作如履薄冰,進步也可以以天計。
當時的靳嘉只工作了四五年,團隊同學也很年輕,職責重、經驗少。靳嘉要經常向管理層匯報補貼策略,而每一次都會受到“靈魂拷問”:錢怎么花出去的,怎樣評估效果,錢花得值不值得,錢應該花在哪里……
最致命的一次拷問發生在4月。那時,一款用戶活動新上線——天降紅包。一開始補貼策略并不精細,城市維度未做細化,最終導致大量大額紅包被投到錯誤地方,補貼效率低,還很可能引來了黃牛黑產的關注。
自此,補貼精細化運營要求更加嚴格。靳嘉也越來越受益于這種“靈魂拷問”。她發現,通過如此高要求的標準,讓她真正能理解,管理層如何思考問題:首先是基于事實與信息,其次是抓住主要矛盾,最后建立結構化的思考框架。
“重要的是和什么樣的人一起做什么樣的事”,美團內部有這樣一句老話。在靳嘉看來,工作前幾年和一流的人共事,將別人的東西吸收、轉化為自己的,借此將地基打牢,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美團對她最大的影響。
(四)貼地前行,做正確的事
林陽在2018年5月加入美團實習,隨后作為校招生正式入職。美團在探索餐飲商家的食材供應鏈業務,2018年開始規?;\營,林陽加入后參與調研分析工作。
業務初期,團隊沒多少人,全員都要承擔銷售職責。不久后,Leader給林陽派下一個新任務:一個月時間,先去拿一個客戶回來。
林陽沒做過銷售,經過一段時間調研,他們發現大客戶做食材采購都會招標,于是他們掃遍招標網,再聯系客戶去拜訪。他第一個磕下來的客戶是一所學校,距離公司很遠,他一個月跑了三次,在招標辦公室跟老師聊美團的優勢。破冰后,再邀請老師去美團的倉庫參觀,介紹作業流程,說明食材來源的可靠性。
一步步走到招標結束,學校讓林陽他們先做一個食材品類,先從干貨調料試水,考驗他們的合作能力。除了和校方做好溝通,他們還要和現場經營的人打交道,搞定廚師長。由于原有采購鏈條的特殊關系,現場經營方對他們很抵觸,不愿讓校方采購他們的產品,導致供應貨量很小,有時一輛車只配送一瓶醬油,配送成本很高。
出于對學校市場的看好,林陽他們還是頂住壓力,和學校保持良性溝通,做好服務。他們通過一年時間,拿下了這個學校所有品類的食材供應,成了主供應商。
隨著團隊人數漸漸增多,林陽不再承擔銷售職責,轉做運營。2020年8月,他參加了一個新項目:助力某知名連鎖餐飲商家完成羊肉上游基地直采,同時引入銀行合作資源,支持餐飲企業疫后重建。
林陽和同事從北京來到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這里離市區三四百公里,已臨近國境線,坐大巴車3、4個小時。他們為尋找當地的“熊貓羊”,考察原產地工廠,引入供應商體系。
離開辦公室,真正來到一線,林陽有了真實的體感。他邊走邊看,邊和向牧戶收羊的羊代辦聊天。在這個過程里,他摸清了當地的產業鏈條,了解到鮮活的產業信息和業務細節。
比如,為了保護環境,當地開始落實“退羊還牛”國家政策,因為羊在吃草時,對草根的傷害更大,因此政策鼓勵牧民多養牛、少養羊。
“非常接地氣,快到地底下了?!绷株栠@樣評價自己的工作。但是,清華大學畢業的他,并沒覺得有什么“落差”。在學校多年的學習,鍛煉了自己的思考和學習能力;而進入職場后,做事能力的培養讓他匪淺。
真正到一線去,讓他對客戶場景有了清晰準確的把握,對業務建立了非常全面深刻的認識。他不光自己常常去一線了解情況,有時會把辦公室的產品經理一起拉去。在一線,產品經理才能真正理解客戶需求痛點,團隊才能真正用同一語言溝通,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林陽對美團接地氣的創業精神印象深刻。他看到美團管理層已經身價不菲,還在創業第一線打拼,覺得很感慨,也很自然地把這份工作當作自己的事。
林陽發現這種奮斗和自驅也是很多美團人的特質。有些傳統公司出來的人,來美團發現沒有人給自己明確指令去做事,會覺得無所適從。在美團,就算是應屆生,也可以不給自己設限,自己做決策,去做正確的事,leader會提供很大容錯空間。
(五)“祝你們乘風破浪”
2018年9月20日,美團在港交所上市那天,王興在內部信中講了一句話:我不祝你們一帆風順,我祝你們乘風破浪。
這些校招生,他們成長于探索開創,成長于獨立創造,成長于擁抱變化,成長于貼地前行,成長于與優秀的人同行,現在,他們繼續在新賽道乘風破浪。
2019年5月,靳嘉選擇去美團買菜負責線上運營。她體會到,此前學到的體系化思考方法論在這里同樣適用,不過,業務模式不同,新崗位充滿新鮮感,她要思考SKU、研究做菜人群。
在美團外賣做了幾年產品經理的李明,在2017年被派去探索增長創新業務,2019年,他找到了新業務方向,正招兵買馬,搭建產品、運營和銷售團隊。
他喜歡把現在的美團比作一個大廈,閃購、買菜、優選等新業務就像大廈中房間。大廈框架已成型,很多房間還在非常早期,有很多探索機會。
2019年8月,牧野加入美團一個To B的新業務部,負責產品團隊。今年,他開始帶領整個部門,負責產品、技術、運營和銷售。工作十年的他重新創業,拼命學習新東西,也從當年外賣新產品部的經歷汲取營養,體驗創業過山車般的心境和巨大的成就感。他說,這種回報,難以用金錢衡量。
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